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靈活就業大勢所趨,新一代HR-Tech如何進行數字化複合用工管理?| 甲子光年

作者 | 墨光

編輯 | 宋家婷

「我父親一生只做了一份工作,我的一生將做六份工作,而我的孩子們將同時做六份工作。」

2015年,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美國共享汽車企業Zipcar創始人Robin Chase這樣描述過去、當下與未來的就業形態變化。現在,她的這句話,也成為了「零工經濟」的時代註腳。

我們正在迎來零工經濟的新時代。如今,越來越多的「斜槓青年」們,選擇在主業之餘,經營自己的一份副業:跑網約車、送外賣,這也成為了許多人的臨時就業選擇。自由職業早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嘗試,而是眾多勞動者的共同選擇。

國信證券2020年釋出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靈活用工基數龐大,「零工」群體估算有2。4億人之多。某招聘平臺釋出的《職場人兼職情況調查報告》稱,40%的受訪者從事了兩份及兩份以上工作。麥肯錫2016年釋出的研究顯示,在美國,有5400萬-6800萬人透過零工經濟獲得一定收入。

而對於企業而言,在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市場供需不平衡、員工離職率提升的挑戰之下,企業的招聘成本連年上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複合用工的新模式。國外研究機構Ceridian近期釋出的報告顯示,未來5年內,56%的員工團隊將採取混合工作的模式,零工模式將大幅取代全職員工。

對於勞動者,零工經濟帶來了更多收入、就業選擇與自由度,讓他們在提升收入的同時,獲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而對於企業而言,零工經濟的崛起既是機會,也是挑戰——企業的人力成本得到了降低,但也需要面對複合用工帶來的合規風險與管理挑戰。

具體而言,企業HR部門現有的eHR系統,大多基於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為全職員工管理開發,往往無法兼顧非全職員工。後者的招聘、績效、薪酬與勞動關係管理模式與前者存在較大差異,企業必須徹底革新管理模式。而專注於複合用工的SaaS服務等產品,可以讓企業在複合用工時代更加遊刃有餘。

無論如何,零工經濟的崛起已成必然。但面向零工經濟的企業服務市場卻仍處於早期探索階段。支付機構萬事達釋出的《全球零工經濟——5000億美元機會的新市場》指出,2018年,全球數字零工經濟市場的整體規模達到了2040億美元,而到2023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4550億美元。對於企服玩家而言,這片未來可期的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新機會。

1。

複合用工模式崛起,企業管理痛點難解

美國未來學家Daniel Pink在《自由工作者的國度》中指出:「工作對於我們來說越來越像是和公司之間的一系列交易,而非持久的關係。」因此,在研究企業複合用工模式之前,我們有必要先釐清靈活用工領域各個細分市場的「交易模式」。

以網約車、外賣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型企業,是當下最大的靈活用工市場。有相當一部分的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們,都以非全職的形式為平臺服務。

例如,國家資訊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釋出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滴滴平臺上90%的司機為兼職司機,其中78。9%的兼職司機每天工作時間低於5小時;在美團平臺上,超過50%的騎手每天工作時間低於4個小時;而在Airbnb上,90%的中國房東以兼職模式提供民宿服務。

此外,隨著社交電商、社群電商模式的興起,社群團購團長、兼職銷售等職業業態也開始出現。而在知識技能型服務市場,設計師、攝影師、企業顧問等職業,也常常以自由職業者的形態在市場上活躍。他們以及他們隸屬的企業,對於複合用工的業務形態需求,幾乎完全不同。

對於網約車、外賣等平臺型經濟,平臺與勞動者之間大多以派單、搶單模式進行工作派發,排程系統複雜,但工作模式相對固定;對於兼職銷售類工作,企業往往會直接管理勞動者,並按佣金模式為勞動者結算收入,對勞動者的培訓、激勵也更加深入;對於技能型服務行業,勞動者大多以專案制形式提供服務,「平臺撮合賺取佣金」與「需求方直接管理勞動者」的形式都很普遍。

而在政策方面,推動零工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成為了國家的政策方向。日前,國家發改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共同印發了《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零工經濟下企業與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

國家明確定義,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企業應當與員工訂立勞動合同;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應與勞動者訂立經營承攬協議,明確權利和義務。

毫無疑問,零工經濟時代下複合用工的複雜模式,以及國家政策對於企業靈活用工的合規需求,讓企業在管理非全職員工的過程中,面臨著種種痛點。

第一,企業靈活用工流程繁瑣。企業大多以經營承攬協議或勞務合同的形式與非全職員工建立「準僱傭關係」。一些大型企業可能擁有幾萬甚至幾十萬非全職員工,大量員工帶來的協議、合同管理問題,給HR或相關部門的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此外,與全職員工按月發放公司不同,非全職員工存在日結、周結、月結甚至按小時、按單結算等多種薪資結算方式。人工或半自動化的薪資結算、稽核、發放方式,顯然無法滿足企業的複合用工需求。

第二,企業用工存在合規風險。一些小型企業仍然使用公對私轉賬方式為非全職員工發放佣金,存在巨大的稅務風險。一部分企業要求個人勞動者以自然人身份在稅務部門開具發票,讓勞動者付出了更多的時間成本。

第三,平臺用工管理效率低下。許多企業的複合用工存在臨時性、輔助性等特性。企業用工涉及多個環節,佣金即時結算交易頻繁,交易量大,多業務資料核對易出錯,企業對賬工作量大。

第四,企業存在業務與財務風險。在業務側,企業依靠個體經營者、勞動者開展平臺業務,需要面臨更高的風險,例如,平臺用工需要建立零工准入、退出機制,完善訂單分配、計件單價、抽成比例、報酬構成、工作時間限制等,保障勞動者權益。

在財務側,平臺經濟資金來源、去向複雜,大量個體勞動者的存在更是會放大這種風險,企業必須建立資金管控機制,防範稅務、反洗錢等領域的風險。

企業在複合用工領域面臨的以上種種痛點,都難以透過傳統的eHR等企業管理工具解決。如今,企業亟待一套能夠順應複合用工時代需求的新工具。

2。

複合用工管理平臺,

能否解決零工經濟難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複合用工管理系統成為許多企業的共同選擇。其中,SaaS平臺憑藉著低成本、免部署的優勢,也成為了複合用工管理平臺的首選。

靈活就業大勢所趨,新一代HR-Tech如何進行數字化複合用工管理?| 甲子光年

由此,一批人力資源服務商也開始進入這一市場。例如,成立於2003年,在用工管理領域擁有19年經驗的上海博爾捷數字科技集團,就在近年不斷佈局複合用工管理市場,並推出了針對複合用工管理的SaaS解決方案。

在複合用工管理市場,不同行業的企業往往存在著不同的需求。在這一背景下,博爾捷的解決方案,是將產品解決方案拆分,推出了兩款SaaS服務平臺——「勞動力眾包管理SaaS」「品牌合夥人SaaS」,以滿足不同行業的複合用工需求。

其中,勞動力眾包管理SaaS平臺主要面向即時配送

(如外賣平臺)

、社群團購、新零售企業導購/分銷員、分傭類銷售、品牌售後維修平臺等。

而品牌合夥人SaaS平臺主要面向內容分發平臺

(如網路小說平臺的作者管理)

、醫療諮詢平臺

(如春雨醫生、微醫平臺的醫生顧問管理)

、醫美機構銷售、房地產行業銷售、微商以及知識工作者

(如設計師、攝影師、諮詢師)

等。

在產品設計上,二者存在著一定差異:

在勞動力眾包管理SaaS平臺上,企業可以將工作內容任務化,按任務時間、地點、內容等顆粒度釋出到平臺上,勞動者可以自由選擇並完成任務。平臺為雙方提供電子合同、開票結算、個稅完稅、佣金提現等服務。

而在品牌合夥人管理SaaS平臺上,平臺以專案制進行管理,可以實現電子專案合同、專案管理、佣金計算、發票核對、佣金即時發放、資金管理等系統服務。此外,平臺在服務企業的同時,還可以為個人提供個人工作室註冊、專案管理、佣金即時提現、電子發票、智慧記賬和線上自主稅務申報等服務。

不難看出的是,複合用工SaaS平臺所包含的功能模組,遠比企業現有的傳統eHR更加豐富。

大多數eHR系統僅覆蓋傳統人力資源六大模組,即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勞動關係管理等。而複合用工SaaS平臺在實現非全職員工HR管理之外,還在一定程度上集成了企業的業務模組與票據、財稅模組。

例如,複合用工SaaS平臺可以根據企業的業務需求,透過AI、大資料等能力,為企業設計動態佣金規則,更好地激發非全職員工的潛力。複合用工SaaS平臺的佣金結算系統,在計算佣金的同時,也實現了佣金發放的合規。在傳統企服市場,後者往往是票據及財稅企服產品的典型應用。

複合用工SaaS在多項技術指標上,也面臨著較傳統eHR系統更加複雜的挑戰。在員工管理方面,前者的員工人數更多、流動性也更強;在資金管理方面,前者處理的資金筆數更多,對資金即時結算的要求也更高。

例如,全職員工大多每月發薪一次,而自由勞動力、個體經營者與品牌合夥人的佣金,則需要根據實際業務情況7*24小時結算。

此外,複合用工管理系統可以透過技術監管的方式,對企業多業態用工進行合規化監督,避免客戶企業出現用工風險。例如,系統可以稽核客戶企業訂單分配情況,判斷其是否符合國家規定。

靈活就業大勢所趨,新一代HR-Tech如何進行數字化複合用工管理?| 甲子光年

最後,傳統eHR系統只對內不對外,與業務的結合不強。而複合用工SaaS與業務強結合,且面向大量外部勞動者,一旦發生系統故障,對公司業務與口碑的衝擊更大。

這意味著,複合用工服務商要在高併發、低時延的技術要求下,做到更穩定的服務交付。相比之下,這也對複合用工服務商提出了更高的技術挑戰。

事實上,實現產品服務的穩定可靠,只不過是複合用工服務商的基本功。要想更好地滿足不同企業的複合用工需求,服務商要做的還有很多。

以博爾捷為例,其每年投入2000萬元技術研發費用,透過AI、大資料技術以行業洞察能力,為各行各業持續最佳化薪資演算法、佣金演算法和酬資演算法,以激勵多業態各類人群提升業績。

而在產品交付模式上,博爾捷也支援PaaS化的交付模式。

對於許多大中型企業而言,SaaS服務在價效比、安全自主性上並不存在優勢。它們更希望將複合用工服務整合到現有的企業管理系統之中。

靈活就業大勢所趨,新一代HR-Tech如何進行數字化複合用工管理?| 甲子光年

對於博爾捷而言,它面向不同企業使用者,推出了aPaaS和iPaaS平臺。企業可以透過低程式碼開發的方式,迅速配置自己的複合用工管理平臺,或將博爾捷的複合用工服務模組嵌入到現有的系統內。

其中,aPaaS透過靈活配置的組建和模組,如工作流引擎、電子表單引擎、佣金計算引擎、BI報表引擎、數字許可權等,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而iPaaS則透過開放應用整合和開放平臺技術,進行平臺融合。

3。

未來,「複合用工平臺」將融入更多企業經營環節

毫無疑問的是,無論以何種形式存在,複合用工管理都在未來將成為企業管理系統的標配。而對於勞動者而言,複合用工SaaS也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福利。

首先,企業在採用複合用工SaaS服務後,可以大幅提升運營管理效率,降低打款週期,讓勞動者可以更快拿到報酬。

其次,複合用工SaaS服務提升了企業的合規性,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往往會簽訂相關合同。一旦企業出現欠薪等情況,員工能夠更好地維權,為自己挽回損失。

而在未來,複合用工服務市場又將出現哪些新趨勢?甲子光年的判斷,是如下幾點:

第一,在零工經濟崛起、企業降本增效需求增長的大背景下,複合用工必然會成為大多數行業及企業的剛需。事實上,在外賣、快遞、網約車等平臺經濟型行業,以及諮詢、設計等自由職業盛行的行業,複合用工早已成為行業主流。未來,複合用工服務的市場潛力巨大。

第二,在這片潛力巨大的市場中,中國玩傢俱備得天獨厚的優勢。與傳統eHR服務相比,複合用工服務商需要對客戶的業務模式擁有更透徹的理解,對政策合規擁有更深入的洞察。事實上,無論是外賣、網約車這樣的業務市場,還是發票這樣的財稅工具,中國都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對這些領域擁有更深理解的中國玩家們,也能更好地掌握這一市場。

第三,複合用工與傳統eHR平臺不同,複合用工服務商既需要服務企業,也需要服務於勞動者。在企業側,服務商要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而在勞動者側,服務商也要思考如何激勵他們的工作效率。面向自由勞動力市場,一部分服務商甚至推出了配套的C端平臺,幫助勞動者在平臺上「找活幹」。這對複合用工服務商的產品、技術、服務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複合用工服務實現了對各行各業的廣泛滲透後,「複合用工平臺」甚至可能會最終「消失」。

在未來,越來越多的工作內容會變得碎片化,企業在專案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將工作細分為更加準確的任務或彼此獨立的專案,並上傳到複合用工平臺上,讓來自全球各地的勞動者完成這些工作。

在這樣的場景中,複合用工平臺上的勞動者們,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企業員工,而是從事特定工作的獨立個體。在技術的驅動下,組織關係變革的速度遠超預期。在未來,主業與副業、全職與兼職、僱傭與被僱傭,也將不再是簡單的二元選擇。

當然,在這個未來場景中的複合用工平臺,可能也不會以「複合用工平臺」的形態繼續存在——無論是對於企業,還是勞動者,複合用工都已深入到骨髓,在未來,複合用工平臺可以既是專案管理平臺,也是人力資源管理平臺,更是財務、稅務、法務平臺……而它唯獨不會是一個「複合用工平臺」。

就像我們自己一樣,在未來,我們既可以是企業的職員,也可以是電商平臺的賣家、網約車平臺的司機,更可以是直播主播、Vlog博主、自由攝影師……當主業與副業之間的界限不再清晰,「零工」的概念也自然不復存在,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體驗千奇百怪的人生。

參考資料:

《零工經濟》 Diane Mulcahy

《自由工作者的國度》 DanielPink

《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 國家資訊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

《全球零工經濟——5000億美元機會的新市場》 MasterCard

集虎卡,開鴻運!最高拆522元驚喜福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