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年文化是一個整體文化遺產

本文轉自:吉林日報

人類的文化遺產有自己獨特的生成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化遺產最重要的特徵——久遠的歷史性、清晰的傳承性、活態的存在性、鮮明的特色性。從中華民族年文化中,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年,正是具有這樣四個特徵,使它在久遠歷史傳承當中成為典型的遺產。中華民族的年文化來自於5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原始紀事,它使“年”從最早的農耕文化上升到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代表性遺產,並形成一個整體的結構。因在中國古代的志書當中所記載的“年”,是指一個耷拉著頭的穀穗,這便是甲骨文中對“年”的總結和描述——萬物皆熟為有“年”。

面對萬物皆熟的“年”,中華民族對“年”的表述觀念,使“年”具有了文化的多樣性,又有統一的完整性。中華民族對年的習俗從最古老的自然文化的總結,加入了民族在生產、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習俗,從而“年”形成了在自然規律下的複合性文化。而複合性年俗的每一項又都與整體年俗有內涵上的聯絡,所以中華民族的“年”自身便帶有著各種相聯絡的規律、民族的習慣、精神、信仰,以及風俗、道德、情感等等要素,這些都在年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傳承和賡續。所以,年文化是整體的,而不是單一的。

年文化具有著整體鮮明的特色性,它是鮮明的、活態的。直到今天,我們往往把“年”分割成臘八、臘月二十三(小年)、三十(除夕)、初一到十五、二月二等等。而在年俗中又有許多獨立性部分,例如臘八那天要喝臘八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出自南宋吳自牧《夢粱錄》:“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年俗,已傳承了一千多年。到了小年時,有一項重要年俗便是“祭灶神”。而到了除夕夜,自古就有祭祖、守歲、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年俗。

鞭炮所開啟的年的吉祥要有步驟,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每日又有不同的獨特的年俗步驟。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初一早晨,人們要先放爆竹,叫作“開門炮仗”,開年大吉。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人們早早起床,打扮整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正月初三稱為“掃帚日”。因為這天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掃帚打掃房間了。正月初四是傳說諸神降臨人間的日子。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將一切不吉都轟將出去。正月初六被稱為“馬日”。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人們喝及第粥,南方地區有“撈魚生”的年俗。正月初八是穀子的生日,也是眾星下界之日。人們可以祭星、接星。正月初九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天公生”,亦稱“天日”。正月初十是石頭節。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正月十二到十五,人們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準備慶祝元宵節。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正月十五這天有放花燈、舞獅子、踩高蹺、猜謎語,還有吃元宵、湯圓等年俗。

由此可見,這些都是中國年文化整體性的特徵表現。我們可以把這些文化在整體的年文化當中一項項排列,但是不應將它們拆開、分解開。因為它是一種人類生存經驗的總體總結、提煉和佈局,並以從物質到精神文化的立體規律而展現在人類的生存走向,這是現代和未來都會出現和必然保留下來的一種生存特徵。

在傳統的年俗中,都具備祈求平安幸福、驅除瘟疫的美好寓意,而每項年俗在年俗中的地位上都是同等的,與年文化都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是年文化的一個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馮驥才先生也主張引領年文化整體申報文化遺產。只有從整體性上保護每項年俗文化,從這樣一個概念出發,才是對年文化的一種創新性保護。

所以,作為中華民族的年文化,我認為,我們應該以一個整體的年文化來申報聯合國文化遺產,這樣,才有利於促進世界對年文化這項重要人類非遺的科學理解和認知,也是對人類文化遺產的準確認知和最重要的保護。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