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蕪湖日報
《科技想要什麼》這本書中,凱文·凱利賦予科技以“生命”,甚至將它作為一種新“生物”,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用生物進化的觀點,去思考“科技想要什麼”。
從無到有,一切的開始,皆來源於進化與變異,無論生物還是科技,都逃不出這一客觀規律。在人類進化史發展到一定的時間節點,科技無可避免地出現、順應規律地發展,而人類也在科技的發展中更新認知、革新世界觀。當生物、文明的發展與科技的發展交融貫通,在“無限博弈”中保持開放,學會與“新生物”共生也便成了演化的必然趨勢。
用進化的觀點看,技術有明確的路徑。所謂明確的路徑,即出現的必然性、發展的必然性。從生命的起源到文明的興起,一切都有其路徑,科技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與生物類似的角色,誕生、發展、博弈、進化……優勝劣汰不僅僅是生物的生存法則,對於科技而言,同樣如此。“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有1328個發明,唯有電燈、電車、電影、發電機、電動機、電話機、留聲機聲名鵲起,其餘的都因為不被大眾接受而銷聲匿跡。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的明確路徑取決於其被大眾接受的程度和其與時代之間的契合程度。反觀自身,個人的進化也需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順應發展中利用科技帶來的便利尋到適合自己的路徑,同科技這一“新物種”攜手並進。
用進化的觀點看,技術有明確的方向。“科技想要什麼”,方向指明瞭其想要什麼,換句話說,科技想要的東西,是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方向。而這個明確的方向,在於“加大單位時間的供給”,這種供給,可以是資訊供給,可以是物質供給,也可以是能量供給,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幫助人類創造更大的價值,不斷提高單位時間的利用效率,或許正是科技明確方向之所在。科技改變人類的認知,改變人類的思想,也改變著人類的生活,人類也同樣在依賴科技,依賴科技帶來便利、推動發展,科技想要幫助人類打敗時間,人類也渴望延伸生命的“寬度”。從這一點上看,科技想要什麼和人類想要什麼是相通的,在前進的車輪下,人類創造科技,科技服務人類,時間帶來的制約將不斷被壓縮,文明與科技都會不斷進化、愈發繁榮。
用進化的觀點看科技,更需用進化的思路發展技術。科技的產生有其必然性,科技的發展有其明確方向,推動科技的進化自然也需用進化的思維來考量。改進等於突變加選擇,回到生物的進化,在漫長的自然選擇中,保留下的都是順應環境的形狀,這些形狀中,不乏一些是為了適應環境而突變產生的。科技這種“新物種”的進化亦是如此,在人類的選擇中不斷改進、突變,才能產生出更好的、更具生命親和力的技術。這也啟示著科技的未來,需要在不斷實驗中試錯,需要進行更快速更先進的研究,需要主動作為,持續更新技術,只有不斷改變規則和目標、保持開放性,科技的“無限博弈”才能體現出技術元素的真正本質和需求。
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在不斷變化的洪流中接受差異化、包容多樣性,學會與科技和諧共生,格局開啟,看待事物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方式自然會更加寬廣。
作者單位:灣沚區紅楊鎮人民政府
餘一靜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