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一“懶”詩人,一輩子僅留下2首詩,其中一首是他名揚後世

詩人是描繪心靈的畫家。——迪斯雷利

詩,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大傑作,每個人自小便於不同的詩歌打交道。從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到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自小便接觸了不少的詩歌和各種詩人的故事。有一句詩可能有不少人聽到過,那就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並且知道這兩句詩來自《春江花月夜》。可你知道寫出這首詩的詩人他挺“懶”的,一輩子僅留下了兩首詩,而這一首《春江花月夜》使他名揚後世,成為很多人的詩中白月光。

古代一“懶”詩人,一輩子僅留下2首詩,其中一首是他名揚後世

他就是張若虛,主要活動在公元七世紀中期至公元八世紀前期,曾任兗州兵曹。歷史上對於他的事蹟記載的很少,只能從《舊唐書·賀知章傳》中窺見一點點痕跡。是的,從他人的傳記裡,我們才能瞭解到原來還有他這般的人,可哪怕是在《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對他的記載也不過寥寥幾筆。但即使這樣,也依舊不影響他憑藉著這一首《春江花月夜》揚名京城。他的《春江花月夜》,洗淨了宮體詩的濃妝豔抹,清麗自然,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又富有哲理人生感悟。這也難怪在唐代那詩人輩出的時代裡,這一首《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而他本人與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張旭和包融三人,被時人並稱為“吳中四士”。

古代一“懶”詩人,一輩子僅留下2首詩,其中一首是他名揚後世

這樣一個富有才華的人,為什麼有關他的記載這麼少,歷史上真的沒有有關他的記載嗎?正史沒有記載,那有關唐代的雜記,唐人選唐詩都沒有嗎?經過許多的專家仔細蒐羅,研究,在現存的散落於世間的十餘種唐詩集以及唐代的小說雜記裡,始終沒有找到有關張若虛以及張若虛其他的詩作的任何有關記載。而他,似乎被歷史埋沒一般,從唐代一直到元代,少有人將他的詩作於詩集之中,很少得到世人的重視,是因為他的其餘的詩都平平無奇嗎?還是他本就只寫了這兩首詩,這一切我們如今都都無法得知。只能靠在郭茂倩在《樂府詩集》中的僅收錄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只能靠《舊唐書》中有關賀知章的傳記裡,看見這位詩人的風采。

古代一“懶”詩人,一輩子僅留下2首詩,其中一首是他名揚後世

儘管一度被埋沒,但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在明清的時候,徐增的《御製全唐詩》,管世銘的《讀雪山房唐詩抄》等有關唐詩的重要讀本里,都有張若虛和他的《春江湖月夜》的痕跡,其中還附上了他們各自對詩的看法與見解。而如今依舊有不少人喜歡張若虛的詩句,他們喜歡詩中蘊含的哲理,喜歡將詩情、畫意、自然以及人生哲理都完美融合的《春江花月夜》,喜歡這與眾不同的清奇秀美的畫風,喜歡它帶來的別樣的令人驚豔的新奇體會,更為那一首詩深深打動,久久不能忘懷。更有當代兩位著名學者章培恆和駱玉明對其稱讚:“這是一種對生活和對世界所作出的明淨單純,而又充滿欣喜和渴慕之情的觀照,使全詩洋溢著濃郁的青春氣息。”

古代一“懶”詩人,一輩子僅留下2首詩,其中一首是他名揚後世

《春江花月夜》,一首詩人以自己的心緒和思念為筆,營造一個縹緲於高遠之中的意境,吸引著人走進那般的世界,語言清新優美,詞采華贍而不失之繁縟,趣遠情深而又鮮明如畫,將真切的生命融入詩中。將詩情與畫意相結合,濃濃的情思,空明的詩鏡構造出一首動人,引人入勝的絕妙詩歌。讓人讀後有所感悟,感慨萬千,宛如深入其中。而另一首不怎麼為人所知的《代答閨夢還》,全詩豔麗工整,欲出宮體之籬,似啟李溫之風。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藉助帶有感情色彩的失去來抒情,別具一格的人物心理描寫方式。句句不直接描繪心境,可句句卻都是在抒寫心境。猶如一個迷宮彎彎繞繞,令人忍不住的去探尋,趣味層層疊疊,別有一番風味。

古代一“懶”詩人,一輩子僅留下2首詩,其中一首是他名揚後世

可惜的是,張若虛流傳於世的只有這兩首而已,餘下的詩都散失在漫長的歲月之中。對此,我們是該慶幸張若虛憑藉著《春江花月夜》這一首“孤偏蓋全唐”的絕世奇詩,終於走進了人們的視線。還是該悲哀,他只留下了兩首詩,一首是廣為人知的《春江花月夜》,還有一首人仍不怎麼被人所知的《代答閨夢還》。如果問題拋給張若虛可能他會灑脫的說有一首詩名動天下足以,抑或是無奈的嘆一聲說自己終其一生也就只能也出一首“孤偏蓋全唐”《春江花月夜》呢?

古代一“懶”詩人,一輩子僅留下2首詩,其中一首是他名揚後世

也許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好詩人,因為一首好詩終沒有被世俗忘卻,沒有被埋沒在歷史的慢慢長河之中。而我們能借著這樣一抹清麗秀美的絕色,逃脫一下紛擾的世俗,沉醉其中。紓解在現代生活中的疲憊,撫平為生活所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