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那些顛沛流離和人生悲苦,都改不掉一身瀟瀟君子骨

撰文:禾日

編輯:那誰

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王國維

“掬水月在手”這個意象極美——明面上是“手捧的水中倒影著明月”的詩意之美,卻也包含著“水中撈月”的空幻之感。這未嘗不是葉嘉瑩一生起起落落、如夢幻泡影的寫照。

那些顛沛流離和人生悲苦,都改不掉一身瀟瀟君子骨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劇照

這是個極好的主題。有那麼一絲執念在其中,同葉嘉瑩身上那種古典的靈魂,總是讓人聯想到類似《琅琊榜》中那種家國理想式的童話——那些顛沛流離和人生悲苦,都改不掉一身瀟瀟君子骨。

也符合葉嘉瑩在影片中闡述的“弱德之美”: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堅持,你還要有你自己的一種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她的人生有作為葉赫那拉末代貴族的華麗,也有她作為一個被大時代與人生無常裹挾著前進的悲鳴。

電影似乎並不以這種“弱德”的詩意為主線,而是用滿屏的文字與飄渺的空鏡來構成某種基調。大抵是能理解陳傳興導演心中的“詩意”,他可能傾向於表達李商隱“無題”式的詩意,那種華麗又遼遠、真切又虛幻的情緒。

那些顛沛流離和人生悲苦,都改不掉一身瀟瀟君子骨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劇照

用電影表達詩意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畢竟詩意在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闡述和體悟。而影片中的詩意表達在鏡頭裡呈現的狀態,類似那些“借物詠情”的傳統唐宋詩詞——運用大量的佛像、碑文、古建築的空鏡以及時代背景裡的影像,試圖勾連著葉嘉瑩顛沛又複雜的人生。

或許是期待著能從電影裡窺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那般波瀾壯闊的氣質,實際的觀感卻過於輕盈了,她原本自身那種君子氣度和尋常人家之間微妙的融合,在過於細碎和輕巧的鏡頭裡被打破了。

而對於詩歌愛好者來說,影片裡過於密集且快速的詩歌文字,在觀影過程中造成緊張感,還沒來得及消化完其中深意,就被強行打斷。彷彿聽交響樂某個樂章演奏結束的那一刻就響起掌聲,破壞了下一個樂章的銜接,也失去了餘味悠長——在“資訊過於密集”與“留白過於刻意”之間失了平衡。

那些顛沛流離和人生悲苦,都改不掉一身瀟瀟君子骨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劇照

不知道是否由於時長的限制,《掬水月在手》總有種不夠“落在地上”的感覺。與陳傳興導演自己進行對比,他的另一部《他們在島嶼寫作:化城再來人》中詩意的表達則更深刻,三個小時的悠長裡,交織了周夢蝶生活裡極其緩慢的日常、受訪者們碎片的記憶、以及周夢蝶用河南腔調念著自己的詩歌。

當他在結尾輕緩地說出“我選擇,不選擇”時,就彷彿他這個如痴如狂的一生有了因由。導演應該是讀懂了周夢蝶的靈魂,才會選擇用鏡頭對準那些極其平常且無聊的日常生活,是這些平靜的生活之下湧動著詩歌的靈魂。

那些顛沛流離和人生悲苦,都改不掉一身瀟瀟君子骨

紀錄片《化城再來人》劇照

借用影片中受訪者曾說過的話:葉老師在國內時人們常常把她當作神,而在溫哥華時她就是大家的朋友。導演在用鏡頭製造那些飄渺而華麗的詩意時,就像在造神。而她那些精巧、嚴謹的韻律裡,有作為一個人,為祖國破碎、為生離死別、為半生漂泊的隱忍、悲痛,這些都輕輕地浮在那些深意無限的鏡頭裡,輕飄飄地、破碎地。直到影片結束,葉嘉瑩的形象依舊模糊不清,彷彿是個眾人稱頌的符號與聖人。

唯有在描繪到葉嘉瑩與她的老師顧隨時,兩首跨越時空的《踏莎行》相互應和時,我似乎才感受到了葉嘉瑩那鮮活的人生——一個才華橫溢的少女遇到了一個亦師亦友的知音,是何等的喜悅,卻因為戰亂而此生不復相見,又是何等哀傷。

那些顛沛流離和人生悲苦,都改不掉一身瀟瀟君子骨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劇照葉嘉瑩與老師相互應和

那句“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在懵懂青春與世事沉浮之間,讓“弱德”那粒種子早就種在了少女心中。

看這部電影,就像在看一本寫得有些刻意的非虛構文學,精心地將影片分成了四合院建築式的六個部分,可卻是一個不具有作用的漂亮框架,裝不下那些“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那些“要眇宜修”與“弱德之美”、那些“掬水月在手”的執著與空幻……

那些顛沛流離和人生悲苦,都改不掉一身瀟瀟君子骨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劇照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倒是有種前後呼應的美感——雪地裡一排飛鳥的腳印,就像是蘇軾所描繪的“飛鴻踏雪泥”。這些艱深的人生不過也就是雪泥飛鴻、水中掬月一般,都是執著卻不得、求解更無解的人生,最終都是天地一片白茫茫真乾淨,只留詩意為這些沉重又清淺的人生註解。

| 分享/求資源可酌情勾搭DOCO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