選單

為何歷史上很多強盛王朝,常因一件小事就迅速走向衰落滅亡

而且這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古代王朝的普遍現象。

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是這樣,盛唐時期的安史之亂也是這樣。

為何歷史上很多強盛王朝,常因一件小事就迅速走向衰落滅亡

陳勝吳廣起義真的只是個小事件。咱們來看看當時陳勝吳廣與大秦帝國的力量對比。陳勝吳廣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幾百人而已,而且手裡還沒有武器,揭竿而起,也就是拿起竹竿打仗。起義軍領袖陳勝吳廣也並非軍事人才。雖然《史記》裡說陳勝小時候就有大志向,不過我對這個說法是持懷疑態度的。《史記》從某種意義上說,更趨向於文學作品,而且司馬遷也不可能知道一個農民小時候的具體情況,所以更多來自於他的想象(就像他想象劉邦和項羽看到秦始皇的車隊的時候,說的那些話一樣)。

不過,就算陳勝有大志向,也不表明他有大的軍事才幹,他就是一個農民而已!

而陳勝吳廣的對手大秦帝國,剛剛以一國之力,戰勝了六個強大的國家,軍隊全是虎狼之師。就算有30萬大軍在邊關,國內起碼還有不少於40萬人馬。而且國內掌握軍隊的章邯等人,也算是一代名將。

大家可以看看,這兩個團體的力量對比,懸殊有多大!然而,為什麼陳勝吳廣這麼一鬧,強極一時的大秦帝國,瞬間就土崩瓦解了呢?

為何歷史上很多強盛王朝,常因一件小事就迅速走向衰落滅亡

章邯等大將的那些威武大軍,為什麼不打?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們不敢隨便打,軍隊雖然在他們手裡,但是調令卻並不在他們手裡。這有一定道理,但關鍵問題不在這兒。當章邯準備投降項羽的時候,他怎麼對同事們說的呢?他說,我們現在去打有什麼意義呢?皇帝被奸臣趙高控制著,我們拼死拼活,皇帝也看不見我們的功勞。這個話才是問題的關鍵,也就是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對皇帝負責。沒有負責的人,他們情願不做。

還有,就算秦二世沒被趙高控制,打起來,也是非常危險的,鬧不好,皇帝還會懷疑他們與造反者勾結,就像安史之亂一樣。安祿山雖然手握重兵,但如果唐朝各地的官員組織人馬與安祿山硬扛,安祿山也未必是對手。但是很多都不敢動手,因為怕皇帝懷疑與安祿山有勾結。明朝末年是最典型的例子。袁崇煥被懷疑賜死,其他一些剿匪的人也紛紛被懷疑,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或者其他農民起義起來後,往往全國一下就亂了。不是農民造反的太多,而是很多貴族常常在這時候渾水摸魚。他們打著幫助朝廷剿滅農民起義的旗號,其實是想爭霸做大。秦末的劉邦、項羽是這樣,漢末的曹操、袁紹、劉表、孫權、劉備等人是這樣,唐末的朱溫、李克用、劉仁恭等人是這樣。

為何歷史上很多強盛王朝,常因一件小事就迅速走向衰落滅亡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一件小事最終就會鬧大,背後都是有一個東西在推動著,這個東西就是皇權。鎮壓造反,為的是要得到皇帝青睞;不敢鎮壓造反,怕的也是被皇帝懷疑;不怕嫌疑,一定要拉起隊伍鎮壓造反,那已經不是為了獲得皇帝的封賞,而是為了推翻皇帝自己來當皇帝。

總之,因為皇帝的存在,皇權成為所有事件的唯一中轉軸。而一旦這個軸心不是很牢靠,出現了偏差,再強盛的朝代,也是一下就亂成一鍋粥。

(參考資料:《史記》《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