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文化】愚人節的由來、習俗、習俗,這些都是愚人節的由來和習俗!

一、愚人節的由來

黃曆上顯示今天是“愚人節”,還配上一副傳統的中國對聯:“心明機巧形若累,意黯精明語如拙。”姑且先不說這個節該不該過,但是我們把它作為一個風俗文化物件來了解,我想應該是可以的。愚人節,April Fool’s Day,又作All Fool’s Day。4月1日稱作愚人節,是因為根據習俗,在這一天可以對別人玩弄惡作劇。這種風俗在某些國家已經持續數百年,起源不詳。它與其它節日,古羅馬的嘻樂節(3月25日)和印度的歡悅節(到3月31日為止)有相似之處。其時間的選擇,似與“春分”(3月21日)有關,其時,天氣突然變化,似乎是大自然在愚弄人類。愚人節這天,人人都有藉口去捉弄他人。在法國,被愚弄者稱為“四月魚”,但起源不詳。四月間布穀鳥啼遍山川,此鳥在蘇格蘭為蠢材的象徵,故以此稱呼被愚弄者。愚人節的風俗由英國人帶到美國。兒童及成人一直喜歡愚人節,開玩笑的方式,有時頗為複雜,有時較為簡單[1]。這就是愚人節“不知名”的由來,反正就是,找個理由來做弄人。

二、東西方生活哲學中愚人的比較

在中國,愚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小雅·鴻雁》,其詩曰:“維彼愚人,謂我宣驕。”周振甫在《詩經譯註》中,把“愚人”解釋為“愚蠢的人”,把“宣驕”解釋為“逞強”。整句詩詞完整的譯註是“只有那愚蠢人,說我宣揚驕傲。[2]”而劉毓慶、李蹊則把“愚人”解釋為“愚昧無知的人”,把“宣驕”解釋為“表現傲慢無情”[3]。兩者相同的是,承認“愚人”的反面是“哲人”,即“智人”。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4]。”,這裡的“愚者”卻是謙稱,中國古人謙遜的優良品德體現得淋漓盡致。戰學成把“哲人”譯註為“通情達理的人”[5],即達人。如《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而“愚人節”則有兩個意思,一是愚弄別人的節日,即“愚人”是古漢語動賓結構,後面的“人”是受事賓語,接近英國人 “愚人節”風俗的精粹;一是被法國人稱為“四月魚”、被蘇格蘭人稱為“布穀鳥”,又或者自嘲為愚蠢(愚昧無知)的人的節日,更符合東方人的自我解嘲,以自娛自樂。“愚”更成為謙遜的中國人經常用到的字詞,如:愚兄(對同輩而年輕於己者的自我謙稱);愚老(老人自謙之詞);愚臣(大臣對君主自稱的謙詞);愚意(對自己意見的謙稱);愚懷(謙稱自己的想法);愚以為(謙稱我以為)等等,並發展成為中國的一種樸素的社交哲學,通常的表現是,故意不露鋒芒,使外表看起來笨拙愚魯,以表示謙遜。如《菜根譚》:“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6]”,這是對黃曆上的那副對聯——“心明機巧形若累,意黯精明語如拙”最為貼切的解讀。

三、愚人的故事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嬰聞之:‘聖人千愚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聰明的人再深思熟慮,也難免會有失誤;愚鈍的人經過多次思慮,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聰明和愚鈍不是絕對的,要集思廣益,博採眾議,才能萬無一失。

陳墨香的《觀劇生活素描》中:“自古道:‘愚人也願別人智’。墨香自己沒有這個涵養,卻希望當世的戲劇大家、名家、專家能取這個態度。”,其中“愚人也願別人智”就是取材於《戰國策·趙策二》之武靈王平晝閒居:“昔舜舞有苗,而禹袒入裸國,非以養欲而樂志也,欲與論德而要功也。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王其遂行之。[7]”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往日在舜的時候,有個善於跳舞的苗裔族群,禹也光著身子進入這個不穿衣服的部落,並不是禹想到這個部落放縱情慾怡樂心志,而是想憑藉這個機會,與這個族群的人民交流感情來培養德性,進而建立功業。愚蠢的人在事情發生以後還看不明白,而聰明的人卻能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就有所察覺,大王您還是馬上按您的想法去付諸實施吧。””

清末有“半個聖人”之稱的曾國藩,小時候背書能力極差,也算是一個“愚人”吧。湖南民間甚至有個傳說,說曾國藩背書都背不過小偷。所以,別說老師和同學了,就連他父親有時看了他也是直搖頭。後來,曾國藩轉到湘鄉漣濱書院去讀書,儘管他在那裡許多地方不被待見,但是漣濱書院山長,相當於校長的劉元堂特別欣賞他。劉老師大概讀過教育心理學,一直採用賞識教育,經常對曾國藩說:“我看好你!”、“你行!”、“你真棒!”。給了曾國藩很多鼓勵,後來終於成就了一個被梁啟超稱為“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

四、結語

透過以上幾個故事,我們也就知道,雖說“智者的頭腦勝過閃光的金子”,但是愚者未必真愚,智者也有考慮不周全的時候。智與愚,只是在每個人的思考和謀慮之間。於是乎,我在這個已經過去了的“愚人節”,寫出了上面的話語。

參考著作文獻:

[1]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編著。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編輯部編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

[2] 周振甫譯註,詩經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2010。

[3]劉毓慶,李蹊譯註,詩經[M]。北京:中華書局,2011,下冊第457-458頁。

[4]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2007,第550頁。

[5] “中華頌•經典誦讀行動”讀本編委會編。詩經誦讀本[M]。戰學成註釋,中華書局,2011。

[6]洪自誠。菜根譚[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7]劉向集錄,戰國策箋證[M]。範祥雍箋證,範邦瑾協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編著:《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編輯部編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第1冊第423頁。

[2]周振甫譯註:《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0,第254頁。

[3]劉毓慶、李蹊譯註:《詩經》,北京:中華書局,2011,下冊第457-458頁。

[4]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007,第550頁。

[5]“中華頌·經典誦讀行動”讀本編委會編:《詩經誦讀本》,戰學成註釋,中華書局,2011,第107頁。

[6]洪自誠:《菜根譚》,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第17頁。

[7]劉向集錄:《戰國策箋證》,範祥雍箋證,範邦瑾協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下冊,第10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