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們印象中,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

北方文化大氣豪放

,成為兩道迥異的風景。

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呢?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01

胡人跨域長城,帶來數百年的民族融合史

中國的南北差異,不完全是地理原因,也有歷史原因。

在古代中國,南北差異真正出現是在晉朝。

八王之亂之後,大批北方的遊牧部落趁亂南下,西晉王室在永嘉年間被迫南渡,在南京建立東晉政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兩個事件,“五胡亂華”和“衣冠南渡”。

南方政權和北方政權,很難說誰是正統,他們都自稱代表中國。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從此以後,中國文化就有了南北之分。

中原一分為二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在這之前,中華文明的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誕生了先秦諸子百家。

在古人稱為“五胡亂華”的亂世之前,北方的漢人地區是比較純粹的農耕文明。

但是,在魏晉、兩宋和晚明,西部的遊牧民族有過三次大規模入侵東部農耕區,特別在北方地區,從所謂“五胡亂華”到清朝覆滅,差不多有1600多年的歷史,北方有一半時間處於胡人統治之下。

胡人帶來的遊牧文明,也慢慢改變了北方的文化面貌。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不過,胡文化的南下並沒有讓原本的中華文明在北方消失,而是在漫長的融合中,給中華文明注入了新的元素。

來自草原的遊牧民族來到中原,和農耕文明結合,帶來了豪邁、曠達的文化氣質。

在北方文化當中,既有漢化的胡文化,也有胡化的漢文化。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所謂的北方文化,究竟是什麼樣的氣質呢?

其實,與南方相比,就是兩個字:

大氣

02

大氣的北方,打仗所向披靡

孔子不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做君子嗎?

君子的氣質,用他老人家的話說,就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文質彬彬”,可以這麼理解,“文”是文化薰陶出來的儒雅,“質”是有生命的原質感。

農耕民族呢,比較文雅,表現為“文”的一面,而遊牧民族呢,更多地保持了原始的質樸,表現為“質”一面。

以黃河中下游為中心的北方,本來“文”和“質”是平衡的,但胡人帶來的蠻氣,慢慢讓北方人變得質勝於文,元氣淋漓,這就是大氣。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再來看文化氣質。

“五胡亂華”之後的北方,草原的原始蠻氣與中原的政教傳統融合,既有文明,也有實力。

南北朝之後的中國,帝國的大氣象通通來自北方政權,唐朝、元朝、清朝,都擁有大大的疆土。

而且也都是北方統一南方,唯一例外的明朝,在朱元璋死後,繼位的建文帝,也被在北方的朱棣給奪了江山。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北方的格局和氣度在打仗方面,南方確實沒法比。

打架的話,南方人也是不行,北方人一句,“你瞅啥”,就要認慫了。

03

南方在經濟、文化方面,全面碾壓北方

我們回過頭來看南方。

衣冠南渡之後,南方文化繼承了中原的正統,和南方的土著結合,形成了南方勤奮、細膩、儒雅的文化性格。

在晉朝王室南遷之前,北方一直佔優,大人物都出自北方。

在那之後,江南的人口、經濟有了大發展,中華文明的中心逐漸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到了南宋,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已經大過北方了。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明朝第一次科舉考試,會試的結果,竟然所有的進士都來自南方,沒有一個來自北方。

朱元璋不高興,或者怕北方人不高興,命令重新閱卷,結果還是同樣如此。

朱元璋大怒,把考官連同狀元全部都殺了。

殺了也沒有用,當時,南方在文化上比北方強,已經成為無法扭轉的大趨勢了。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有學者統計了二十四史的列傳中的人物籍貫,發現南宋之前,社會精英集中在黃河流域;之後,就集中到長江流域了。

04

外來的海洋文明,融入中國南方

不過,在大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看,南方在經濟和文化上逐漸超越北方,不僅是因為逃難的貴族和文人把文明帶到了南方,更很重要的,是因為在南方,中原的農耕文明吸納了新的文化因子,這就是海洋文明。

中華文明的每一次歷史性變化,都和外來文明的衝擊有關。

總是先有開放,然後才有變革。

開放會衝擊古老的傳統,刺激人們不得不變革。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16世紀之前,對中原農耕文明構成挑戰的,是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

16世紀之後,對中國農耕文明形成衝擊的,就變成了海上來的西方人了。

衣冠南渡之後,過了一千多年,到了西方的大航海時代,海洋民族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來到了東海、南海,叩響了中國的大門。

明代,中國的南部海域,甚至出現了一個民間自由貿易為主體的南海共同體。

這個海洋貿易網路,以白銀為媒介,透過海路,把東亞和歐洲連線在一起了。這實際上是全球的海洋文明時代來臨的縮影。

這個知識點,可以去看之前的文章《500年前,世界貿易以中國為中心》。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古代中國社會,商人處在邊緣地帶,商業的發展也受到阻礙。

而明代以後,在社會結構上,不僅發生了士商合流,實際上商業和貿易,也變得越來越發達。

在海邊長大的漁民,不像農耕文明那樣保守、封閉,反而有海洋民族那種敢於冒險、向外開拓的商業精神。

所以,幾百年來,潮汕人、客家人、閩南人、浙江人更願意漂洋過海,移民海外。

他們紮根在整個南洋地區,後來還延伸到北美和歐洲,建立了一個全球性的華人商業貿易網路。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這些南方人的文化性格是什麼?

就是:

商業上大膽,政治上軟弱。

只管悶聲發大財,至於爭取政治權利,一向都是敬而遠之。

所以儘管明代以後南方的海洋文明開始崛起,南方也有雄厚的資金實力。

但缺乏政治意識南方的商人們,無法像西歐的資產階級那樣,發動起一場革命。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商業再繁榮、腰包裡再有錢,也不敢轉化為對王權的政治要求。

強大的南方經濟,依然鬥不過北方的政治權力

我們來總結一下。

南方的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是在衣冠南渡之後,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北方戰亂紛飛,接著又是五胡亂華,大批原本在北方的文人和普通老百姓,遷移到南方定居。

南方和北方,最開始大家文化底色都是一樣的,都是農耕文明。

但隨著胡人跨域長城,北方的文化就形成了農耕和遊牧文明的複合體。

而南方呢,因為靠近海洋,就形成了農耕和海洋文明的複合體。

自此,南方和北方的性格差距,就逐漸拉開了。

南方文化細膩文雅,北方文化大氣豪放,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在豐富的中國文化當中,有三種基本元素

:農耕文明、遊牧文明與海洋文明。

這三種文明的互動,形成了獨特的南、北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