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走進自然,瞭解自然,

於自然中體悟生命與文明之妙。”

安達  /本文作者

黑眼睛移動戶外營地總策劃人

黑眼睛聯合創始人之一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在青海與甘肅交界處,是一片

退牧還草了十年的原生態草原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這裡沒水沒電,蚊蟲撲人,白天酷曬,夜晚苦寒,卻有著

最潔淨的沒有電線切割的天空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攝影師黃小仙

鹽鹼侵蝕的溼地倒映著

阿爾金雪峰

黑頸鶴、斑頭雁、野兔與沙蜥

在這裡棲息,偶露芳容。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攝影師劉靜

6。30,黑眼睛九週年的當天,我們開著皮卡拖著房車,跋涉四千公里,在此搭建起

黑眼睛的首個移動戶外營地

——

絲路站“等風來”。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在這裡,我們可以放緩旅途中的腳步,在

綠草藍天

或者

星空篝火

下,聽一個

有趣的當地人

講述他的故事,唱一首

民歌小調

,享受一餐

代表當地風物的生態美食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隨團攝影師黃小仙/曉駟、安達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隨團攝影師曉駟/朱根

同樣的,我們也需要了解

當地自然生態的多樣與脆弱

,踐行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生態環保從我做起的

無痕旅行

方式。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攝影師曉駟

絲路站是

黑眼睛移動營地的第一站

,我們仿照千年前的畫師們,使用

取自敦煌的礦物顏料

,試圖在房車的外壁上,

重現漢唐時絲路的榮光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繪畫創作馬昆

從營地回滬半月,身體一下從西北鹽鹼侵蝕的草原上的乾燥貧瘠,到江南溼潤過頭的暴雨不斷乃至水患肆虐,就像漢唐時的商隊行走在水泥硬化過的絲路上一樣,有種錯位感;精神又從缺乏電訊號的自然與人,回到全球天災人禍伴你行的資訊過載,一時恍惚非常。

想起從黑眼睛創立初期時探討的旅行意義“離開日常慣性的城市生活,探索世界,反觀自我”;到如今,我們在”挖掘人文,擁抱自然“的使命引領下,用這部原生態的人文大篷車開啟環中國之旅。

我們將開著

拖掛房車

在一年四季的不同時節裡選擇最有代表性的自然環境

。就像遊牧的大篷車,載著帳篷與器具,為大家搭建營地,提供一個能夠

深入連線目的地的自然與人文生態場景

,讓我們的人文旅行愈走愈遠,愈走愈深。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攝影師申辰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攝影師子夜

十一年前,因為玉樹地震,黑眼睛的幾個合夥人從四面八方來到青海,因公益而結緣。我們紮下帳篷,點燃篝火,是為了那座山,那片湖;現在,我們希望連線更多的人走進自然,瞭解自然,於自然中體悟生命與文明之妙。

黑眼睛的這部走入原生態的人文大篷車,已經開起來了!

下一站,我們

呼倫貝爾營地見!

作為首任營長兼大廚

,朋朋和夥伴一起,從無到有,打造了這片原生態草原上的Glamping,從開營至今共接待了

近1000名

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對於黑眼睛移動戶外營地的第一站,他們如是說:

“突然停下來,打滿的雞血突然爆漿,不由滿屋的芬芳,似乎之前的蚊蟲,大風、沙暴;這都是考驗,也讓你明白什麼是開頭。我不明白,我開始焦慮,那晚失眠,那過往雲煙一直飄蕩,這是第一個營地,注入我13斤脂肪的營地,她是環保的,有感情的,有愛的;這有我們的一切……。阿爾金山、彎曲的河流、落日、銀河、小動物們,拜拜咯。我愛你們,我們一起等風再來”

——絲路站營長 朋朋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在這戈壁的荒原上無中生有,硬是開闢了這麼一個世外桃源:每輛車上的客人來到營地,都會驚歎居然在這荒無人煙的高原上居然能有這麼一處好吃、好看、好玩的私家營地。他們會在帳篷下的餐桌上吃到新鮮的蔬果、美味的披薩香腸,他們可以爬上皮卡以雪山為背景留下靚照,他們還能坐在天幕下愜意的碰一杯紅酒,很多孩子在這裡第一次放風箏、扔飛盤,拉著風箏線瘋跑動如脫兔,但有時他們又會靜如處子,小心翼翼的圍觀戈壁上可愛的小蜥蜴。朋老闆有一個留言簿,上面記滿了客人的贈言,當然也有靈魂畫手的手動比心。

然而這些歡愉時光並不是輕易獲得的,每一個客人笑容的背後都有朋朋的辛勤操持:天剛亮就佈置營地,擺放桌椅餐具,風平浪靜時點燃艾香驅蚊,疾風勁吹時又需要拆卸帳篷和天幕防止損壞,算好客人抵達時間開始烹飪食材,為客人配餐、搭建天幕拍照,客人離開後又要打掃衛生,因為營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每次清洗完餐具常常已經是傍晚,而有時還需要去幾公里外的地方拉取生活用水和食用的桶裝水。僅有的好處之一,可能就是作息十分的健康了,天黑之後不就營地就會斷網,與人相伴的只有呼嘯的風聲璀璨的星河~”

——絲綢之路線產品經理 吳凱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攝影師曉駟

“大篷車第一站開到了敦煌,那些簡到不能再簡單的餐食,是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的傾盡所有。看見退牧還草後的溼地與黑頸鶴,鹽鹼地與拼命想長大的草地,才是我們想傳達的些許。人類渺小,只希望這點點滴滴能匯成一片汪洋。在下一個目的地,等你。”

——黑眼睛攝影師 劉靜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黑眼睛攝影師陸拾扒

“大篷車”的搭建艱苦異常,一到晚上沒電沒網路,對獨自堅守營地的營長來說,有

大家的積極反饋,就是最大的動力

黑眼睛人文大篷車首站|從吃開始,融入自然,走進絲路

坐上黑眼睛的人文大篷車

去體驗更多原生態的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