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民生加銀基金“留不住”職業經理人?

鄭智軍“補位”民生加銀基金總經理。

12月1日,民生加銀基金髮布公告稱,公司新任總經理由鄭智軍於11月30日任職。自任職之日起,董事長張煥南不再代為履行總經理職務。

這已是民生加銀自2008年成立以來迎來的第五任總經理。先前的四任總經理分別為張嘉賓、俞岱曦、吳劍飛以及李操綱。

值得一提的是,前四任總經理均是市場化“出身”,而新任總經理鄭智軍則來自股東方民生銀行。

新任總經理“出身”股東方

總經理一職“空缺”8個月後,民生加銀迎來新任總經理鄭智軍。

從先前鄭智軍的工作履歷來看,其來自持股63。33%第一大股東民生銀行。

據民生加銀基金公告稱,自2002年4月以來,其便加入民生銀行,在總行金融同業部、資金及資本市場部、金融市場部、資產管理部工作,歷任職員、中心總經理、部門總經理助理,直至2017年後便任職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等職位。

與新任總經理“出身”銀行系不同的是,先前公司四任總經理均是市場化“出身”。

首任總經理張嘉賓是典型的職業經理人,據公開資料顯示,張嘉賓先後加盟富國基金、信誠基金、光大資產,隨後在2008年進入民生加銀。

其次便是俞岱曦、據民生加銀公告稱,其先後任職於鵬華基金、嘉實基金、中銀基金;隨後在2011 年 9 月加入民生加銀。

吳劍飛也無例外,曾在長盛基金、泰達宏利基金、建信基金、平安資產管理公司任職;與俞岱曦同時加入民生加銀基金,直至2015年5月擔任總經理職位。

同樣是透過市場化招聘的還有李操綱,據公開資料顯示,李操綱先後擔任華夏證券東四營業部副總經理、清算中心總經理;華夏基金副總經理、最終離任鵬揚基金副總經理加盟民生加銀。

然而民生加銀並未成為這些市場化“出身”職業經理人的最終歸宿。自公司2008年成立以來,公司總經理一職已經歷四次變動。然而值得一提的是,3年左右的任期時間似乎是民生加銀成立以來歷任總經理們的宿命。

自2008年11月以來,張嘉賓任職公司第一任總經理,到2011年1月離職;時隔一年後,俞岱曦於2012年2月成為第二任總經理,到2015年1月離開;緊接著同年5月便是吳劍飛接任總經理,在2018年11月其離職後,直至2019年4月,李操綱成為第四任總經理,隨後在今年3月離任總經理。

外來和尚念不好“本土經”,鄭智軍能否力挽狂瀾?

規模對於基金公司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先前四任總經理大多數在任職期間規模表現平平。

在首任總經理張嘉賓時代,雖然資產管理規模據逐步增長,但與同行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據民生銀行年報顯示,公司資產管理規模2010年同比增長84%至26。3億元,在全國6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8位。

在第二任總經理俞岱曦任職期間,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並不穩定,從2012年的210。88億元大降至2013年的153。2億元,2014年大幅增超384億元。

不過在第三任總經理吳劍飛時代,公司規模甚至突破千億大關。

據天天基金網資料顯示,規模雖然僅從2015末的超748億元緩慢增至2016年的787。54億元,但在2017年管理規模突破1000億元,隨後又不斷增至2018年6月末的近1300億元,截至2018年末,規模小降至1263。9億元。

但在民生加銀基金第四任總經理李操綱任職期間,管理規模再次一波三折。

據天天基金網資料顯示,公司管理規模前期總體呈上漲態勢,從2019年三月末的1161。43億元升至2020年的1720。89億元,但規模達到巔峰之際後開始下跌不止,從高位步步跌至今年11月1日的1309。2億元。

引起規模下跌的罪魁禍首正是債基,債基規模下跌的時間段與公司管理總規模下跌時段十分類似,

據天天基金網資料顯示,從2020年3月的1096。22億元狂跌至今年9月末的近496億元。

以民生加銀鑫元純債A為例,據天天基金網資料顯示,其在去年四季度末申購達101。73億份,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申購僅4。9億份;期末淨資產從去年四季度末的104。13億元下滑至今年三季度末的36。23億元。

這並非個例,民生加銀嘉益債券的淨資產規模從今年一季度末的61。56億元“腰斬”至今年三季度末的27。83億元。

在債基規模大幅下滑之際,與之走勢相反的則是貨基,成為規模的第二大組成部分。據天天基金網顯示,從2020年9月末的近165。82億元一路升至今年三季度末的456。54億元。

作為出身出身銀行系的高管,鄭智軍的擅長之處或許在於固收領域,原先靠著固收“加身”規模大漲的民生加銀此番能否在鄭智軍的帶領下重回高光?

民生加銀“掉隊”股份行系公募基金

銀行系公募基金可謂含著“金湯匙”出生,從國有大行到股份行,再到城商行紛紛涉足。

據中基協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共有基金管理人154家,有15家為銀行旗下的基金管理公司。其中股份制銀行旗下的基金公司包括招商基金、興業基金、浦銀安盛基金、民生加銀基金。

在四家股份行系公募基金中,民生加銀基金的規模與其他三家還存在一定差距。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招商基金管理規模穩居第一,從2017年末的3914億元一路攀升至截至今年11月23日的超8000億元。

其次便是浦銀安盛基金,規模從2017年末的1107億元增至今年11月22日的3043。54億元;排名第三的則是興業基金從2017年末的1735。28億元步步增至今年11月30日的2971億元。

然而,民生加銀基金規模表現卻不及預期,2017年末規模是1007。75億元,幾番波折後,截至11月1日,規模約1309億元。

不僅是規模,在業績方面,民生加銀基金相對於其它同行也稍顯落後。

據公司年報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僅1。21億元;而招商基金仍居於第一,今年上半年,其實現淨利潤為9。54億元;排名第二的則是浦銀安盛基金,同期淨利潤為1。88億元;排名第三的則是興業基金,為1。83億元。

從資料不難發現,除招商基金外,其餘三家股份制銀行旗下基金公司淨利潤在今年上半年相差不大。

拉長時間線來看,招商基金依舊“拔得頭籌”,其餘三家淨利潤卻呈現緩慢增長之勢。

據公司年報資料顯示,招商基金淨利潤從2020年的9。05億元增至2021年的16。03億元;浦銀安盛基金的淨利潤僅從2020年的3。03億元增至2021年的3。18億元;興業基金從2020年的4。45億元增至2021年的4。91億元;民生加銀2020-2021年分別為2。22億元、2。67億元。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