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如何引導做事情緒起伏大的孩子?

本文看點:

本週的注意是關於「我的孩子總是情緒極端怎麼辦」,如果您想了解往期圓桌答疑的內容,歡迎在文末拓展閱讀檢視哦!

圓桌答疑:由心理諮詢師雨林林老師答疑俱樂部家長育兒問題。

問題一:

在學習方面,孩子的情緒起伏很大,做得好的地方開心的不得了,做得不好的地方立馬有情緒,比如在聽寫詞語時,遇到不會的,他就很難受,都快哭了,非要把它想起來。我說你先寫自己會的,我們待會把不會的揪出來複習鞏固一下,我越說他越來氣,直到他把那個字想起來才安靜下來!

雨林林:

如果我們覺得孩子身上比較大的問題是情緒問題,那情緒就是一個表層所體現出來的困擾。在面對所有情緒問題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都可以觀察到,比如你越說他越來氣,這個情緒是需要幫助孩子做一些處理的,但通常家長用了一些無效的處理手段, 比如在孩子已經情緒上頭的時候給他講道理,給他建議,甚至是指責、批評他,或者用強力壓制的方式不讓他生氣,不讓他爆發。

情緒處理的有效方式是共情,去接納理解他當下的情緒,同時也可以輔助一些轉移的手段,尤其是年齡越小轉移這個辦法越好用。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有效地降低情緒的強度,不讓它發展成為暴風驟雨。

第一個建議是在這個時候,雖然我們覺得孩子這樣做不好,不對,我們也特別希望幫助他。但是在他情緒上頭的時候,我們越說,對這個事情的解決越沒有好處。我們要停止去對他講道理,同時把表層的情緒進行一些處理,看到這個問題內在其實是和這個孩子對自己的認知是有一些關係的。

如何引導做事情緒起伏大的孩子?

七歲剛上一年級,就會觀察到,七歲是一個坎,每一次學校的轉換或者升級都會是一個坎。到了初中也是一個坎,高一也是一個坎。這種時候主要的坎就在於孩子自我認知和自我的外界的評價會出現強烈的反差。

在幼兒園他覺得自己特別棒,老師、同學也都覺得他特別棒,但是到了小學他還想維持以前的這種輕輕鬆鬆就可以什麼都做的很好的狀態,想要維持這樣一個自我感受就非常的困難了,會遇到一些挑戰。這個時候,任何一個轉換的時候,都比較容易出現類似的問題。

也有可能是他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一種我必須要做的好,這樣一個核心的信念,所以

我們要去思考一下,孩子如果有這個信念是從何而來,通常這個信念背後隱藏著一些焦慮

,就是如果做不好,我就會怎樣。同時還附帶著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如果做不好,別人會怎樣看我。

這些都涉及到一些認知,他是怎麼理解這些問題的?他的世界裡面對這些問題有什麼答案?他才七歲,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給他做調整,當然也要思考他這樣的一些不合理的認知是從何而來。

所以,一些實操方面的建議是在聽寫的時候,提前跟孩子講好一個詞語,給一分鐘或者是給多少時間可以商量好,然後他卡在那兒了,我們非常鎮定的冷靜的,按照之前協商的規則往後說下去,我們不用跟他一起卡在那裡然後等著他。因為他在學校裡面一定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老師是不會等他的,所以在這裡父母先去營造一種可以先往後走的這麼一個態度。

其次,

在他情緒比較冷靜的時候去跟他聊一聊,引匯出他對自己的這個認知是什麼?

他是不是覺得必須要做的好,如果做的不好會怎樣,是不是擔心別人會對他有怎樣的看法,又或者他是不是真的體驗過這種如果自己做的不好,就會被別人嘲笑的真實體驗?我們這個時候可以跟他講講道理,跟他掰扯事實真相是怎樣的。

第三,也要去看看平時在家庭裡面,

家人有沒有這種類似的特質

。比如有的爸爸媽媽本身也是比較完美主義的,或者對自己要求很高。雖然我們沒有把這種壓力傳遞給孩子,但言傳身教,孩子有樣學樣,一定會被傳染,也可能會遺傳這樣一些特質。如果我們觀察到可能家庭氛圍相對緊張一些的時候,可以自己去做一些放鬆,在家裡多說一些沒關係,大人去做一些刻意的調整。

如何引導做事情緒起伏大的孩子?

問題二:

玩遊戲時輸不起,輸了就會生氣,不玩了,怎麼說都沒用,直到用別的事情轉移了他的注意力!

雨林林:

第二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有一點類似,它們都指向的核心是,當我做的不夠好,當我沒有贏,當我沒有成功,當我不是第一,我將如何對待自己?我的感受是如何?我怎麼去容納整合當下這種不太舒服的感受?

這個問題原本就是每個人一輩子都要去面對的問題。我們所說的如何去看待這個問題,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

像這個問題,孩子才四歲,這是他在受挫時的一種正常的反應,玩遊戲輸不起,對於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是比較正常的。我們去接納這一點,去持續地給予一些引導,但是也不能指望他立刻就變得淡泊名利,完全對輸贏無所謂。我們要去引導,但同時理解這是一個四歲孩子受挫的正常反應。

同時,我們也期待著一個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能發展出更多的方式來處理自己這種受挫時的不舒服的感受。

為什麼剛才第一個問題我會講的更多一點,因為他已經七歲了,這個問題比較嚴重的話,有可能會對他的學習造成比較嚴重的困擾,所以我們要去多做一些事情。

如何引導做事情緒起伏大的孩子?

再大一點,比如一個18歲的孩子, 他仍然是一遇到失敗就非常的生氣,這種時候,我們需要對他去做一對一的心理干預。我們評估的時候,一個人如果年齡越大,仍然沒有辦法處理好,那麼我們會認為問題比較嚴重,但是越小就會按照正常的方式,比如轉移注意力,這種方式有用就可以繼續使用。

同時在跟孩子玩的時候,父母也可能會是輸的那一方,這個時候做一個示範。示範的時候不用表現的輸了以後無所謂,啥事兒都沒有,這不太符合孩子的實際感受。

我們可以在輸的時候用語言來表達

,我輸了,我真是感到有點兒傷心,我覺得好沮喪,好難受,我也想哭。但是,我也覺得剛才玩兒的過程還是挺好玩兒的,挺有趣的,我也不可能每次都當第一。

類似於這樣一些話,我們把孩子輸的時候的心情表達出來,讓孩子能夠感到他其實是被理解的。當他被理解了以後,他的情緒可能會好很多,我們也不用再去做太多,

這是一個父母鏡面功能,我們像一面鏡子一樣,去反饋,反射孩子的情緒,是一個很有效的處理手段。

關於小孩不能很好接受輸的情況,確實是一個過程。4、5歲更多地給予接納,多讓他贏;慢慢能力上來了,有信心了,對輸的耐受度也會提高。

如何引導做事情緒起伏大的孩子?

帶娃不易,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

用科學的分析,理性的判斷,讓父母和孩子產生更好的情感聯結,給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對方的橋樑。歡迎加入我們~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五天體驗營來啦!

每日打卡即可獲得豐富獎勵

更有景芳老師家庭教育課程等你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是什麼?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是童行書院建立的父母共學社群。希望在喧囂世界裡營造一個安靜的角落。在這裡有共同學習的心理學內容,有溫暖共建的思考氛圍,也有日常育兒的有益溝通。希望讓父母獲得更多有關成長的知識,獲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援,獲得更長遠的學習方法。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如何學習?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採取“領讀書籍+共學討論”的方式,每兩週圍繞一本心理學、教育學書籍展開共學。課程內容包含書籍領讀音訊、原文精選閱讀音訊、討論總結音訊,理解問題、學以致用、學而思辨內容討論,思考作業。更重要的學習來源於俱樂部隊友之間的討論和思考。這是一個充滿愛的包容環境,可以讓平時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聽、理解、肯定和解決方法。#教育#

互動話題

你的孩子情緒起伏大時,你是怎麼應對的呢?歡迎和我們留言分享你的經歷和想法!

如何搜尋文章

如何引導做事情緒起伏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