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沿黃能企面臨保供環保雙重考驗

轉自:中國能源網

黃河流域大型煤炭、煤電基地密佈 ,但生態系統敏感脆弱。保障生態環境安全與保障能源供應同等關鍵。

國家發改委日前釋出訊息稱,11月底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省際合作聯席會議,提出流域生態面貌改善的相關要求。會議強調,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線。推動山西、內蒙古、陝西等沿黃河產煤大省,著力確保全國煤炭和電力供應穩定,在黃河上游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區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

黃河流域能源資源豐富,被稱為“能源流域”,我國規劃的14個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中的7個、9個千萬千瓦大型煤電基地中的6個,均分佈和佈局於沿黃省區。然而,原本脆弱敏感的生態系統,以及水資源短缺、產業結構偏重等矛盾,對黃河流域能源生產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保障生態環境安全與保障能源供應同等關鍵。

資源富集承擔保供重任

上灣煤礦綜採一隊隊長段偉牽頭成了保供應急小分隊,確保裝置故障處理時間降到最短,每日平均節約出2小時的生產時間,在合規基礎上實現滿負荷生產;布林臺選煤廠運轉工郭曉英,主動將原來每小時巡查一次裝置,縮短為半小時一趟,一個班下來要走近3萬步,足足是之前的一倍;洗選中心排程員李培齊,每天要排程11座選煤廠、9個外購煤站以及2個專業化服務隊,拿起電話常常就放不下了……迎峰度冬期間,神東煤炭集團各個崗位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

作為黃河流域特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神東不僅是能源保供國家隊,更是我國唯一的兩億噸級煤炭生產企業。全國每產20噸煤,其中就有1噸來自這裡。而包括神東在內,沿黃區域還分佈著陝北、寧東等9個國家級煤炭基地。“黃河流域煤炭儲量豐富、品種齊全、煤質優良。九大基地覆蓋了85處煤炭礦區或存在交集,是我國最重要的煤炭資源富集區、原煤生產加工區和煤炭產品的轉換區。”陝煤集團神木檸條塔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閆敬旺介紹。

同時承擔的,還有保電任務。不久前,中電聯牽頭主要電力企業完成了一項黃河流域電力企業生態環保專題調研。統計結果顯示,截至去年底,流域內主要電力企業發電裝機約1。8億千瓦。分型別看,火電佔比最高,約77。7%,“水風光”發電比重分別為8。1%、9。4%和4。8%。

“截至今年10月底,僅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的煤電裝機,合計佔全國煤電裝機總量的22。15%,合計發電量佔比達到23。62%。可以說,這些區域為保障全國電力電量有效供應發揮了支撐性作用,也為新能源大規模消納提供了有力支援。”中電聯黨委副書記、專職副理事長夏忠告訴記者。

特殊的環境對保供要求更高

除了任務更重,在黃河流域推進保供工作,難度較其他區域也更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黃河流域仍面臨著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流域水質和各省區空氣質量當前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黃河以全國2%的水資源承擔著沿黃區域群眾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重要任務,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高達80%,短缺矛盾亟待緩解。加上產業結構偏重,部分地區“一煤獨大”等狀況進一步加重了流域負擔。

“流域生態環境脆弱區分佈廣、型別多,水土流失嚴重,增加了電力專案生態環境治理難度。”夏忠舉例,電力專案“三同時”制度,要求環保、水保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施工、投運,部分風光專案建設週期短、植被恢復相對慢,環保、水保“三同時”工作滯後,面臨違規風險。

再如,流域電源結構偏“火”特徵明顯,火電廠分佈相對集中,粉煤灰、脫硫石膏、爐渣等大宗固廢產生量較大。受距離遠、途徑少、需求小等因素影響,固廢綜合利用率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甚至有個別電廠周邊近100公里範圍內,都找不到固廢綜合利用企業,只能填溝造地進行處置。隨著生態環保要求提高,企業需要開發新的儲灰場,存在徵地困難、投資巨大等問題,增大了企業環保壓力。”夏忠坦言。

在黃河流域這樣的環境脆弱區,兼顧大規模煤炭開發與生態保護,更是一項世界性難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開發黃河流域煤炭資源,但採煤必然伴隨著生態損害,哪怕開採技術再先進的國家也無法避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雙明坦言,兜底保障與生態保護並重,當前面臨著嚴峻考驗。

閆敬旺則更關注用水問題:“水資源是支撐煤炭開發的基礎資源,但目前,礦區水資源保障問題嚴重,像寧東、陝北、蒙西能源金三角地區煤炭儲量佔全國的27%,水資源僅佔全國的0。37%。”

開發強度須適應實際承載力

“流域內電力企業既要滿足國家出臺的有關生態環保、汙染治理、節能降碳等基礎性法律法規政策,還要滿足針對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專項性法規政策,同時滿足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出臺的更加嚴格的地方性法規政策。”中電聯釋出的《黃河流域電力企業生態環保成效及問題調研報告》強調。

保供與環保的雙重任務也已引起高度重視。針對固廢處置的突出問題,夏忠建議,沿黃火電企業加強鍋爐及環保設施運維管理水平,控制好鍋爐充分穩定燃燒、降低脫硝還原劑氨逃逸率、維持脫硫系統在合理區間執行,保障產出的固廢品質滿足相關標準要求,由此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同時,建議流域地方政府出臺政策緩解灰場庫容緊張問題,採取規劃、財稅、價格等多種措施,推進本地區火電企業大宗固廢綜合利用。”

閆敬旺認為,沿黃區域實施煤礦專案及其審批行為,首先應堅決按照國家出臺的頂層設計、政策檔案為引領,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域性性謀劃、戰略性佈局。“煤炭企業也要從自身實際出發,認真研究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關係,制定流域內煤炭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規劃,明確開發強度與生態環境承載力、水資源承載力等規劃目標和實施重點。”

“科學施策,構建黃河流域生態安全新格局。”王雙明提出,煤炭開採與生態保護並重,水資源是核心,以保護生態水為核心的減沉、減損、保水綠色開採技術是重要支撐。

王金南也指出“以水定產”的重要性:“黃河流域要有多少湯,泡多少饃,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治理修復水生態環境,要求落實水資源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科學配置全流域水資源,實施深度節水控水,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

文丨本報記者 朱妍

沿黃能企面臨保供環保雙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