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守護好藍天碧水淨土(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

本文轉自:安陽日報

守護好藍天碧水淨土(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

——滑縣喜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的背後

□本報特約記者 徐淑霞

通訊員 萬肖利 範宇飛

“這幾年,咱這兒的空氣真好,不多呼吸呼吸對不住這麼好的空氣。”嚴寒時節,張先生在滑縣森林公園的悠閒散步也未間斷。

滑縣生態文明建設了不起,群眾有切身感受,國家給予的榮譽是最好的肯定和褒獎。11月19日,滑縣榮獲“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一個農業大縣、人口大縣何以獲得如此殊榮?

12月20日,記者帶著疑問探尋這沉甸甸的“國字號”榮譽背後的故事。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我們始終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為生態文明建立打牢堅實根基。”滑縣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建峰說。

為守護好藍天白雲,滑縣加快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用地“四大結構”最佳化調整,嚴控高耗能、高排放專案建設;強化散煤、散塵、散亂汙“三散”及禁燃治理,實現縣域內民用散煤、煙花爆竹動態清零;推動縣城公交車全部實現新能源化;引導工業企業爭創AB級企業;打造衛南調蓄工程、森林公園、滑園、黃龍潭等森林、溼地“氧吧”,減少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氣,讓藍天白雲刷屏人民群眾“朋友圈”。

為守護好碧水清流,滑縣對衛河、金堤河未經審批的排汙口全部封堵;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範圍內環境汙染隱患實行動態清零;每年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專項排查,以黃河流域生態的高質量保護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守護好一方淨土,滑縣嚴格落實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住房建設三部門聯動監管機制,實施耕地分類管理,對優先保護類耕地開展土壤預警監測,對安全利用類耕地土壤、農產品持續跟蹤監測,確保耕地安全利用;建立土壤重點監管企業名錄,加強其自行監測和土壤隱患排查,保障重點企業用地安全。全縣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 “滑縣以專案建設為抓手,精準發力,不斷補齊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領域短板弱項,用真金白銀為生態環境強基擴容。”陳建峰說。

該縣完善縣、鄉、村三級“林長+警長+網格長”組織體系,按照適地適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則,合理配置樹種,科學栽植佈局,全面開展綠廊、綠園、綠環建設,積極推進森林鄉村、森林特色小鎮建設,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底色。

“我縣今年完成造林6400畝、森林撫育4500畝;完成43個縣級森林鄉村命名,14個市級森林鄉村和1個森林特色小鎮建立。”該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耀忠說。

滑縣結合“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汙水處理、農村改廁、白色垃圾集中整治活動;對350個村莊進行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健全“掃乾淨、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收運處置體系;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專案及高效再生利用體系設施,日焚燒垃圾量1000餘噸,實現全縣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建設第三汙水處理廠和鄉鎮汙水處理廠,推進生活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覆蓋。

嚴把生態環境准入關。“我們運用科技手段,以嚴的標準、嚴的執法、嚴的監管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實現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陳建峰說。

滑縣嚴格落實聯審聯批制度,引導環保手續齊全的重點涉水涉氣排汙企業入園;嚴格落實排汙許可制度,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堅持“鐵心、鐵面、鐵腕”治汙精神,打造一支生態環保鐵軍,對列入取締範圍的“散汙”企業,嚴格按照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清除裝置的“兩斷三清”標準,取締整治到位,形成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震懾態勢;採取“網際網路+監管”方式,對違法企業精準定位,並與市、縣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對全縣1200餘家企業安裝監管、監控設施,實現汙染防治監管規範化、智慧化、精準化、科技化。

狠抓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該縣堅持走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發展道路,在農業汙染防治上下真功夫:制訂《滑縣農村白色垃圾集中整治活動實施方案》,對廢棄農膜進行拉網式收集處理,推廣可降解地膜試驗示範,全縣棚膜基本實現全回收;推廣秸稈還田和打捆離田綜合利用技術,按照合理半徑建設規範化秸稈收儲中心,形成鄉鎮秸稈收儲點集中打捆收集,收儲龍頭企業加工轉運,企業能源化、飼料化、原料化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體系,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在90%以上;推廣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模式,確保養殖汙染治理落地落實;以“綠色生態”為主攻方向,培育“兩品一標”農產品25個,綠色食品面積1。26萬公頃,2。45萬公頃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獲國家綠色發展中心批准……

“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厚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積極探索出一條在平原農區開展生態文明建立的新路子。”滑縣縣委書記陳忠說。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