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冬天這個季節,最冷也最暖。冷的是外邊。北風怒號,大雪封門。所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讓人看了都覺得冷,覺得畏縮。更何況塞外苦寒之地,“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軒轅臺”!狂鳳暴雪,絕壁窮邊,這是冬目之景的經典,也是冬日之詩的主題。可是,正國如此,冬目的家園,才顯得格外溫暖。紅泥小火,一室生春。向著火,溫一壺酒,身邊圍坐著老妻稚子,或者再有二三知已,無論是講論詩書,還是閒話家常,都是那麼愜意吧?大家興致高了,還可以添一件厚衣裳,到外面去踏雪尋梅。《紅樓夢》 裡,“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講的就是這般雅事。或許,冷的雪,暖的火才是絕配,而比這更好的, 則是冷的冬,暖的心。

盧綸《塞下曲》

······立冬

在古代,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氣。在這一天,天子要率領大臣到北郊迎冬,還要賜寒衣給大臣,而北方的民間,也會在這一天吃餃子, 祈求未來漫漫冬日的平安。不過,立冬畢竟才是冬天的開始,即使在北方,也是“水始冰,地始凍”。草固然枯了,但天還不太冷,天空澄明,遠山召喚,正是打獵的好時候。所以,這個時節,我來跟大家分享盧綸的《塞下曲》第二首。

盧綸的《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塞下曲》屬於唐樂府,出自漢樂府的《出塞》《入塞》,一般寫軍旅生活和邊塞風光。唐朝寫過《塞下曲》的詩人不少,最著名的有三位。一位是李白,寫過《塞下曲》六首,都是五言律詩,我們最熟悉的,應當是“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和“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這兩首。還有一位是王昌齡,寫過四首《塞下曲》,我們比較熟悉的是“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以及“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這兩首,也是五言律詩。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再有就是盧綸,也寫過六首《塞下曲》,只不過他這六首不是五言律詩,而是五言絕句。他也有兩首最著名,一首是我們要講的這個第二首,還有一首,是《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既然三位詩人都寫過塞下曲,我們為什麼不選更加有名的李白或者王昌齡,一定要選盧綸呢?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首先,李白和王昌齡都是盛唐詩人,大家本來關注就多,而盧綸是大曆十才子之一,是中唐詩人,大家瞭解相對少,理應多說幾句;其次,一般人都認為,中唐詩作柔弱,但是,盧綸這幾首《塞下曲》,卻寫得音調鏗鏘,骨氣昂揚,有盛唐風采,即使放在盛唐也算好詩;最後,手白和王昌齡的《塞下曲》都是五言律詩,而盧綸的《塞下曲》卻是五日絕句。其實五言絕句最不好寫,為什麼呢?一共四句話,二十個字,按照古人的說法是“離首即尾,離尾即首”,剛開了頭,就到結尾,迴旋餘地小,很難寫好。可是,盧綸這六首詩,卻寫得精彩紛呈,真正做到了小而能大,促而能緩,值得好好品味。所以我們不選李白,不選王昌齡,就選盧綸。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那可能還有人會說,既然《塞下曲》有六首,為什麼不選別的,單選這一首呢?因為這一首還是改寫的範文。我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寫作文都有改寫課,把記敘文改成議論文,把說明文改成記敘文,或者把長篇改成短篇,等等,個人認為,沒有哪一篇範文能比盧綸這首改寫得更好。為什麼這麼說?要知道,這首詩可不是從一般的素材改寫過來,而是改寫《史記·李將軍列傳》中的一小段,講漢朝飛將軍李廣射虎的故事。《史記》的原文是這麼寫的:“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眾所周知,《史記》的文字最見功力,既言簡意賅,又栩栩如生,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把“無韻之離騷”改成“有韻之絕句”,這個難度可想而知。但是,盧綸做到了。怎麼做的呢?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先看前兩句:“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十個字,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事件,還有氛圍。時間在哪裡在第一句的 “暗”字上,也在第二句的“夜”字上。這不是晨曦微露,更不是豔陽高照,而是天色已晚,四處片漆黑。地點在哪兒?在“林”字上。這個地方,既不是肅穆的宮廷,也不是熱鬧的街巷,而是茂密的樹林。山高林密,本身就給人幽暗之感,何況又是在暗沉沉的夜裡!人物在哪兒? 在“將軍”兩個字上。月黑風高之夜,誰會出現在密林之中呢? 不是趕路的客商,也不是醉醺醺的流浪漢,原來是外出打獵的將軍,正要回營。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那事件又在哪兒呢?在“引弓”兩個字上。所謂引弓,就是開弓射箭。暗夜裡,密林中,將軍為什麼忽然開弓射箭呢? 因為“草驚風”。想象一下,月黑之夜,將軍在密林中穿行,忽然間,一陣風來,草叢搖晃,露出一個模糊的影子,彷彿什麼東西伏在那裡,這會是什麼東西? 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老虎。古代生態環境好,山林中往往有老虎,而老虎作為百獸之王,又慣於在夜間出沒。俗話說:“雲從龍,風從虎。”“林暗草驚風”,不正是老虎出現的訊號嗎? 饒是身經百戰的將軍,也暗暗吃了一驚。可是,將軍畢竟是將軍,無論何時都不會亂了方寸,只聽“嗖”的一聲,箭鏃已經射向草叢。這就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短短十個字,要氣氛有氣氛,要故事有故事,是不是緊張激烈,虎虎生威,有如大片的開場鏡頭?寫得真精彩。回過頭來再看,《史記》原文是怎麼寫的呢?“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一比之下,就知道詩人改寫的精彩之處了吧?原文之中,並沒有說明李廣射虎的時間和地點,但是,到了詩中,這兩個因素就分外突出了,山高林密,月黑風高,草叢俯仰,一下子氣氛就緊張起來,這才能秀髮出將軍的一箭,也才能凸顯出將軍的鎮定和勇猛。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箭射出去了,接下來呢?看後兩句:“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稜中。”等到第二天早晨,將軍記掛著昨晚那次驚魂事件,也想看看自己那支箭到底有沒有射中老虎,於是又回到原地尋找,這才吃驚地發現,哪裡有什麼老虎,只是一塊大石頭臥在草叢之中。那箭呢?一支白羽箭,直插在巨石的稜角之中,不僅僅是箭頭,而且整個箭身都深深地插了進去,外面只露出箭尾的羽毛。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這兩句詩,和前兩句一樣精彩。精彩在哪裡?第一在“平明”,第二在“石稜”。所謂“平明”,就是天亮。如果說暗夜造成了神秘,進而造成了誤會,那麼,“平明”就意味著清晰,也意味著揭曉。昨天夜裡,那幽暗陰森的環境製造出太多的緊張感,也讓將軍放出了那一箭;那麼天亮之後呢,一切都清晰起來,謎底也隨之揭曉:將軍那箭,射中了嗎?射中了,但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虛驚一場,這是多大的誤會呀。看到這個場景,將軍也會哈哈大笑吧。前兩句緊張,後兩句鬆弛,前兩句驚,後兩句喜。一緊一鬆,一驚一喜,這樣巨大的反差和對比,正是平明才能造成的效果。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那石稜精彩在哪裡呢?所謂“石稜”,既不是石縫,也不是石面,而是巨石尖尖的稜角,這根本不是射箭的地方,將軍卻能把箭射進去,而且射得那麼深,只剩下箭尾的白羽毛露在外面,這是何等的神力啊。想想看,將軍這一箭固然是射錯了,但是,如果真的是老虎,又會如何?如果換成敵人,又會如何呢?詩人什麼也沒說,但是,看到這裡,誰心裡都會湧起無限的欽佩和信任。有這樣的將軍在,邊疆就沒事了! 一首絕句,戛然而止,但是餘音嫋嫋,回味悠長。寫得既剛健又蘊藉,真是妙不可言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史記》原文是怎麼寫的呢?“中石沒鏃, 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跟詩相比,有什麼差別?第一,按照原文,應該是隨後就發現箭射在了石頭上,而不是第二天早晨。第二,是射中了石頭,而不是石稜。第三,李廣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接著又去射,卻再也射不進去。兩相對比,詩人為什麼要改動這三處呢?第一處和第二處,無非是想增加這件事的戲劇性,讓將軍的形象更鮮明。那第三處為什麼要刪掉?因為這個事情,對詩而言,是無用資訊。想想看,《史記》原文為什麼會寫這一筆? 可能因為事實正是如此,也可能是在渲染這件事的不可思議,如有神助。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塞下曲》為什麼要刪去這一筆呢? 恰恰是想說,這不是不可思議的奇蹟,而是將軍的真本事。有真本事的將軍,才是我們心目中的真將軍。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你這樣比,是不是意味著《史記》寫得不如《塞下曲》好呢?絕不是這個意思。史家有史筆,詩家有詩筆。所謂史筆,就是實事求是,不誇張,不準染,力求形象準確,反映事實。而所謂詩筆,恰恰是要誇張渲染,力求形象鮮明,高於事實。《史記》原文有原文的妙處,盧綸改寫有盧綸的妙處,不能相互替代。

立冬遇雪,北國銀裝素裹,這是豐年雪給立冬的一次美妙的邂逅

但是,無論如何,作為改寫,這首《塞下曲》還是相當精彩的。本來,五言絕句只有二十個字,而原文卻有三十三個字,這個改寫,應該是做減法。可是,詩人並沒有一味地減資訊,而是有增有減,或者說,該增則增,該減則減。這樣一來,一位盤馬彎弓、為國柱石的將軍形象才能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這正如鄭板橋寫的那副對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盧綸號稱大曆十才子之首,從這首詩看來,真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