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雅培奶粉“敗走”中國

曾經“洋奶粉”備受追捧,國產奶粉一度失信於民......中國家長們也曾試圖透過各種渠道購買進口奶粉。

隨著民族自信和國內對奶粉安全越來越重視,經過十餘年的整頓、規範,國產奶粉重塑品牌、重拾消費者信心,逐漸收復了失地,如今卻又爬上山巔。

昔日要靠海外代購哄搶的國外奶粉,如今反而卻紛紛敗走中國市場;繼美贊臣中國賣身後,又一奶粉巨頭雅培也要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了!

雅培奶粉“敗走”中國

雅培在華嬰幼兒及兒童營養業務萎靡不說,市佔率也節節敗退,下滑到只有3.1%;此外,雅培先後被捲入香蘭素、克羅諾桿菌等一系列奶粉安全事件,在食品安全大於天的奶粉行業,這些負面新聞都加速了雅培被中國市場拋棄的進度。

雅培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敗北,也是如今洋奶粉品牌風光不比當年的時代縮影——洋奶粉不香了!

只是,此次雅培的退出,代表著國產奶粉品牌的崛起嗎?全球知名乳企巨頭雅培,又是為何會敗走中國市場的呢?

雅培還是走到了退出中國奶粉市場這一天,雖然事發突然,但也並不讓人十分意外。

12月14日,雅培官方網站釋出公告宣佈業務調整,將逐步停止中國大陸市場的嬰幼兒和兒童營養品的運營和銷售。“未來一年內,我們將與各相關方合作,逐步停止我們在中國大陸市場上雅培嬰幼兒及兒童營養產品業務。”

雅培奶粉“敗走”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雅培中國強調其跨境購電子商務平臺不受影響,將繼續運營。此外,在香港、澳門和臺灣市場的營養品業務保持不變。

這意味著,這個曾經排在中國市場前五名的奶粉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風光已經不再了。

正值展望來年之際,雅培丟擲這個重磅訊息,在奶粉圈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不過,在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滑、國產奶粉崛起等因素下,四大外資奶粉的地位和生存環境早已今時不同往日,業內認為,

雅培退出是明智的,雅培的應變能力、企業文化早已與當今的中國奶粉市場不匹配了。

中國奶粉市場劇變中,雅培中國奶粉業務未能及時調整,導致近年其嬰幼兒及兒童營養業務在華表現頹軟,再加上近期負面新聞衝擊,退出也並不意外。

據歐睿資料統計,按國內奶粉零售額計算,雅培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從2017年的5.4%下滑至目前的3.1%。

雅培2022年Q3財報顯示,雅培兒科營養品國際市場收入為4.70億美元,同比有機增長率為-2.6%。據悉,目前,雅培收入中佔比第一是診斷業務。

從雅培2022年第二季度的財報看,營養業務營收為19.53億美元;診斷業務營收43.22億美元;醫療器械銷售額為37.57億美元;藥品業務的營收為12.23億美元。

可以看出,嬰幼兒奶粉在內的營養品業務在其整個業務版圖中的佔比並不大,放棄也是無奈之舉!

過去數年,雅培在中國大陸快速變化的市場上參與了激烈的競爭,也一直是中國奶粉市場前十名的“常客”。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後,讓諸多國產奶粉品牌引發消費者的信任危機,所有國產奶粉的品牌都被蒙上了一層灰。一時間眾多的消費者湧向洋奶粉品牌,洋奶粉品牌因此在國內市場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

雅培奶粉“敗走”中國

據AC尼爾森資料顯示,2012年,國內市場份額位居前十的奶粉品牌中,洋品牌佔到6個席位,共計佔領52.1%的市場份額,其中,美贊臣、多美滋、惠氏分別以12.3%、11.7%、11%的份額穩居前三,而伊利、聖元等國產品牌則從僅剩的4個席位中爭奪剩餘的市場份額。

作為曾經的中國奶粉市場“四大粉”之一,雅培有過自己的高光時刻。

2014年,雅培投資2。3億美元在嘉興建立的先進營養品工廠正式開業,這是其在中國最大的投資專案。

雅培奶粉“敗走”中國

2016年前後,雅培與達能、惠氏、皇家菲仕蘭等企業,成為海外購消費者的首選品牌。

據歐睿諮詢資料顯示,2016年,在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擁有較多市場份額的前5名均為外資奶粉品牌,其中雀巢以13.9%的市場份額高居榜首,達能、美贊臣、雅培、美素佳兒緊隨其後,而飛鶴、雅士利、伊利等國產奶粉品牌則排在這些洋奶粉品牌之後。

2019年雅培奶粉在中國市場份額約為6.2%,大約在50億元人民幣左右;但隨著競爭對手不斷崛起、市場環境的變化,加之近年來的一些醜聞,雅培嬰幼兒營養品的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

截至2022年9月的尼爾森資料顯示,中國市場奶粉市佔率前十名中已經沒有雅培的身影,明顯雅培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據雅培財報顯示,

2022年上半年,雅培總銷售額為231.52億美元,同比增幅11.96%。其中,奶粉所在的營養品板塊營收38.5億美元,同比下滑15.9%,是四大業務板塊中唯一出現整體下滑的板塊。

今年10月份雅培釋出的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雅培兒科營養品業務實現收入8.3億美元,其中中國所在的國際市場收入約為4.7億美元,同比下降2.6%。

雅培奶粉“敗走”中國

雅培走到這一步,很多人覺得唏噓惋惜,但其實雅培的退出早有端倪。

一方面,是頻頻爆出的負面,香蘭素事件、克羅諾桿菌和沙門氏菌事件、違規營銷事件等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雅培多年來在中國奶粉市場積澱下來的品牌聲譽。

屢屢被曝的食品安全問題,也讓本就在大陸地區業務愈發艱難的雅培備受消費者的質疑。對於頗為重視嬰幼兒健康的中國家長而言,一次次的食安問題,不免讓來自中國的消費者對雅培按下“不信任鍵”。

奶粉行業,是最為特殊和敏感的行業,母嬰消費者的眼裡是容不得沙子的,雅培的負面訊息一度衝上微博熱搜,彼時,就有大量的網友發聲,希望雅培退出中國市場。

另一方面,近幾年雅培在中國市場費用投入較保守,錯過線下母嬰系統渠道紅利。

雅培這些年在市場推廣計劃上不是很成功,無論是在穩住一二線市場,還是推進三四線市場,所以市場份額在不斷下滑。

雅培奶粉“敗走”中國

雅培業績也早已展現出了疲軟的態勢,今年業績更是大幅下滑,有業內人士表示,雅培如今的市場份額只有十幾億。要知道,曾經僅靠著菁摯有機一款大單品,雅培就獨佔了整個有機奶粉市場的一半以上。

總之,雅培這幾年整體發展非常不理想,這和它整體運營體系、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在中國的創新升級、迭代速度等因素都有關係;

感覺雅培在中國大陸這幾年有點“擺爛”的意思,最終它終於決定直接乾脆放棄這塊業務。

雅培敗走中國大陸市場背後,是國產奶粉品牌沉澱發展,不斷髮力的結果!

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奶粉行業曾經歷過量價齊飛的“黃金時期”,然而在那場中國乳製品行業的巨大危機中,只用了5分鐘,就崩塌了辛苦二十年建立的信譽,中國奶粉產業也就此陷入低谷。

知恥而後勇!後來十多年的時間,中國奶企們臥薪嚐膽敦實發力,終於向上拼出了一條陡峭的增長曲線。

內資奶粉品牌份額從2015年不足40%,提升至2021年的60%以上再次超越洋奶粉,嬰幼兒奶粉行業置之死地而後生,完成了傳奇般的逆襲。

目前奶粉行業CR10(業務規模前十名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超80%,市佔率較為集中,其中4家外資品牌、6家內資品牌。

據歐睿資料,

截至2022年的統計期,中國嬰幼兒奶粉排名前四的分別為飛鶴(20.4%)、伊利(含澳優,14.4%)、達能(12%)、雀巢(10%)。

雅培奶粉“敗走”中國

有人說,嬰幼兒奶粉可謂是史上最難逆襲的“國潮”,但國產奶粉做對了什麼,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目前,

外資奶粉品牌整體份額仍在持續萎縮,雅培、美贊臣、惠氏等外資品牌的市佔率下降趨勢明顯。除雅培外,外資品牌“美贊臣”、“蜜兒樂兒”在華公司均已被出售。

那麼,

雅培“敗走”中國後,下一個退出的洋奶粉又會是誰呢?

參考資料:

《雅培退出中國奶粉市場 》,觀網財經

《雅培為何把奶粉業務撤出中國?對它有什麼影響?》,介面新聞

《雅培撤離大陸奶粉市場背後,洋奶粉昔日榮光不再》,雷達Finance

《雅培宣佈將逐步停止中國大陸市場嬰幼兒奶粉業務運營》,中國經濟週刊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