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內卷”究竟是啥?為什麼會產生"內卷"

“內卷”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出處,那度娘會告訴你,來自於幾張名校學霸的圖片,

有的人騎在腳踏車上看書吃飯,

“內卷”究竟是啥?為什麼會產生"內卷"

有的人宿舍床上鋪滿了一摞摞的書,

“內卷”究竟是啥?為什麼會產生"內卷"

有的人甚至邊騎車邊端著電腦寫論文

“內卷”究竟是啥?為什麼會產生"內卷"

單從這幾張圖片我們就可以有那麼一點點對“內卷”最懵懂的理解:“內卷”本質是一種競爭,非常激勵的競爭,嚴重影響我們一般人正常工作生活的競爭,

讓人對生活的滿意度大幅下降

這個詞之所以竄火,並不是因為他多麼新奇,恰恰是因為它是早已普遍存在與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現象,只是這種現象突然找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名字。

舉幾個“內卷”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毫無意義的精益求精。比如說公司開會,桌面茶杯要擺放得無比整齊,位置非常精確,否則就有人要發難。但是這對參會人和會議討論內容,茶杯擺得再好也沒有實質意義,只要沒有那麼雜亂就夠了。

第二個例子,就是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一件不復雜的事情,個別領導為刷存在感,一定搞一套複雜的流程,先調研報告、再各部門甚至外部專家會審、再逐級審批。

第三個例子,低水平的重複,比如國內那些盯緊矽谷的大批效仿者,一有一家新技術公司,馬上跟上進行山寨。都是同質的內容,各家企業花費巨大的時間精力在互相爭鬥上。

第四個例子,體系內的距離內部競爭。比如學校孩子學習,各種報班、刷題,學生本人苦不堪言,同時還要付出很多經濟成本。還有家長讓孩子被圓周率等等事情。

那“內卷”是近代才產生的嗎?

這裡舉兩個大家都知道的成語故事 ,”鑿壁偷光“、”懸樑刺股“,這算不算“內卷”,您自己判斷。但如果這倆故事的主人公匡衡和蘇秦是你的同班同學或者公司同事,你是不是要頓時大喊:“卷王”?

那“內卷”是中國獨有的嗎?當然不是。

韓國,每週52小時工作制,竟然被其總統拿來當保護勞動者的競選宣言,可以見現在一般韓國人幾乎除了工作就是睡覺,而就算這樣韓國5000萬的總人口,失業人數在百萬以上15到29歲的失業率為9。8%。

美國、加拿大,一般體力工人跟澳洲工人相比,收入不到別人一半,也是被大量移民所“卷”。

這樣看來,“內卷”可能只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之後,達到某個“瓶頸”狀態時出現的必然現象。

我們經歷40年的高速經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為什麼我們的前輩、父輩似乎從來沒有像我們現在這樣,在“內卷”中感受到深深的焦慮?

諾獎經濟學獲得者家費爾普斯認為,當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質需求以及聽音樂看電影等基本精神需求,尚且不能充分滿足的情況下,只要增加這些基本品的生產與創作,經濟就會增長,勞動者就能得到回報。

我國過去四十年,就是這個階段,雖然工作也很辛苦,但是大家都感覺有著奔頭,不覺得累,工作和生活的滿意度都比較高,因此“內卷”並不是主要問題。

但是根據費爾普斯的理論,基本物質和精神需求增長到盡頭時,吃穿不愁、平時基本的娛樂也不缺,勞動者就進入到了一個只能透過彼此競爭來求存。

原來都是尋求的增量,現在的增量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重複勞動或者簡單效仿所能帶來的,取而代之需要很強的創新性,而創新本身就意味著,巨大的時間、精力的投入以及投入和產出的風險比。

這種情況下,人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現以前那種“努力工作”的狀態,所能得到的物質回報和精神回報,已經跟前四十年無法相比,要知道我們的比較座標很大部分都是過去四十年的告訴增長。

也正因此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滿意度也隨之迅速下降,普遍出現認為工作不再比生活重要的想法。其實美國也在2000年之後遇到這個問題,比我們早了20年。

原騰訊副總裁吳軍老師就認為,“內卷”也是一次對社會的重新洗牌。那些過去以數量、速度取勝的人或者企業,今後會成為“內卷”的核心地帶,必須轉型到創新、質量研發上。

討論到這裡,“內卷”應該比較明瞭,那就是過去那種簡單做事、抄好歐美髮達國家就能獲得物質和精神回報和成功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很大程式上已經到了需要自己探尋國人、甚至全人類慾望需求以及對應解決方案的階段。

這個階段可能是個“長期主義“,短期都未必看到效果,而短視是人的天性,是不那麼容易克服的。

而不擅長探尋、創新的企業或者個人就只能進行一種“內卷”這總惡意競爭的方式尋求生存。

要想破解”內卷“困局,無非”創新“這條路,創新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需要讀者根據自己的行業、工作內容、問題,自行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