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趙元立教授:iMRI 聯合多模態導航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切除術

趙元立教授

NO。1

概述

腦幹海綿狀血管瘤(BCH)是腦幹出血常見的病因之一,因其病變深在,且周圍毗鄰錐體束、腦神經核團等重要腦功能結構

,手術一直是神經外科的難點之一。腦幹海綿狀血管瘤主要好發於腦橋,中腦次之,延髓最少。其症狀主要由畸形血管反覆出血,病變不斷擴大,對腦幹的壓迫逐漸加重而導致。對未出血、病灶較小且症狀不明顯者,常採用保守治療。通常認為以下情況需選擇手術治療:病灶最大徑≥2cm或病灶最大徑

亞急性期進行手術治療效果最好

。目前應用的輔助技術如

電生理監測、多模態的術中神經導航、術中磁共振

等可以有效地輔助術者精準定位病變,選擇合理的手術入路,更加

精準地暴露及切除病灶,減少繼發性腦幹損傷

NO。2

典型病例

(一)病情概要

病例1

患者男,41歲,主訴噁心、嘔吐伴面部麻木不適2周。術前查體:雙瞳等大等圓,直徑2。5mm,對光反射靈敏,眼動充分,視力視野粗側正常,左側面癱。術前影像學檢查見圖2。5。1。

趙元立教授:iMRI 聯合多模態導航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切除術

圖2。5。1 術前影像學檢查

(二)手術技術(影片2。5。1)

入路選擇:

根據病灶距離腦幹表面最短距離選擇手術入路

,此例病灶接近位於第四腦室底,採用俯臥頭低位枕下後正中入路。

上頭架後導航註冊

,標記橫竇位置。開顱後導航設定好入路角度及路徑。

電生理監測下確認面丘位置

(圖2。5。2)。避開面丘在面丘下三角切開進入。

趙元立教授:iMRI 聯合多模態導航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切除術

圖2。5。2 術中電生理監測定位面丘位置

透過

電刺激記錄面神經及展神經支配肌肉的複合肌肉動作電位

,避開對最低電刺激閾值有反應的區域。切開時予以保護,避免損傷。

NO。3

思路點撥

避免損傷面神經核團造成面癱,要保護好腦幹纖維束,以免損傷偏癱、感覺障礙。術中止血採用

低功率電凝供血動脈及引流靜脈

,用止血紗布、明膠海綿或流體明膠止血,減少熱灼損傷。可先吸除陳舊血性液,燒灼瘤組織縮小體積,減少對腦幹的牽拉,沿腫瘤介面分離,分塊切除病變,術中磁共振證實全切病灶,避免術後復發。腦幹海綿狀血管畸形不同於幕上病變,不追求病灶周圍含鐵血黃素浸潤的黃染腦組織切除,避免損傷瘤周正常腦組織。即使考慮異常靜脈,如較為粗大,也

應儘量保留,避免影響腦幹靜脈血迴流而導致嚴重後果

NO。4

個人觀點

腦幹海綿狀血管瘤是良性病變,

病變全切除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複發率和致殘率

。對於深在、視角較窄、入路暴露不充分的病變,

術中磁共振可及時發現殘留病變,提高切除率

。經實踐證實,近10%的患者術中影像發現病灶殘餘,而殘餘病灶是術後再次出血的元兇。但鑑於裝置較為昂貴,目前只有少數大的神經外科中心配備。

電生理監測的地位極為重要,腦幹皮層切開前,務必在監測輔助下精準定位面丘,並予以保護

,否則患者術後會出現永久性面癱。腦幹的腦幹聽覺誘發電位、面神經運動和麵神經自由肌電監測可以給術者提供參考。本例患者採用後

正中入路切除腦橋背側海綿狀血管瘤

,術中電刺激定位面丘的確切位置後,避開了重要核團,在第四腦室底離病變最近位置縱行切開表面,完全切除病變。患者術後沒有出現核性腦神經麻痺。

DTI導航可以幫助術者在切除時最大程度避免腦幹纖維束的損傷

。近些年出現的新的輔助技術能夠給術中提供更多的支援。手術中儘量

避免粗暴操作,減少牽拉和灼燒

、充分止血也是術後腦幹功能最少損傷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