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提醒:本篇正文的內容從下面的第5張圖片下開始)

————————————————————————————————

唐國明名言:文學是人類共同的靈魂。

主張把思想穿在身上,成作家的山裡娃唐國明說:尤其為利祿等死,不如為千古留名而生。

唐國明半途哲學名言: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此刻是我們唯一的財富。

唐國明2019年6月出版開創半途主義的《 鵝毛詩 》集。就如唐國明在《半途先生》詩中表達的那樣——

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不在將來,只在途上

不在別處,不在遠方,只在路上

不在故鄉,不在他鄉,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願是高山,願是流水,願是清風明月的模樣

不願貧窮,不願奢華,只願思危奮發圖強

————————————————————————————

匹敵柏拉圖《理想國》的唐國明詩意流長篇小說《堅守在長城要塞上計程車兵》,以士兵這個故事道出了中國文化這棵樹是怎麼從根長向當今的。小說寫了士兵的人格從何處來,到何處去。作為一個士兵,他一直在做一件在堅守要塞這個事情,確不斷面對一些無知的事情,讓他置於那種似永在途上無歸的不安。

2022年出版,奠定唐國明文人、詩人、哲人地位、具有飛詩流意、鵝毛飛揚結構、讀後能燒得你飛起來的“詩意流”長篇小說《堅守在長城要塞上計程車兵》,是一部與長城相關、弘揚人類優秀品質,集22年心血企圖以文學方式闡釋半途主義哲學、開創“詩意流”文學的跨文體式長篇小說,是一部集詩、文 、史、數、哲於一體的百科全書式史詩與交響曲;是與唐國明的鵝毛詩、《零鄉》構成半途主義系統的三部曲之一。

著名作家唐國明開創獨特的“詩意流”創作方式,寫出長篇小說《堅守在長城要塞上計程車兵》。寫出了一個士兵面對幾千年以詩的形式湧出的思潮激流衝擊中,他仍沒有放棄自己的堅守與責任。仍然保持著我們傳統文化裡的君子人格與忠誠、守信用的道德品質。

透過唐國明詩意流小說《堅守在長城要塞上計程車兵》你會認識你自己,更會認識到我是什麼,我就是堅守在此刻的過客。

在詩意流小說《堅守在長城要塞上計程車兵》中,唐國明把士兵作為一個傳聲筒,將所有的聲音發了出來。

《堅守在長城要塞上計程車兵》既是詩歌史中海子想耗盡心血沒有實現完成的,而唐國明自然完成的大詩,又是小說中的史詩。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

唐國明將世人詬病不休的龍頭蛇尾醜八怪樣的120回《紅樓夢》,再現出了曹雪芹原來全部完成的100回《紅樓夢》原本西施的樣貌。

《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的“考古復原”根據與資料來源於程高本《紅樓夢》後40回。

再現曹雪芹文筆就是將程高本《紅樓夢》後40回續寫的部分剔除,留下曹雪芹的原文部分20回。

唐國明說: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唐國明介紹他的書《零鄉》時,如此說——

《零鄉》就是一個展示在無歸的現實路上,表現不停進取乘風破浪精神的文字。

《零鄉》表達的半途主義,既是哲學思想,又是文學觀念。

《零鄉》寫出了一千萬個理由不能成為作家的唐國明卻成了作家的原因。也寫了唐國明如何從仰望星空到成為被仰望的星空歷程。

《零鄉》是一本你讀起來沒有負擔,讀後餘音繞樑萬年不絕的書。你可以隨時讀幾分鐘或十幾分鍾或一個小時,也可以挑著或跳著隨便讀幾節,就可以隨時放下來,忙完你該忙的事,又可以看幾分鐘或十幾分鐘的書;你從任何一個入口都可以進入我的生活,但又覺得永遠沒有結束,永遠在繼續,永遠在迴圈;也就是說你可以從這本書的任何一節開始迴圈讀下去。

《零鄉》更像是與你面對面親切交談一樣的以非虛構、跨文體、自傳、百科全書的多種方式;以“為讓你認識我自己,我在如此反覆地言說給你聽”的架勢,寫出了一個具有“鵝毛風範骨、清風明月肉、閒雲流水血、長風情懷心”之人,在時世推移中,在各種交響與交織土壤下,時有無鄉之感、時有“無用之王”之嘆的歷程——透過這種狀態的描寫,反映出那種遠離故鄉沒有歸宿感,折回故鄉卻發現故鄉已不是故里的場景,在似夢似遊,無所追尋,無處追尋的漂泊中,一邊是對我在時代程序中失去了消失了的鄉村故土用記憶性的文字修復還原、一邊在現有文字古蹟中對自己精神故土的追根溯源、一邊是在精神遊走中去尋找自己心靈歸屬故土的心路歷程,及我在這種歷程中的徘徊、遊走、尋根、回憶裡,道出了作為進入以網路式漂泊生存的人類一種無根無確定性無依靠感、與對這個世界迅變的陌生感的‘零鄉’現實,向世界追問我們到底是為夢想而在?還是因迷惘成病而空?在這個無答案的難題面前,我們只有在無歸似歸中繼續流浪,不得不又繼續漂泊的“零鄉”現實。使每個有同樣經歷的自我永遠成了一部被“零鄉”化了的“零鄉”史,成就了“半途哲人”的名言——我們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將來,我們只是在途中,我們只是在此刻,我們成了途中的我們,我們成了被“零鄉”的我們。——同時此書也揭秘了我是如何以考古方式再現曹雪芹百回《紅樓夢》文字,寫出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與3x+1猜想,又是如何成為半途哲人的。更重要的是寫出了我如何從一個看牛山山頂上如何到了嶽麓山山腳下,與幾百個女孩如何交往,又如何成就了人家認為不可能成就的夢想的。這其中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在支撐著我?若想詳知,請讀我的80萬字《零鄉》一書。

若說21世紀是流行我唐國明提出的半途主義哲學的世紀,那麼《零鄉》註定是一本以小說、百科全書、自傳,傳達鵝毛詩人、半途哲人、紅樓夢中人、明月清風中人唐國明提出領悟的半途主義哲學最易懂的好書與扛鼎之作。

《零鄉》更是一個展示在無歸的現實路上,表現不停進取乘風破浪精神的文字。《零鄉》雖然有些重複但表達形式不同的內容,但恰恰是這些“來回拉抽屜”“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樣重複的內容,以我成才、求索的波折思路歷程將此書更好地結成了一個叫“零鄉”的體系;突出了人類重複此刻、此刻重複的重大哲學主題。同時《零鄉》文字中用一種年月日期時間的方式,表達了速變時代,我們被置於一種在途上、無歸、老在此刻的“零鄉”狀態。

我們來到世上,是來成為人才的,不是來成為奴才的。我們已經沒有遠方,沒有別處;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只有一條讓我們去為夢想乘風破浪、無路可逃之路,只有此刻與“零鄉”。

唐國明寫《讀項羽》詩說: 寧學項羽做自我,不學古人成皇奴;了卻天下紛爭事,只給虞姬當丈夫。

唐國明說: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此刻,萬物永在途上。——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不在將來,只在途上; 不在別處,也不在遠方,只在路上。在途上的我們,除了只擁有此刻,我們一無所有。

唐國明說:我們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將來,我們只是在途上;我們的生活不是在別處,我們只是生活在途上;學生問死,道聽途說,閒言碎語;為菜米油鹽醬醋茶或錢權名利詩酒花,奔波不停,勞作不息;在n是整數前提下,要麼永遠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無內的流動時空途中永存而在地轉圈,將自己消解耗盡;要不就是處於“2的n次方”那個至大無外能自由而行的時空途中,將自己無限永恆。

唐國明說:我有長風情懷與鵝毛風範;我有鵝毛風範骨、清風明月肉、閒雲流水血、長風情懷心。

唐國明說:我說的“長風情懷”就是流傳千古的抱負”;我說的“鵝毛風範”就是不記功利得失對一件造福萬世之事的堅持。

————————————————————————————————

唐國明著名紅葉之問

面對一片紅葉描述—— 1、那是一片如血的紅葉。 2、那是一片如同夕陽中晚霞如血的葉子。 3、那一片如同夕陽中晚霞的如血紅葉,已經往無邊的黃昏天際落下去了。 ——對於一片紅葉的描述,三個作家會有這樣三種不同的表述,一個作家也會有這樣三次描述,人類文化也會這樣三階梯式的遞進發展。 請問對於三個作家他們是在相互影響創造,還是在“抄襲”?

————————————————————————————————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

唐國明定理:

1、“任一偶數除以2”加減同一個正整數,能得出等於這個偶數的兩個素數;且兩不對等素數都分佈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

2、1是2的半途——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處在4的半途中或當你到達1時,你想抵達2;當你到達2時,你想抵達4,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將來,只是在途上、在此刻;你的生活不是在別處,你只是生活在途中;你永遠就這樣處在另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的“零鄉”。

————————————————————————————————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再現曹雪芹文筆學者、詩意流作家唐國明作品

————————————————————————————————

寫於2017年1月20日至2021年10月13日:麓山公子

———————————————————————————————

(1)、 是“苦”了自己?還是“連累”了家人?

去過我老家的——

湖南電視臺經影片道“鐘山說事”欄目組記者跟我說:你家人還過得不錯,希望你能好起來。

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節目組的編導對我說:你家人還過得好,你不要再這樣苦自己。

遼寧衛視“完美告白”節目組的攝影師跟我說:你父母很樂觀,生活也很幸福,他們擔憂的是你沒娶上老婆。

湖北衛視“今日沒煩惱”節目組的記者對我說:你父母過得很開心,很幸福,你父親哪像個60歲的人,就像40歲。

(2)、是順從父母的“善良孩子”?還是“反面教材”?

因為無助,為求神助我實現“光宗耀祖”的理想,學通了看山水的父親——

1983年曆盡艱難辛酸,繞開阻攔棄掉大屋搬到父親認為山水好的新宅小屋。

1993年合法遷一祖墳到父親認為山水好的地方,還被當地一通訊員寫了一篇諷刺的文章以讀者來信的方式登在湖南日報上。

我高中畢業後,父親——

1994年託人帶我去長沙謀出路見世面。1995年託人帶我去南京謀出路見世面。

1996年閒時去縣城圖書館看書寫作,忙時回家種田。1997年讓我去北京北漂謀出息。

1998年送我進湖南師範大學讀書,為讀完大學,我寒暑假不是在學校幫招生掙錢,就在家燒木炭賣或砍竹破料。2002年我讀完大學後,反覆考慮後,我放棄了南下打工,瞞著家裡人說我已在省文聯上班。

我2010年冬天開始發表文章,2013年8月湖南電視臺經影片道“鐘山說事”欄目組的記者去了我家裡採訪,家人才知道我艱難度日10多年維持夢想的真相。

(3)、有夢想是好人?還是罪人?

事實告訴我,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你自己的成功,而是整個社會家庭背後的文化構架與背景散發出的力量而使你向成功走去,在此我想對眾人說:在這個必須移動的時代,你不出外打工掙錢,不但父母替你憂愁成病,人家認為你沒有出息,尤其盼兒女有出息的父母,是佔大多數的。大多數父母認為,兒女有出息,自己苦點無所謂;兒女沒出息,天天看著自己有什麼用,能陪自己陪出錢來嗎?這就是現實。我既沒有拖累家人,也沒有危害社會,對社會文化事業至少是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難道說出真理、探求出真理比胡猜瞎說還危害大嗎?我心中藏得起清風明月,手中握得起柴米油鹽。我靠自己,喝粥也好,吃水也好,純粹出於自己的愛好。

(4)、以文為生的漂泊生活

我記得我2016年回家過春節的時候,在路途中,與我同坐的是一位在車上愛看書的常德人,他從常德看完父母,去與在岳父岳母家懷孕的妻子過年。2017年回家過春節,與我同坐的又是一位我故鄉人的準女婿,他老家是湖北的,他們是大學戀的愛,還處於未婚,現在一起在北京一個學校工作,他也是先回老家拜別了父母,去我故鄉與他未婚女友的家人過年。奇怪的是我陪父母過完春節在返省城途中與我同座的是一位來自甘肅蘭州的父親。他的兒子與媳婦也是大學戀情,畢業後分配在同一個單位。他遠奔千里,單程坐車28個小時來我故鄉,就是為了與兒子媳婦,與親家的親戚們見見。

自妹妹在縣城購了房子後,父母每年在我從省城回故鄉縣城那一天,他們也帶著大包小包從山村來縣城與我與妹妹一家子團聚過年,因為我那故土上的鄰居基本已經在鎮裡或縣裡不是購地基修了屋,就是在縣城買了房,已基本不在山村過年,所以父母得奔波到妹妹家與我相聚過年。

妹妹每年把父母從山村接到縣城安置好等著我當日歸去,她又到鄰縣一個縣城的店裡忙生意去了,讓我照管著不習慣用煤氣電器做飯的父母。妹妹大年三十下午才回縣城家忙著除夕的飯菜,大年初二招待完來給父母拜年的親戚,又回店裡忙去了。我陪父母到大年初五,父母有點在縣城呆不住,想回去了。在大年初五又給父母帶上大包小包的東西,把他們塞上送他們回山村老家的計程車後,我再趕10點半回省城的汽車。由於路堵,至晚上9點我才回到省城,打電話給父母,互問平安,年就這樣過完了。

年一過完父母就得犁田播下種子,待秧苗長出,又得移栽到田裡。插田時需講究間距與行距,能插秧苗的田開始要經過三犁三耙,放淤,給田埂耙田基,給田壙“打水腳”這些功夫。否則,沒花這些功夫,田裡的水就會“消”,秧苗就會枯死。這還是最基礎的,後面還要看水、薅田、打藥,還要靠天。

而我接下來,每與一些人聚會,總有人勸我不要寫作了,說以後會沒有人看書了。面對這個人今天說“這個死了”,那個人說“那個死了”,結果“這個”也沒死,“那個”也沒死的時時刻刻,我有時不知所措。

自網際網路出現後,可以說,在以前也許要300年以後才讓人知道的人與事,一天之內就會傳播給成萬上億的人。而在出生我的故土上,幾乎每年有這樣一首詩在我山裡那本書上重複寫著——

一組、二祖的村公路是水泥,三組、四組的村公路是泥土,一組、二組的夜晚被九盞路燈照亮,三組、四組的夜晚被九十多萬顆星星照著;它就像老父親風水書上的太極陰陽圖,一半白著一半黑著/出生過我叫“蓋上”的四組,大部分人在一個叫鎮裡的地方,為了方便孩子上學,買了地基建了房屋;以前一坡又一坡堆積上天空的梯田,不是荒蕪了就是種上了杉樹/一個又一個人走了,只有我的老父親老母親捨不得他們打理過一輩子的山坡;他們每年帶著他們一年從土裡耕種出來的收穫,大包小包帶到縣城妹妹家,等著我與他們相聚;拿著放大鏡,微笑地讀讀我發表的詩與新出版的書。呆上幾天,又念著那坡叫“蓋上”的土地/他們坐車回山裡去打理山坡,我仍坐車來省城;又開始一年隱居麓山、以文為生的漂泊生活……

(5)、一個敢騎著單車上月球的人

在沒有成為作家之前,別人認為我是“騎著單車想上月球”的怪人;成為作家之後,別人又認為我是“騎著單車上了月球”的“怪才”;而真實的我,卻出生於大山深處,自從心懷作家夢想以來,我由爭氣的好孩子,被認為是家裡人無可奈何的精神負擔、朋友親戚鄉鄰眼裡的異想天開不務正業者、大學同學眼裡不現實不習時務的瘋狂理想主義者、大學老師眼裡的大天才與大蠢才、社會普眾眼裡不合時宜的瘋子狂人異類傻子、女子眼裡不能寄託婚姻的浪漫才子,同時我也成了媒體關注成名後被世俗‘冷落’的‘清貧’作家;一個倍受非議與具有爭論性的追夢者,讀者眼中的文學聖徒、夢想的倖存者,自我眼裡的普通人、騎著單車實現登上月球的夢想成功者、從雲夢湖邊飛越遠方的高貴天鵝。

在欣賞者眼中,得知我的事情後,情不自禁地寫文感嘆道:“傾一世芳華,為一個信念。”“……春去秋來,嶽麓山的楓葉又紅了一遭,而他的生活除了書稿上多出的文字,再無別的變化。”

一直以來,我只是心存一個抱負,希望這一輩子能寫出一部能讓世代讀者能讀下去的作品。當我被推上大眾關注的時代高速列車時,我只能告訴自己我已經不能停下,唯一的選擇只能不斷地隨著這已開動、不能停下的高速列車奔跑,不管前面是鮮花還是荒野,是掌聲還是叫罵。

一個人只有承受得起別人承受不了的天下之重,才有可能為天下蒼生做點什麼留下點什麼。而我的故事總是在永未完成之中,在等待適合講述的人,一次又一次向天下講述。

(6)、“承接曹公血統,再現紅樓一夢”的唐國明問天下女孩書

我,唐國明,在世人眼裡住得不像樣子,穿得不像樣子,吃得不像樣子。唯詩文寫得像個樣子,學問做得像個樣子。在我眼裡,住得還像樣子,穿得還像樣子,吃得還像樣子。偶懂紅樓,稍喜數學,酷愛寫吟弄墨。寄居麓山,不事產業,專以賣文為生。世人奇之,有呼我為神人、怪人、奇人者有之,有稱我為天才、怪才、奇才、蠢才者有之。

常被喻為鵝毛詩人、雲夢湖邊天鵝、文學與數學完美結合的王子。各種稱號已達數十之多。而有天下之名,無天下產業之實;有名人之聲,確活得如無名之人。雖胸懷天下,而眼前天下不過八平方陋室。雖識盡天下美食,可我每日只取天下一餐。因清貧所致,漸成養生之道。因禍得福,肉骨之態如竹如梅;粗看其貌,狀如小孩。

雖觀盡天下傾城之貌,閱盡天下傾國之才,至今卻無女子與我月下相伴,仍是一靜待天下某女子備選之郎君。寫詩為文之餘,常望天長嘆,不知天下哪位女子能與我成為人間美眷,不知何方女孩與我共譜寫人間至情故事。

我,或今生走不出麓山,走不出這八平方米的天下,走不出一個人的獨來獨往;或今生還能幸遇於你,以致盡其人道,兒女成群。而你又是誰?誰又是你?敢承受天下之重,愛我這天下第一才人,伴我這永留名於世之人走到生命盡頭之日。此一女子,天下可有?有之吾幸,無之我命。

(7)、“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寫萬年書,成萬世師”的夢想

有話說,守好瓶中花,莫想山中鳥,可我卻是一個不甘於守山中鳥的人,而追求上了剛追求時很多人認為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很多人認為夢想是用來追求的,是不用去實現的。當我的夢想實現的時候,而人生來就應該具備的東西,倒成了暫時無法實現的夢想。

為了讓很多問我文學與數學有什麼用的人明白,我曾網上發帖3000萬出售我100多首鵝毛詩的終身版權。3000萬是賣不出去的,我只是用這種方式告訴大家,世上的無價之寶就是那些由人類創造的經典、能永恆存在於世充滿生命力的文化,它們能在人類這個物種不滅之前,在人類存活的時間裡,不斷給人類貢獻物質與精神財富。

我也曾有過找個女孩與我相伴,在這呆一年半載,在那呆一年半載,到老了再定居於一個安寧的地方整理一路寫下的詩文,回憶那些在路上的往事,完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寫萬年書,成萬世師”的夢想,這恐怕對於我來說或其他人來說,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8)、去湖南師範大學附中講“紅樓夢到哪兒去了”

從1998年我到湖南師範大學念大學,由於住在江邊宿舍2005,每天都經過師大附中這個校門口。2017年10月14日我才走了進去。講座結束後,有三個女學生,要我對對聯,上聯是:紅樓夢斷夢未完,曹公寫夢未入夢。回到房中想了一下,到2017年10月20日晚再思其聯,覺得上下聯全改一下才合事實,便改成:紅樓夢斷夢未完,雪芹完夢未入夢;紅樓夢完夢已斷,國明入夢已完夢。

(9)、2021年10月13日夜在網上與一個大學生的對話

大學生:你還住在嶽麓山邊的出租房裡嗎?——唐國明:對。

大學生:哪本書對你影響最大?——唐國明:紅樓夢。

大學生:除了紅樓,你還喜歡其他什麼書嗎?——唐國明:都對我有影響。

大學生:除了曹雪芹,你還喜歡哪位作家?——唐國明:喜歡自己。

大學生:你在復原紅樓的時候,是持其中哪一派的觀點在進行創作的呢?——唐國明:自成一派。

大學生:你會考慮諾貝爾文學獎嗎?——唐國明:寫出自己理想的作品就是大成就,那個東西不是我去考慮的,寫好作就好。

大學生:你理想中的好作品是什麼樣子的呢?——唐國明:這個去讀我出版的作品。

大學生:你還會一直在出租房裡寫下去嗎?——唐國明:過好這一刻,到下一刻再說,這一刻能寫就在那寫。

大學生:你最近還會有新的作品嗎?——唐國明:每天不斷有新作品誕生,對於作家來說,每天都是新的。

大學生:生活對你創作的最大影響是什麼?——唐國明:努力成為作家。

大學生:為什麼想成為作家?——唐國明:作家可以用作品造福萬世,即使自己沒了,作品還在影響世界。

大學生:從哪些方面造福萬世呢?你希望人們從你的書中能得到什麼?——唐國明:比如紅樓夢,就回答一切了;比如唐詩,更能回答一切了。

大學生:如果創作並不能達到你影響世界、流芳百世的願望,你還會繼續寫下去嗎?——唐國明:寫作就是為了抵達這個目的才會繼續寫下去。

大學生:但是,如果你達不到呢?——唐國明:可是讓你失望了,老天爺賞飯吃,早已讓我達到了。

大學生:你每天還會學習嗎?——唐國明: 與時俱進,思危奮發。

大學生:你多次宣稱你是個在8平方米出租屋內仰望清風明月的人,多次宣稱你的鵝毛詩寫出了途中人無歸的半途狀態,你以此開創了半途主義;同時,你的鵝毛詩開創了清風明月式的詩歌美學。你為什麼敢這麼說?——唐國明:我用我的鵝毛風範骨、清風明月肉、閒雲流水血、長風情懷心,幾十年如一日地成就出了我的鵝毛風範、長風情懷;所以我敢這麼說。

——————————————————————

作者簡介:

——————————————————————————————————————

……………………………………………………………………………………………………

唐國明的書法:鵝毛帖

……………………………………………………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 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1是2的半途,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半途就是一種飄著永遠抵達不了盡頭的無歸的零鄉狀態。

3、我們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將來,我們只是在途中、在此刻。

4、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5、寫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我被一切改寫,我在改寫一切。

6、力定乾坤,理安天下。萬有在增減變化,而不在生滅。宇宙始於似遞增遞減的奇偶造化中,太陽永不會熄滅。

7、人類的文化父親與母親就是文學與數學。

8、在途上的我們,除了只擁有此刻,我們一無所有。

9、人只有把自己放置在半途上,才有成就自己的多種可能。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唐國明從《紅樓夢》程高本後40回中將發現的曹雪芹文筆,如同尋找一個被人分屍後的屍骨,將找到的點點滴滴曹文骨肉組織起來,然後以考古復原的方式再現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後的曹雪芹文筆二十回,

自然地契合了脂批中多次提到的百回《紅樓夢》,名為《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

在仍以考古復原方式再現《紅樓夢》第67回曹文的基礎上,與對前79回的再次校對上……

另,前八十回其他回,是以俞平伯先生校對的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紅樓夢》前八十回、

河南鄭州2004年9月海燕出版社第1版周汝昌先生用所有脂批本匯校的八十回《紅樓夢》

與2003年4月作家出版社第1版鄭慶山先生校訂的《脂本匯校石頭記》八十回為主校本,

以考古復原的方式相互匯校而成,再與200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第3版《紅樓夢》互校一次成文後,再參照程乙本、程甲本糾正語句錯誤之處。

加上我在程高本後四十回基礎上去偽存真考古復原的八十回後的二十回《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

而合成了這個前後語言風格統一、脈絡貫通,迴歸於曹雪芹原意原筆的百回版本——

《再現曹雪芹百回紅樓夢》(原名《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

唐國明是誰——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明月清風中人;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究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有鵝毛風範骨、清風明月肉、閒雲流水血、長風情懷心的文人;

一個胸懷惠澤天下、造福萬代;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著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主義哲人、詩意流公子;

一個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的紅樓夢中人、再現曹雪芹文筆學者;

一個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 我是流傳千古的無用之王的鵝毛詩人;

一個主張去除框架束縛,把古詩寫得天然上口、自然成聲、水到成流、清水出塵的自由古體詩人。

………………………………………………………………………………

體現在唐國明身上的半途主義人文精神,如唐國明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 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 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 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讀萬卷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富天下之力/ 行萬里路,窮天地之理,成一家之言,安天下之心

————————————————————————————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

………………………………………………………………………………………………………………………………………………………………

唐國明,男,漢族,半途主義哲人、鵝毛詩人、再現曹雪芹文筆學者、詩意流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一個現居長沙,融文人、詩人、哲人於一體,集文學家、哲學家、紅學家於一身,開創考古復原再現曹雪芹文筆、鵝毛詩、半途主義、詩意流的著名作家、學者。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內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2012年在《鴨綠江》雜誌發表來源於茨威格10萬多字的非虛構長篇作品《麥哲倫傳》、匹敵海明威《老人與海》的1萬多字的短篇小說《我是麥哲倫》。這小說從2008年初稿,到2012年發表,到如今2021年發表快10年了。自2008年到2021年仍不斷修改,現剩1萬5千多字,可以說是唐國明第一篇帶半途主義色彩的小說作品。

自2013年始其墨跡“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半途主義文學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蹟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安徽衛視、南方衛視等電視臺透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道,被美國及其海內外無數報刊網路媒體報道至今。

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透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再現曹雪芹百回紅樓夢》(原名《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2019年4月江蘇無錫市《太湖》雜誌雙月刊發表唐國明半途主義文學探索“詩意流小說”原創開山之作《堅守在長城要塞上計程車兵》。

2020年6月完成半途主義文學探索小說扛鼎之作“鵝毛小說”《零鄉》。

什麼是唐國明“鵝毛小說”,就如作家唐國明本人所說的——

鵝毛小說,就是吸收了詩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創作手法,就像鵝毛脫離了天鵝,迎風四處飛舞,鵝毛仍然是這隻天鵝身上的鵝毛。

2020年10月29日與10月30日,唐國明因微博新聞話題#男子蝸居20年想復原紅樓夢#連續兩天上熱搜,成為網路 “億萬流量”的熱門人物。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唐國明因新聞話題#男子蝸居出租屋21年復原紅樓夢#上全網熱搜。

2022年4月唐國明出版集22年心血企圖以文學方式闡釋半途主義哲學的跨文體式長篇小說,集詩、文 、史、數、哲於一體的、開創“詩意流”的百科全書式史詩《堅守在長城要塞上計程車兵》。

2022年4月8日正觀新聞全網釋出關於唐國明的新聞《湖南一男子蝸居22年復原紅樓夢》,報道唐國明開創半途主義和鵝毛詩。

2022年4月9日至11日澎湃新聞釋出關於唐國明的#男子蝸居22年再現紅樓夢80回後曹雪芹文筆#新聞上長沙同城熱搜。

…………………………………………………………………………………………………………………………………………………

………………………………………

為再現曹雪芹百回全本《紅樓夢》這個千秋事業,唐國明熬了22年了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除以2”加減同一個正整數,能得出等於這個偶數的兩個素數;且兩不對等素數都分佈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1+1”通用公式為:

t﹦[(t÷2)﹣q]+[(t÷2)+q]

(偶數t>2時,q是兩素數與“這個偶數除以2”的數差;除素數2與5外,其素數個位數取數範圍只能在1、3、7、9中迴圈取。)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遞增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遞增為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遞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於零的正整數,透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透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迴歸無窮資料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迴流出透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執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迴圈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x ↔ 3x+1……↔2的n次方 ↔ …… ↔ 4、2、1……

……1+2n→4+6n…… ↔ 2的n次方 ↔ …… ↔ 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於“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隨n資料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執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將來遵循“3x+1”猜想“奇變遞增”“偶變遞減”原則,以大資料形式進入4、2、1迴圈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發生遞減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遞增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遵循著“3x+1”猜想“奇變遞增”“偶變遞減”原則在讓一切守恆、平衡的最好描述。同時這公式也哲學的解釋了迴圈有序運轉的世界生活系統,就如迴圈有序運轉的4、2、1形式,是由無數未知數遵循著“3x+1”猜想“奇變遞增”“偶變遞減”原則演變而來與我們照面的——也就是說它是哲學家們一直在追問的“世界為何變得如此”的最好數學形式的解答。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透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資料流中某個執行形式的資料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於一個未知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1是2的半途——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處在4的半途中或當你到達1時,你想抵達2;當你到達2時,你想抵達4。但你抵達1時也是在此刻,你抵達2時也是在此刻,你抵達4時也是在此刻;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將來,只是在途上,只是在此刻;你在n是整數前提下,要麼永遠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無內的流動時空途中永存而在地為生存轉圈,將自己消解耗盡;要不就是處於2的n次方那個至大無外能自由而行的時空途中,將自己無限永恆。你永遠就這樣處在另一個未知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的“零鄉”。

我們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將來,我們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我們都是途中人。我們的生活不是在別處,我們只是生活在途上。我們都是半途上的產物。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