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上海:機器人在地鐵管片生產線“上崗”

曾被人們視作勞動密集型、粗放式發展的建築行業變得越來越智慧。近日,在上海地鐵管片生產車間,智慧管片抹平機器人正式上崗。

管片是地鐵隧道最內層的屏障,需要抵抗土層壓力和地下水壓力等,它的製造水平直接關係到隧道質量和安全。“抹平”是管片生產的關鍵環節,傳統意義上的管片抹平,需要工人拿抹子把混凝土表層抹平。因為管片有弧度,所以人工操作難度大,標準不好把控。隨著機器人產品的廣泛應用,管片施工效率和精度難題得以破解。剛剛上崗的管片抹平機器人,由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同濟大學、瀋陽機床公司合作研發,雖然長得“高大”,但動作卻很“靈活”,還能自動識別管片表面缺陷。

據技術人員介紹,在智慧管片抹平機器人應用後,流水線生產效率可提高10%左右,這一生產環節的勞動力成本降低50%以上,管片外觀質量和尺寸精度有所提高。目前,機器人可做到寬度誤差保持在±1毫米,厚度誤差保持在-1毫米到+3毫米。

專業的建築機器人正逐步從研發走向落地,在房屋、高塔、橋樑、地鐵建造中發揮積極作用,並向全產業鏈延伸。在上海,許多被人忽視的角落裡,智慧機器人也扮演了關鍵角色。

比如地下智慧巡檢機器人,堪稱“地下神探”。在申城某地下汙水處理廠,由上海市政總院主導研發的智慧巡檢機器人系統在這裡工作已經快1年了。機器人可在生物反應池蓋板下逡巡,智慧判斷曝氣均勻性、強弱度和曝氣器完好率等指標並生成巡檢報告。生反池內部腐蝕性強,潮溼嚴重,機器人替代人工操作,大大降低巡檢風險。機器人本體採用整塊鋁合金車銑打磨而成,塗有防腐塗層,密封性極好。導軌採用免維護設計,保證其在生反池內部惡劣環境下長時間正常使用。

又如隧道焊接機器人。今年春節期間,軌交7號線楊高南路站至高科西路站下行(東向西)單向隧道臨時停運整修施工。這次整修花了6天時間,在這之前,同樣的工作量需要兩年才能完成,機器人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整修需要的鋼板材料較多、荷載較重,施工區間擁擠狹小,給施工帶來不少難題。專案部試驗性使用焊接機器人進行隧道無人焊接,避免人工作業帶來的安全隱患,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以2釐米厚度的鋼板為例,同樣焊一道縫,人工要1小時,焊接機器人來回焊7道只需20分鐘,宛如“飛毛腿”。

拼裝機器人在進博會場館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博會國家會議中心吊頂磅礴大氣,它的拼接就是由機器人完成的。會議中心頂面由13米長的複合鋁板組裝而成,對工人而言,又大又重的裝飾板安裝費時費力。若一不小心損傷鋁板,或貼得不平整,就要整張更換、重新加工。施工團隊為此進行頭腦風暴,將工業叉車拿來改良,變身拼裝機器人。叉車前部安裝機械手臂,最高能舉高4。5米,還能360°旋轉。機械手臂前端裝上夾子,用來夾住鋁板,最多能承載1600公斤。拼裝機器人透過智慧遙控拼裝鋁板,拼接時還能進行距離微調,微調精度甚至能保持在0。5毫米的誤差內。

形形色色的機器人還有不少,比如測繪機器人、混凝土噴射機器人、施工防護機器人、地面鋪設機器人、清洗機器人、隧道挖掘機器人、拆除機器人……在上海,建築行業的機器人已形成一個大家族,它們的應用將大大提升城市建設和治理水平。據悉,目前上海建工的砌牆機器人正處於現場試驗中,未來有望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新技術之一。(戚穎璞)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