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你買完第一隻基金,就能用同樣方法買第二隻嗎?未必!

如何最佳化私募產品配置?已經持有一隻股票類私募的情況下,下一隻應該怎麼選擇?這可能是很多私募投資者面臨的問題。從細分策略角度進行思考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思路,對細分策略進行組合之後,再自下而上進行產品選擇可能會更好的輔助我們進行決策。這樣的做法有什麼用處呢?現代金融學的先驅馬科維茨曾說資產配置是投資中唯一免費的午餐,其背後的道理,就是低相關性可以提高組合的收益風險比。而那麼統計上來看結果會是什麼樣呢?我們將雪球上關注度較高的幾十只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並且按照細分策略進行排序分類,最終形成了如下相關係數矩陣。可以看到對於大多數的產品來說,與其相關性較高的產品,更多的分佈在同樣的細分策略範圍內。這個是符合我們邏輯上的認識的。

你買完第一隻基金,就能用同樣方法買第二隻嗎?未必!

資產配置是投資中唯一免費的午餐

在股票類私募基金中,不同的細分策略由於收益來源的差異性,從邏輯上講是具備低相關性基礎的。

你買完第一隻基金,就能用同樣方法買第二隻嗎?未必!

你買完第一隻基金,就能用同樣方法買第二隻嗎?未必!

(色塊越紅相關係數越高,色塊越綠相關係數越低。)

你買完第一隻基金,就能用同樣方法買第二隻嗎?未必!

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了幾個有意思的內容,

比如,同時這兩類策略也是市場中比較稀缺的策略;均衡配置策略與其他幾類策略相關性都不算太低,我們認為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均衡配置策略包含了多類策略、行業、風格,從而與其他細分策略體現出了較高的相關性;價值成長策略從理論上講應該是位於兩者之間的,實際上我們看到價值成長策略與成長策略的相關性更高,這是否意味著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價值成長型的管理人實際上對於成長因子的考量更多於對價值因子的考量?當然,考慮到這樣幾個因素:1、本次分析的產品數量相比於全市場的產品數量比例非常小;2、納入統計的業績時長僅一年多;3、細分策略的分類更多是主觀定性分析。但是總的來說,不同細分策略、不同風格的產品之間仍是存在低相關性和互補關係的,那麼對不同細分策略與風格的基金進行組合,相比於全部投向某一類細分策略甚至某一隻產品,是可以提高組合的收益風險比的。為了方便查詢不同產品的細分策略特徵,我們製作了策略地圖,這個策略地圖一共包含三個維度,分別是縱軸:所屬細分策略橫軸:偏向保守(如行業/個股分散、個股波段風控。。。)還是進取(行業/個股集中、長期持有。。。)色塊:交易風格是偏左側、偏右側、還是左右均衡,可以參考右上角圖例,這裡是一個整體概況,包括了基本面和量價面的左右。

交易驅動策略和逆向策略,與其他大多數產品相關性都比較低

成長策略與價值策略呈現出較低的相關性,

以上統計結果和解讀僅供參考。

你該怎麼配置第二隻股票多頭基金?

你買完第一隻基金,就能用同樣方法買第二隻嗎?未必!

當然,需要各位讀者注意的是,這個分類和地圖依然是透過定性方法分析的,並不代表橫軸靠左的風險就一定小,橫軸靠右的風險就一定大,這點需要大家注意。透過這個策略地圖,我們可以檢視已經持有的策略,尋找不同類別的策略進行組合,假設目前已經持有了成長風格的欽沐,那接下來的投資就可以看看是否能在價值策略、交易策略、逆向策略、行業聚焦等其他細分策略中有比較認可的產品,比如交易風格的青驪劉淼、逆向風格的華安合鑫等。私募基金的投資也不能盲目或衝動,每個人都是自己的FOF基金經理,需要有方法論的指導。目前這個地圖還是1。0版本,未來我們會對地圖進行持續更新升級。希望透過相關係數矩陣和細分策略地圖兩個工具,能夠幫助各位更加方便的進行基金組合的構建。

而最終整體的基金組合最好在這個地圖中分佈相對均勻,這樣組合抵抗非系統性風險的能力可能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