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文/紫依

《甄嬛傳》浣碧為什麼在果郡王死於非命後,一定會隨他而去?

在雍正元年,結束了激烈的奪位之爭,四阿哥胤禛(陳建斌 飾)繼位,年號雍正,彼時國泰民安,政治清明,但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蠢蠢欲動。

後宮之中,華妃(蔣欣飾)與皇后(蔡少芬飾)分庭抗禮,各方勢力裹挾其中,兇險異常。

十七歲的甄嬛(孫儷飾)與好姐妹沈眉莊(斕曦飾)、安陵容(陶昕然飾)參加選秀,她本抱著充數的念頭前來,卻偏偏受到了皇帝的青睞,最後三人一同入選。

縱觀《甄嬛傳》全劇,除了甄嬛、沈眉莊、安陵容之外,浣碧算是戲份最多的一個角色了。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她與甄嬛同父異母,名義上算是她的妹妹。然而,浣碧生母是罪臣之女,導致她自幼只能以丫鬟的身份苟活於甄家。

從一開始,她就註定了身份尷尬,必須努力才能謀得出路。

要知道,她曾經為了一己之私,背叛過甄嬛,後來又為了兒女私情,設計爭取了一段婚姻。

為什麼她屢屢犯錯,不如流朱忠心,也管不住自己的言行,總給甄嬛惹禍,不算是甄嬛集團裡的好隊友,但甄嬛對她卻一再寬容。

明明有著大好前程,卻在果郡王身死後,她也未苟活,在葬禮上撞棺而亡。

既然已經有了身份和地位,她卻不願意獨活,背後緣由到底又是什麼呢?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浣碧,分析一下她和甄嬛,果郡王之間複雜的感情。

(1)甄嬛不是聖母,她只是顧戀父親和家族的顏面

“有句話為父本不便當面囑咐你。如果你沒有完全的把握獲得皇上的恩寵,一定要韜光養晦,收斂鋒芒。為父不指望你日後大富大貴,能寵冠六宮,但願我的掌上明珠能夠舒心快樂,平安終老。”

重刷《甄嬛傳》,竟然被甄遠道,在甄嬛入宮前的一番囑託,感動得淚流滿面。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這估計是劇中十分難得的真情實感,僅剩不多的溫暖。

其實他的這段話,為日後甄嬛在宮裡的表現和境遇,以及區分她與安陵容的心境,都有很大的鋪墊。

甄嬛自小錦衣玉食,是父親的掌上明珠,家人只希望她快快樂樂,並不求她為祖上爭光,這讓她也沒什麼壓力,保命要緊,所以她會裝病避寵。

《延禧攻略》裡,佘詩曼扮演的烏拉那拉氏,父親弟弟不爭氣,母親一心只盼著她能夠爭寵,為家人鋪路,甚至以死相逼,認為她給家裡丟臉,關鍵時刻掉鏈子,這才逼得她一個沒有企圖心的人必須黑化。

甄遠道的這段話,看得我眼淚汪汪的。這裡,是沒有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只有老父親的囑託。

但緊接著,他又道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對此,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甄嬛是如何做到淡定面對的?

從小非常疼愛自己的父親,滿含熱淚地告訴她:你身邊那個和你親如姐妹的浣碧,是你同父異母的妹妹。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不知道是想體現她大家閨秀寵辱不驚,還是她對此事根本不在意。

甄嬛知道後。

首先,沒有任何面部表情,甚至連驚訝都沒有,也沒有一絲質疑。

其次,聽聞她的身世後,還和父親承諾,將來一定會替她找個好人家。

這是甄嬛顧戀父親,尊重他感情的一個表現,也奠定了她對浣碧的態度。

之所以她面無表情,應該是平日裡或多或少被人說,浣碧在眉眼間有點像自己,再加上父親對浣碧也有些許不同,她略猜出一二。

再加上父親的鄭重託付,可以見得他對浣碧的母親感情不一樣,只是礙於身份,亦或者是有所虧欠,所以她必須要替父親安置好浣碧。

否則,父親會內疚難安,萬一再出現姐妹相殘的局面,更是會讓疼愛自己的父親難受至極。

作為家姐,她入宮前承受下來的這份責任,讓她對浣碧不同,不但無限包容,而且有什麼好吃好喝的幾乎都緊著浣碧,這也讓敏感脆弱的安陵容誤會,再加上浣碧管不住嘴愛張揚,間接導致了安陵容和甄嬛的離心。

而浣碧這邊,她一直知道自己和甄嬛是姐妹,卻因為長期以來不能公開發身份而憤憤不平。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她心裡不平衡,都是甄家的孩子,為什麼一個受盡寵愛,如今還要入宮為妃,而她卻只能為奴為婢,母親不得遷入宗祠。

這也是為何後來她幾次三番為自己打算,不顧姐妹情分的原因。

可甄嬛不一樣,她總是心慈手軟,下不去手,對浣碧,既有陪伴多年的真情,又顧念著彼此的血緣,還在乎父親的感受,前瞻後顧,最後才會是我們看出來的那樣:甄嬛像聖母,浣碧像白眼狼。

果然是仁慈只給浣碧,殘忍都是給別人。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2)浣碧為什麼要尋死,是真情,還是逼不得已

首先,浣碧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已了,她沒有了活著的信念。

其實這輩子浣碧最大的心願就是,給她娘爭一個名分。

當初浣碧與曹貴人私下勾結,表面是想借曹貴人之手引起皇上的注意,其最終目的不是成為妃嬪,而是想透過獲得皇寵來為其母親正名。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從她之後真正喜歡上果郡王就能看出,她不愛慕皇上,只是想要實現階級躍升,達成自己目的罷了。

她的想法,甄嬛知道得透透的,所以與浣碧坦白交談的時候,甄嬛直截了當地表明:雖姐妹不能相認,但會找機會認她為義妹,從而達到為其母親正名的目的。

在“小像事件”發生時,浣碧表面上看是為救甄嬛挺身而出,甄嬛趁機懇請皇上同意,讓浣碧以家族二小姐的身份,風風光光地嫁入果郡王府。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精明的皇上立馬發現,果郡王一副不情願的樣子,並且再三推脫,不肯納為福晉,只願意做側福晉,便心知這小像不簡單。

但他也不願意承認自己頭上長了草,於是直接同意了甄嬛的請求,鎖死了浣碧和果郡王的關係。

按輩分,後來內務府的人準備了三個名字:玉沁,玉隱,玉喬。誰知都是從玉不從女,於是浣碧認為這些名字與自己不相配,從而心生抱怨。

一旁的甄嬛洞悉了浣碧的野心卻不點破。儘管浣碧不甘心,但是為了母親正名的事,浣碧選擇了用“玉隱”這個身份嫁入果郡王府。

此時,浣碧的心願已經實現了。而現在果郡王成了她的一切,對浣碧來說,果郡王就是她的光。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浣碧曾穿綠帶紅被皇上吐槽,卻被果郡王誇獎:穿什麼都漂亮。那時浣碧已對果郡王動了情,人人都知道,葉瀾依愛果郡王到了極致,殊不知浣碧也是如此。

在甄嬛想要打掉果郡王的孩子時,她急切地跑去勸阻甄嬛留下果郡王唯一的骨肉。一個女人,勸姐姐留下自己喜歡的人的孩子,這才是真愛啊!

在果郡王被皇上除掉之後,浣碧活著的唯一信念沒了,她不知該怎麼活下去,所以才會選擇緊隨果郡王而去。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其次,浣碧知道皇上不會允許她獨活的。

皇上親自下旨,在果郡王的葬禮上不允許聽到哭聲。當幼小的元澈忍不住哭出聲時,卻被蘇培盛緊緊捂住了嘴巴。

旁邊的浣碧心灰意冷地看了一眼蘇培盛說道:皇上行不義不悌之事,自然不許人議論,連哭都不能出聲。

敢正大光明地說皇上行不仁不義,說明浣碧知曉果郡王因何而死,也正因如此,皇上不可能讓她活著。

畢竟人人都知皇上疑心深重,就算浣碧賭上全族人的性命,皇上也不會相信。

正所謂,只有死人才不會說話,才能保守住秘密。按照浣碧的性子,與其讓皇帝隨便找一個理由把自己殺掉,倒不如自己動手了。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正因如此,在果郡王的棺槨即將抬起的那一刻,浣碧直接撞向了棺木,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她的死,也正好讓眾人好好地為果郡王哭一場了。

這,或許就是愛情吧。

總結

浣碧在劇中不討喜,甚至在與甄嬛反目時惹人生厭。但是,她本性並不壞,或者說是一個可憐之人。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總能原諒浣碧,是聖母心氾濫還是情有可原

浣碧與甄嬛的性格非常的相似,或許,塑造浣碧這個人物真正的用意,是借二人身世上的差異來表達一個觀點:一個人幼時的經歷會影響其一生。

都是同父異母的姐妹,甄嬛和玉嬈與浣碧的格局截然相反,因為甄嬛是按照大家閨秀的方式養育,浣碧卻從小隻能是丫鬟的身份,成長軌跡不同。

性格上,甄嬛和玉嬈也不相同,因為後者中途遇到家庭變故,全家被流放寧古塔,感受到了世間的涼薄,所以玉嬈明白什麼才是自己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