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生病會改變孩子的性格嗎?

不少父母發現,

孩子生過一場病後

,突然變得難帶了(哭)——

黏人、動不動發脾氣、誰也不能說,一說就哭個不停……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呢?

我們請到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郭豔老師

,為大家答疑解惑。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01

生病改變孩子性格?

這一般不會發生。

生病後,孩子性格上的變化,可能和以下原因有關,值得引起注意:

原因1

詞彙量不夠,無法表達不適和情緒

大人在康復後,身體需要一個恢復期,可能還會感到不適,如疲憊、頭暈等,孩子或許也有類似情況。

但因為年齡小,詞彙量沒那麼豐富,表達不出難受的感覺,又沒法壓抑這種情緒,只能用發脾氣宣洩情感。

另外,疾病帶來的發燒、喉嚨痛、嘔吐、腹瀉等症狀,也會造成

安全感的缺失

就像我們生病時,

需要情感支援

一樣,孩子說不清楚,就用粘人來表達訴求。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原因2

病好後家人關注減少,心理落差大

孩子生病時,家人會給予更多關注,如時不時摸摸額頭,詢問身體情況等。

同時,也會出於心疼,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比如: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看看這個小可憐兒,想吃什麼媽媽給買。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吃下這顆藥,你就能多看15分鐘電視。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哎呀,看TA難受的,不想刷牙就別刷了!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想要媽媽抱?沒問題,多久都可以!

但隨著病情好轉,家人的管教恢復往常,

特權消失了,孩子就會不適應,有失落感

,用哭鬧“要挾”父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原因3

更換主要照顧人,不適應,易焦慮

如果更換了主要照顧人,會讓孩子既要承受身體的不適,又要承受精神上的分別……

同樣也會引起焦慮、敏感,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

主要照顧人提供

的,不僅是日常起居的照護,還有

精神上的支柱

在這個時間點換照顧人,會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

02

粘人、愛發脾氣多久會緩解?

每個孩子都不同,此類情況持續多久,

我們無法給出確切的時間

,想幫他

儘快脫離不良情緒,可參考以下辦法:

0~3歲

不過分的要求,儘量滿足

不是特別過分的要求,就儘可能滿足,不要病一好,立刻恢復之前的生活,

給孩子一個過渡期

,幫他逐漸適應。

對於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根據孩子的接受度,適當講講道理;也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換一個遊戲、玩具,讓他不執著當前的事情。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3~6歲

藉助繪本+溫和地立規矩

① 藉助繪本,瞭解身體、生活習慣和規矩養成

-【身體類繪本】

繪本的形式更直觀,能幫孩子瞭解:

√ 人為什麼會生病

√ 生病時身體發生了什麼

進而提升認知,減少對疾病的恐懼,最主要的是,學會表達自己的不適。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相關繪本推薦,左右滑動即可檢視

-【生活習慣、規矩養成類繪本】

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

講這類繪本時,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應該從他們的視角出發,以孩子們的口吻來講述,更能接受。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相關繪本推薦,左右滑動即可檢視

② 態度溫和地立規矩

面對孩子的壞脾氣,千萬不要嘲諷,說他嬌氣,不夠堅強,更不能指責批評。這隻會讓孩子懷疑,父母不愛自己,至少不像嘴上說得那麼愛。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堅持底線和規則。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家長要說清拒絕的原因,以及家裡的規則是什麼。

如:

“寶寶,你前兩天沒刷牙,是生病身體不舒服啦。現在身體好了,牙齒也想洗澡啦,媽媽給它們洗一洗好嗎?”

這是TA的求助訊號!

在重新建立規矩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有:

單純說教

——

“你得聽話,病好了就不能任性了,知道嗎?”

急躁的情緒——

“怎麼說就是不聽對吧?!行,你給我上一邊好好想想!”

不適當的懲罰手段——

“不刷牙是吧?那就取消你以後看電視的資格!”

沒有理由地不準做這個,不準做那個——

“不行,必須刷!”

這些行為,哪怕出發點是為孩子好,也仍然會讓TA感到非常挫敗和恐懼,甚至會適得其反。

另外,對於3-6歲的孩子,

也可以請幼兒園老師介入

,他們對老師的話還是很認同的。

其實,要想避免這類情況發生,就得從孩子生病時著手,堅持不打破規則。

但看到那一張張難受的小臉,想必哪位家長都會於心不忍吧~

所以,還是

給他們一些緩衝的時間

,不斷引導,等完全回覆後,你心目中的那個小機靈鬼,又會回來啦~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