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社恐”與“社牛”之間 你只差一句問候

編者按:

如果你開啟搜尋軟體,輸入“社恐”進行檢索,會發現相關結果竟然有一億條之多,如此龐大的數字是不是說明已經“人均社恐”了呢?根據《中國青年報》面向全國大學生開展的問卷調查結果,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存在“社恐”。是什麼造成了這一局面?今天是世界問候日,讓我們走進“社恐”的世界。

“社恐”與“社牛”之間 你只差一句問候

原本的“社交恐懼症”指的是一種社交焦慮障礙,是一種少數青(少)年群體罹患的心理疾病。我們在此探討的並非這種傳統的心理疾病,更像是一種青年人給自己的文化標籤。

為什麼“社恐”越來越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恐是當代年輕人適應環境的結果。

還記得小時候,放學後和街坊鄰居家的小朋友們做遊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經常是附近的小朋友聚在一起,跳皮筋、扔沙包、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男孩子還會一起蹲在牆根下玩“彈球”,衚衕裡四處洋溢著小夥伴們的歡聲笑語。在這種集體遊戲的過程中,社交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孩子們從小就習慣了與人親近。而現代學生們學業壓力大,放學後忙著趕場各種課外班、寫作業,沒時間在一起“追跑打鬧”,加之人們都搬進了樓房,若干年後可能隔壁住的誰都不知道。

智慧產品的興起也助長了社恐現象。網路社交替代了現實生活中的社交,人們習慣於在屏幕後輸出觀點,見字如面;但透過文字表達有充分的反應空間,當面交流卻需要彼此的即時反應,還要注意社交禮儀,這也加劇了人們對面對面交流的不適。

還有各種生活服務APP,以往的生活中還有些“不得不”的社交場合,例如去市場買菜、去飯館吃飯,也可以理解為輕社交,但現在連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可以不見真人就滿足。

總之,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生存壓力大,不願再費心力去面對面社交。

社恐在恐懼什麼?

社交禮節。

面對面交往時,不可避免地要注意自己言行是否符合當下的情境,例如穿著、言談、舉止等等,對於習慣了屏幕後虛擬社交的人來說,在這些方面花心思確實過於繁瑣。

無話可說的尷尬。

面對面社交,想著要有共同話題進行交流,害怕沒有共同語言、不能聊到一起而產生尷尬,甚至在談話過程中引發不愉快。

渴望被認可。

總是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好,引起對方對自己的消極評價;還會擔心談話內容對方不感興趣,被認為無趣;雖然內心渴望得到對方的認可,又怕表現得不盡如人意,適得其反。

是的,社恐人被想象中的不自在嚇到了。

如何克服社恐?

不要奢望每個人都喜歡自己。大聲對自己說三遍:“我不是人民幣,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我!”是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複雜多樣的,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一個人怎麼可能被每個人喜歡呢?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吧。

降低交往的期待。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在內心深處總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總覺得如果不被認可自己就是沒價值的。但價值感並不能透過別人認可而真正獲得,因為透過他人評價獲得的價值感並不牢靠,會由於他人的不同評價而輕易崩塌。我們要學會愛自己,透過不斷地自我成長去豐富自己,透過做事去建立自信,獲得真正的價值感。當內心對自己認可了,對社交的期待也會更加理性。

單純地表達自己。

例如,在面對面與人交流前,可以準備一個話題,不要預想對方怎麼看待這個話題,也不要在腦海中上演“小電影”,“放映”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場景,只要去表達就好了。在表達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擔心的災難場景基本不會發生,交流過程中很有可能會有驚喜,因為網路社交很容易陷入資訊繭房,與相似的人聊著相近的事,而現實世界中,由於各種機緣巧合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交流的火花可能就在不經意中迸發出來。

尋找適合聊天的場景。

聚餐其實是很好的破冰場合,即便打不開話題,還可以繼續吃飯嘛。當然,吃什麼也有講究,像火鍋、擼串這種人間煙火氣濃烈的場合,大家很容易放下防備,在熱熱鬧鬧的環境中開始話題。還可以相約劇本殺、打撲克這種需要就某一主題進行交流的場合,大家會在不知不覺間彼此相熟、打成一片。

真誠交流。

在溝透過程中,有個要點——“真誠”。不要試圖扮演其他角色,因為那不是你,做真實的自己,才能展現出獨有的魅力。帶有鬆弛感的真誠表達,自然而然地與別人交流,吸引有緣之人,也是過濾朋友的好辦法。想起某部藝術作品中的經典臺詞:“去跳舞吧,就如同沒有人欣賞一樣”。不妨去社交吧,就如同不在意別人的反饋一樣。

不給自己貼標籤。

年輕人之間自稱“社恐”彷彿變成了一種時髦,把自己歸到這個圈子裡彷彿找到了歸屬感,但很容易陷入“自我實現預言”的陷阱。心理學中的“自我實現預言”又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是指當一個人被期望有良好表現時,他常常表現出所期望的行為;相反,當被預言有不良行為時,這種預言也經常變成現實。當我們給自己貼上了“社恐”的標籤,就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與這種特徵相符的資訊上,慢慢地,自己就真的越來越社恐了。

實在不想社交怎麼辦?

當然,實在不喜歡社交,社恐也不影響日常生活、學習、工作,那就讓獨處的時間變得更有意義吧。可以多陪陪家人,多陪陪寵物。因為多了很多獨處的時光,還可以深入某些領域展開探索、培養愛好,例如:讀書、繪畫、手作……

參考文獻:

格里格, 津巴多王壘。 心理學與生活[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4。

顧琴軒。 組織行為學[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5。

作者:於音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進中心內容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