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奇石》:在紀實中國三部曲之後,怎麼有一種拼湊感?

作者:俄式救援

《奇石》:在紀實中國三部曲之後,怎麼有一種拼湊感?

這是何偉(彼得·海斯勒)在2014年出版的紀實文學作品,依然是一種“外來者”的視角,但這次他觀察的地方——正如封面上的小字“來自東西方的報道”——並不侷限在中國。

誠然,這本書有可取之處。作者筆下的中國看起來是千禧年初,是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時代。

第一章就用了很吸引眼球的主體:“老鼠”,講的是作者在蘿崗鍾村吃的山鼠,當地以此為特色並有數家餐廳同時競爭。作為廣東人,我對這種“食物”早有耳聞,但,我看第一章時還是全程縮著身體看完。我覺得這是一種,“為吸引流量”而做出的編排。

後來的部分章節,作者講述了他到了深圳,和他的學生艾米莉見面(《新城姑娘》),採訪了一本當時流行小說《我的生活與你無關》的作者——從甘肅省來到深圳當文秘的繆永,以及“夜空不寂寞”這檔廣播談話節目的主持人胡曉梅。千禧年初,改革開放前沿的社會風氣是如此的不同,這片土地充滿著機遇、金錢、混亂。關外的工廠擠滿了工人,為了掙更多的錢而延長工作時間,但並不規範的生產環境時而發生火災。除去物理意義上的不安全,艾米莉,一個年輕的女孩,也可能遭受到老闆的性騷擾;但她會用聰明的方式拒絕,以及提醒新進的女員工提防好色的老闆,甚至給某個只讓工人週日離開工廠的老闆寄去匿名威脅信。

我對這些部分感興趣、或說印象深刻,是因為這些真實的事情發生在廣東,我出生及長大的地方。他給了我一個切入點去了解到,當我還是懵懂兒童時,這個南方省份在發生什麼。其中種種細節,疊加著我小時候聽說過的傳聞,讓我對家鄉有了新的認識。

《奇石》:在紀實中國三部曲之後,怎麼有一種拼湊感?

此外,國際奧委會在“視察”時何偉作為媒體記者一同參觀了各處尚未建設的比賽場館;作為自由撰稿人,他自己打了一輛計程車遠赴郊外,花費一整天去尋找對外國人未公開的奧運建設工地;作為朋友,他陪同一位長城狂熱者兼業餘研究者,石彬倫,多次徒步探索長城;他們開著切諾基,路遇了以奇石為特產的小鎮,友人不小心弄碎了拜訪在門口桌上的玉石帆船,但因為不想以購買其他昂貴玉石為代價,最後付了50元便匆忙逃離;作為遊客,他獨自前往了北戴河,在療養院結識了在當地治療痛病的大慶石油工人;他去到了蕪湖,見證一個美國汽車公司的團隊如何在48小時內和當地的生產企業談妥合作協議;他在丹東旅遊,參觀了邊境的景點,半夜在旅館遭遇小偷把對方揍了卻弄傷了手指;在圖們,他在河邊觀景了時,遇到了一個看起來年輕但面相年老的孩子和他乞討——他意識到,這是來自對岸的人。

除了中國的部分,書中還描述前和平隊成員如何在尼泊爾的高山上為村莊搞到了自來水,在美國如何用盡一切人脈為這項”慈善事業“去遊說負責撥款的議員;何偉到了日本之後,和讀賣新聞唯一的外國(犯罪調查)記者傑克·阿德爾斯坦探討了對方的職業生涯,並採訪了對方的周邊人士,如同事、妻子,瞭解到這位曾經黴運當頭但在東京找到畢生追求的美國人如何靠近黑幫,獲得線索並引起日美兩國的軒然大波。在書的最後,作者身處埃及開羅,正在學習一種全新的語言,同時在混亂的社會抗爭中記錄衝在前線的年輕大學生、在寺廟裡作為志願者的藥劑師、以及忙於宣傳但遠離崗位的宗教頭目。

《奇石》:在紀實中國三部曲之後,怎麼有一種拼湊感?

《奇石》:在紀實中國三部曲之後,怎麼有一種拼湊感?

《奇石》:在紀實中國三部曲之後,怎麼有一種拼湊感?

我最喜歡的外國紀實部分是在科羅拉多州一個偏遠小鎮裡身兼多職的藥店老闆的故事。藥店老闆本人,有個成年後遠離家庭的哥哥,後來哥哥和家人恢復聯絡,袒露了自己的性取向;他卻總是以家庭、生意繁忙為由不曾去過城市探望兄長;直到哥哥患病去世,他才意識到自己除了童年和哥哥寥寥幾日的探親之旅,其實未曾瞭解過對方。那裡的社群很小,只有幾百人;他擔負起了給任何不舒服居民診斷的義務,及時辨別出一位需要去醫院急救的兒童(小朋友患上了布氏病);為了小鎮的需求,他抓住一切機會學習任何技能:CPR,煙花表演,飛行執照,激素療法,甚至會在當地高中的橄欖球賽中擔任裁判;

藥店老闆心地善良、無法拒絕居民賒賬,欠下了不少錢,用心照顧了一位”逃“到這裡的老人,直至對方去世。故事的轉折是,老人其實是一個大家族的後代,因為性取向而不被家人接納,才選擇來到無人認識他的小鎮。老人給藥店老闆留下了價值約五十萬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扣除了一些費用之後,剩下的錢差不多就是居民們多年來賒賬的數目。離世的兄長、居民賒賬、遠離家鄉的老人,這一切看起來像是迴圈。

我承認這本書有吸引人的地方,但看完整本書之後,我有點被編輯的順序弄得混亂。時常兩個相鄰的章節毫不相關,這也是讓我覺得有拼湊感的地方。它更像是將報刊專欄打亂後隨機排序編成的一本書。我不明白這種編輯手法的意義所在。

如果要讀何偉的作品,還是先從《江城》、《尋路中國》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