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佬們的用人之道

大佬們的用人之道

作者 | 邱處機

(ID:qiuchuji_1993)

“一切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

這句話不僅表現在國家之間,也適用於企業。最近,國內很多企業就用真金白銀表達著它們對人才的渴望。

7月2日,小米集團給3904名小米員工分發7000多萬股股票,人均39萬元。緊接著7月6日,小米再次宣佈將向122 位核心員工獎勵1。1965億股股票,人均2400萬元,這是一項為期十年的長期激勵。

7月6日,華中科技大學在微信公眾號官宣:又有兩名畢業生入選華為2021年“天才少年”計劃。其中一名為博士生,被華為以201萬年薪錄用。另外一名為本科畢業生,年薪也超百萬。

7月13日,京東集團宣佈:未來兩年時間,要把員工的平均年薪從14薪漲至16薪。

7月14日,騰訊控股也釋出公告: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將向不少於3300位的獎勵人士授予240萬股股票,約合人民幣11。21億元,平均每人可獲得33。75萬元。

可以看出,這些科技公司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已然不惜血本。

創投圈有一句名言:“有格局的創始人主要抓三件事:找人、找錢、找方向。”

那麼國內這些科技公司背後的大佬,究竟有著怎樣的用人之道?他們心目中優秀的人才到底有著什麼特質?我們一起來看看,任正非、張一鳴、雷軍、王興、劉強東和丁磊六位大佬的選擇。

任正非:選天才

正所謂:寧吃仙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任正非有一個用人的理念:

要用就用天才。

大佬們的用人之道

很多企業覺得,公司如果缺人,先找個差不多能幹的就行,考慮那麼多幹嘛?但是任正非認為,如果隨意選人,機會成本會變得非常高。

因為選對人,叫事在人為;選錯人,那叫事與願違。

所以華為從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頂級人才的引入。

為了招到頂級的人才,任正非把目標對準了當時的理工類院校。

據相關人士透露,那時為了招人,華為會給學校輔導員一筆額外費用,比一般教授的工資都高。華為請輔導員就幹一件事:在學生畢業後,把學院尖子生分配的情況告知華為即可,剩下的挖人環節都由華為自己去幹。

後來華為還專門出資,為一些學校成立華為教培獎學金,旨在獎勵老師,感謝他們為華為培養了傑出人才。

而這些院校中,為華為貢獻最多天才的還要數華中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前身)。

華為早期的兩位副總裁:李一男、鄭寶用,便是從出身這所學校。

這兩位牛人都對華為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首先說說鄭寶用。從華為的首個自研產品HJD48,到趁熱打鐵的JK1000,再到拳頭產品C&C08,直至一機定乾坤的萬門機……。鄭寶用都是臨危受命,浴血奮戰,無一敗績。

連任正非都這樣評價他:“寶寶是一千年才出一個的天才。”

其次是李一男。李一男不僅創新性想出用光纖連線模組,更天才般地提出“採用準SDH技術”的設想,讓華為一舉世界揚名。

另外,華為在選拔幹部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除了認同核心價值觀並符合崗位勝任力這兩大要素之外,還有個“三優先”法則:

1、優先選拔有成功實踐經驗團隊中的佼佼者;

2、優先在艱苦地區選拔幹部;

3、優先選拔責任感強、有自我批判精神、有領導風範的員工。

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餘承東。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後,餘承東就進了華為。他從一線工作開始做起,後面經歷過很多坎坷和失敗,並具有強大的自我批判能力,也對華為的文化高度認同……正是因為這些,餘承東後來才被選拔為華為手機業務部的老大。

任正非還曾表示:“最好的幹部是什麼樣的人?就是眼睛老盯著客戶,盯著做事,屁股是對著我的,腳也是對著我的。他是千里馬,跑快了,踢了我一腳,我認為這才是好乾部。

一天盯著做事的幹部才是好乾部,才是我們要挖掘出來的優秀幹部,而不是那種會“做人”的幹部

。”

在任正非對人才的重視下,華為一直都是優秀人才擇業的主要選擇。

但是,華為的人才管理也不是一帆風順。

2019年2月,據華為內部報告顯示:2014—2018年的5年間,華為博士員工平均離職率達到了21。8%。

任正非知道後大發雷霆,痛斥人力資源部門,認為這些被視為未來“技術領軍人物”的特招博士員工,在華為沒有得到更好的管理。

隨即,任正非在華為內部發起了一場大討論,四個月後得出一個結論:人崗薪並不匹配。

於是,

華為百萬校招“天才計劃”

浮出水面。任正非要用行業頂級薪酬為這些人指明研究方向:帶領華為做成世界最先進公司,引領並創造行業新標準。

據媒體統計,“天才計劃”自2019年6月施行以來,華為已經累計招募17名天才少年,博士佔比超過90%,其中更是有5人拿到最高一檔的201萬元年薪。

任正非不僅在國內選拔天才,也在全球範圍進行圍獵。有時為了吸引人才加入,甚至不惜為他們在當地築巢。

第一個例子是華為SPO LAB首席架構師馬丁·克里納。作為全球知名商業架構師,克里納曾當選Billing World評選出的“電信軟體業25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因為克里納不願離開自己居住的愛爾蘭科克市,華為直接在科克市建立了只有他一個人的研究院。

更被外界熟知的,是任正非2019年5月講述的俄羅斯小夥故事。因為俄羅斯盛產數學家,華為1999年就在俄羅斯成立了一個數學研究所。

被任正非點名的這個小夥,在華為十幾年間不談戀愛,不善交際,幾乎天天都在玩電腦,甚至引發了一場辭退風波。

而華為能從2G突破到3G,乃至後來的4G、5G領先,都要歸功於這個“書呆子”的技術突破。

張一鳴:用平常人

今年位元組跳動9週年慶典上,張一鳴表示:“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我們要用平常心對待自己,

最基礎的是,認識到每一個人包括自己,都是一個平常人

。”

大佬們的用人之道

在張一鳴看來,能取得很好成就的人,他們往往保持很平常的心態。也就是說,

保持平常心,接受當下的自己,把自己做好,往往就能把事情做好

因此,張一鳴對個人潛力一直充滿期待,並認為公司存在的意義,是透過公司這個方式實現人們的創造力。

有一次,張一鳴看到位元組HR招聘產品經理的崗位介紹,特別生氣。其中有一條寫著:有五年以上網際網路產品經驗,具有日活千萬量級以上的產品規劃和產品迭代實施經驗。

他當即告訴這名HR:“按照這個要求,陳林、張楠等位元組一大批PM,一個都進不來,連他自己都進不來。別說千萬DAU產品了,他們加入前,連百萬,甚至十萬DAU的產品也沒做過。”

張一鳴提到的陳林曾任今日頭條CEO,現在是位元組跳動創新業務負責人。

而張楠更是一個典型代表。從一個小眾社交圖吧的產品創業者,在位元組平臺開發出輕顏、剪映等產品,並於2020年當上了位元組跳動中國CEO,掌管日活超6億的APP。

所以,張一鳴口中的“平常人”,也只是跟華為百萬薪酬對比,放在一般市場上,也都是優秀的人才。

在過去10年裡,張一鳴面試過兩千多位年輕人,

他發現優秀的人才會有這樣5個特質。

1、有好奇心

能夠主動學習新事物、新知識和新技能。張一鳴舉了一個例子:我有個前同事,理論基礎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雖然他在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對網上的新技術、新工具都不去了解。

所以他非常依賴別人。當他想要實現一個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幫他做後半部分,因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試想,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後端、演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瞭解的話,那麼很多除錯分析,他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

2、對不確定性保持樂觀

今日頭條最開始時,張一鳴跟大家講:我們要做1億的日啟動次數。很多人覺得,你這家小公司怎麼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嘗試。只有樂觀的人會相信,會願意去嘗試。

張一鳴覺得,最後也許不一定做成,或者沒有完全做到,但這個過程也會很有幫助。

3、不甘於平庸

張一鳴表示,10年過去,很多以前技術、成績都比他不錯的同學和同事都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他發現很多人畢業後,目標設定就不高了。比如很多同事加入銀行IT部門,為的就是快點解決北京戶口,或者當時有些機構有分房補助,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

但張一鳴認為,如果自己不甘於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話,其實不會為這些東西擔心。只要你對自己的標準很高,也許你前兩年變化得慢,但10年後再看,肯定會非常不一樣。

4、不傲嬌,要能延遲滿足感

位元組跳動以前有個做產品的同事,也是應屆生招進來,當時大家都覺得他不算特別聰明,就讓他做一些比較輔助的工作,比如統計資料、做使用者反彈之類。但現在,他已經是一個十億美金公司的副總裁。

後來張一鳴總結,他的特點就是肯去做,負責任,從來不推諉。只要他有機會承擔的事情,他總儘可能地做好。雖然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別好,但我們總是給他反饋。

他去了那家公司後,負責一個使用者量不到10萬的邊緣頻道,後來把這個頻道越做越好。由於這是一個邊緣頻道,沒有配備完整的團隊,所以他一個人承擔了很多職責,但也得到了很多鍛鍊。

5、對重要的事情有判斷力

張一鳴提到,年輕人在選專業、公司、職業和發展路徑的時候,自己要有判斷力,不要被短期選擇而左右。

比如以前很多人願意去外企,不願意去新興的公司。2006年左右,很多師弟、師妹問我職業選擇,我都建議他們去百度,不要去IBM和微軟。但實際上,很多人最後的選擇都是出於短期考慮:外企可能名氣大、薪酬高一點。

雖然這個道理,大家都聽過很多遍。剛畢業時,薪酬差三五千塊,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但實際上,能擺脫這個束縛並有判斷力的人,也不是特別多。

雷軍:找不需管理的人

雷軍創辦小米之前,也在金山軟體管理了幾千人,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但他在做小米的時候,給自己定了一個要求:我要做一個真正的創業者。

大佬們的用人之道

在他看來,創業者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過度管理一個創業公司。

所以雷軍這些年一直在思考如何簡化管理,甚至他不需要管理。

後來他想明白:如果找到不需要管理的人,那麼是不是能解決一大部分問題呢?

因此,

雷軍把找到不需要管理的人,作為管理的第一個切入點。

那麼,什麼樣的人不需要管理呢?

雷軍後來總結了這些人的4個重要特點

1、首先得能幹,有能力

在小米創辦的第一年,雷軍有80%的時間都在面試,也因此聚集了不少精兵強將。比如時任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的林斌,同在金山工作十餘年的黎萬強,當時是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高材生劉德,以及那時已經55歲的摩托羅拉高階工程師周光平。

在小米內部,他們有著同樣的共識:“我們要不惜代價地吸引各方頂級的人才。對於我們這樣一個高效率的公司來說,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

小米初期時,雷軍對招人有一個要求:前兩三百人必須全部十年以上經驗。因為只有這樣的經驗,才能使一個公司高速發展而不翻車。

所以現在小米的人才梯隊就做得很好,一邊有老兵做中流砥柱,一邊有新兵開疆拓土。

2、要有高度的責任心

在沒有外部激勵的時候,這種責任心能夠確保新人把每一個動作執行到位,所以小米對責任心的要求非常高,因為責任心可以使它們簡化很多流程。

3、有強大的自驅力

這個自驅力就是志同道合,大家有共同的願景。

後來,為了維護這個共同願景,雷軍用股權和期權在內部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使大家為了一個偉大夢想,也為了每一個人自身的利益,有效地團結在一起。

雷軍提到:“我曾經找了一個硬體的負責人。那個人資歷很強,為了說服他加入小米,我一個星期跟他談了5次,平均每次差不多10個小時,前前後後談了3個月,一共談了十七八次,終於說服了他。

但在最後一刻,我問他,你要多少股份,他說無所謂。那一瞬間,我有點絕望。”

雷軍認為:對股權不在乎的人不會有創業精神。即使最終不歡而散,我也不覺得這些時間被浪費了,因為選錯人比沒選上更加可怕。

4、有相同的價值觀

2015年,雷軍面試了一個公司高管強烈推薦的候選人。可面試之後,雷軍表示:“這個人不行。我跟他聊了一個小時,雖然他的簡歷接近完美,透過四年的時間,把一家供應商的營業額從900萬美金幹到了2億美金。但他說有能力把稻草變成金條,這顯然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我們不需要欺騙客戶的人加盟。”

雷軍表示,我們每天像農民種地一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哪怕他這種人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但這不是我們的哲學。

王興:愛學習能力強的人

前段時間有訊息透露,美團要在今年新招6萬人。如果是這樣的話,美團員工人數將突增到10萬人,成為繼位元組跳動後,員工人數短期內達到這個規模的網際網路公司。

大佬們的用人之道

那麼美團都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

王興曾在公司內部提到,美團需要的人才並不一定要有豐富的經驗,但一定要做到以下3點。

1、認同美團的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長期有耐心

在王興看來,以客戶為中心,是所有人都應該遵守的價值觀,繼而才能實現商業價值。關注長期價值、保持耐心是這個過程中應有的心態,二者缺一不可。

王興是信奉長期主義哲學的企業家,“人們總是傾向於高估兩年能發生的變化,但是低估十年能發生的變化”,王興對比爾蓋茨的這句話深以為然。

所謂長期主義,意味著在核心的問題上必須保持長期的定力。而以客戶為中心,是美團11年來一直所奉行的最高準則。

王興曾經說過,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涉及到任何崗位和層級,甚至你可以打破規則,不必把原來的規則當回事,但只有一條,必須把客戶當回事,要為客戶創造價值,因為這決定了一家企業的成敗。

2、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

美團在過往的業務探索中展現出強悍的戰鬥力:往往不是第一個進入市場,卻總能後來居上。比如2019年,美團超過攜程、去哪兒和同程藝龍,一舉成為中國酒店預訂領域的老大。

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美團團隊的快速學習能力。美團副總裁郭慶曾說:“酒店業務從零走到現在,就是因為我們總是在學習和創新,找出一條和別人不太一樣的發展道路。”而他們的選人標準,核心就是學習能力。

對於學習能力的重視,王興舉過的一個例子可以說明。一次會議後,團隊需要整理紀要,王興問助理是否會使用相關工具,助理回答到“我不會,但我可以學。”這句話讓王興感觸很深,他認為,“我可以學”這句話有著無窮的力量。

3、個人必須努力

2009年還在上大學的沈鵬,給王興團隊寫了封求職信,第一次的答覆是婉拒。憑著“我什麼都可以試”的那股韌勁,沈鵬最終以實習生的身份成了美團的第10號員工。

在美團早期團購業務拓展中,這位實習生敢想敢幹,不斷突破。為此,王興在2011年美團成立一週年的內部會上表揚了沈鵬的衝勁,並號召大家向他學習。

之後沈鵬在美團幾經歷練,在管理、產品等崗位上摸爬滾打,最終成為了一個領導型人才。並於2013年11月開始負責美團外賣業務,此時,沈鵬距離大學畢業才3年。

2016年,沈鵬離開美團後創辦水滴籌,目前已是一家22億美金市值的上市公司。

成立11年來,美團濃厚的創業文化,巨大的成長空間,以及敢於讓年輕人上的文化,讓那些有衝勁、有想法的優秀年輕人逐一脫穎而出。

而也正是這些年輕人,源源不斷地給美團輸入活力與激情,讓美團得以成長為今天的巨頭公司。

劉強東:要誠實的人

在《劉強東自述:我的經營模式》一書中,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說過這樣一段話:

“一家企業如果經營成功,一定是因為團隊。如果失敗,也一定是因為團隊……。。。培養團隊,是我花費時間最多,也是內部最重要的一件事。”

大佬們的用人之道

那麼京東比較看中什麼樣的人才呢?

劉強東總結了7個用人原則

1、要做的比說的多

首先,劉強東不喜歡誇誇其談的人,如果一個人說話特別好聽,他絕對不要。其次,他認為,一個不擅長高談闊論的人如果成功了,那麼他靠的一定是腳踏實地。

劉強東自己確實也是這樣。只有坦誠和實幹,沒有誇誇其談。

高瓴資本張磊在聊為什麼投劉強東時提到:

“當時淘寶已經非常大了,所以大部分網際網路創業者都在講自己要走輕資產模式,其實都是專挑投資人愛聽的話說。只有劉強東坦誠實在,一直說自己就是要做重資產模式。”

2、要從基層做起

劉強東提到:“招聘管理者,我會分析他的從業經歷,一定要是從基層做起的人。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一直唸書唸到博士,然後直接進入一個超大型企業做工程師,這樣的人我不太敢用。

另外,如果是招聘高管,他必須要有國內企業工作經驗。如果他大部分時間在外企或國外工作,那我覺得團隊融合和方面會出現問題。

而關於管培生,我們有專門的管培生招聘委員會。5 個副總裁親自把關選人,每個人關注點不一樣,有的關注生活層面,有的關注精神層面,有的關注學業層面,然後綜合判斷,最後招進來從基層開始培養。

3、要誠實

劉強東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說謊。在京東,只要有人說謊被他發現,哪怕是副總裁,劉強東也一定會將他開除。

京東曾經有個高管,因為上班打卡這樣一件小事,被劉強東開除了。這個高管為了追求一份完美的考勤記錄,便讓秘書幫他打了兩回卡,其中一次還是因為要送孩子去上學。

可能對很多公司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更何況還是高管。但在京東不行,劉強東在這個高管承認後,馬上就把他請走了。

可以說,誠信是京東的一條紅線,誰也不能碰。

為什麼劉強東這麼強調誠信呢?事實上,他在這方面是吃過虧的。劉強東第一次創業開了一家餐廳,當時收錢的小女孩跟大廚談戀愛,倆人把公司大部分的錢都給貪了,最後導致劉強東虧得一塌糊塗,這給他留下了很大的教訓。

4、要有團隊精神

劉強東表示,做事要想成功,只能靠團隊,有團隊精神非常重要。

首先,只以自己為中心的人,肯定沒有團隊精神。一遇到問題不說自己,只說別人,這樣的人怎麼進行團隊合作?

其次,經常抱怨的人,絕對是沒有團隊精神。

最後,團隊精神還體現在管理者帶人方面。

劉強東在內部表示:“你想升職,必須親自培養出一個可以接替自己職位的人。否則你升職了,你的職位由誰來接替?”

如果找不到,那麼新的業務不會給這個管理人員,升職加薪的機會也不會給他。如果兩年還是找不到,就必須離職。

5、要符合京東價值觀

人的價值觀永遠是排在第一位,價值觀匹配後,再考慮能力問題。

對於價值觀匹配,但能力稍差的人,劉強東會再給他一次機會,給他培訓,或者看他是否有別的喜好和才能,進而提供轉崗機會。

對於能力很強,但價值觀不正的人,劉強東表示,會第一時間把他幹掉,因為這種人對一個公司的破壞力實在太大。

6、要有超出常人的吃苦精神和激情

先說說吃苦精神。

劉強東認為,想要在三五年的時間裡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沒有超出常人的吃苦精神是做不到的。所以,京東在選拔管培生時,不僅要找到能吃苦的,還要找到能持續吃苦的。

根據這條原則,京東在確定錄用管培生之前,也會對他們的家庭背景進行調查。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從小沒怎麼吃過苦,這樣的人他們基本不要。

再說說激情。

劉強東最艱難的時候,是剛剛大學畢業那會兒,一畢業就欠債 24 萬元。很多人認為他這輩子完蛋了,但是劉強東沒有怨天尤人,他始終相信自己會東山再起。

後來劉強東回憶:“如果我當時認輸了,或者失去了創業的激情,那麼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也不會有今天的京東。”

所以在劉強東看來,激情是人生最大的生活態度。而且激情永遠來源於自己,不是別人的鼓勵。如果你的激情需要別人的鼓勵,那是很可怕的。

7、要有一直學習的精神

“如果幾年前,讓我管理十幾萬名員工,我肯定不會成功。”劉強東曾告訴記者。

那他現在這種管理能力如何得來?劉強東表示,都是透過學習。他相信,只要他堅持學習,終有一天可以管理 100 萬名員工。

智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透過學習得來的。劉強東強調,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也許你花了很多時間讀了一本書,只記住了一句話,但是這句話影響了你一生,也就值了。

丁磊:看中獨立思考的人

在崇尚速度與激情的中國網際網路江湖中,不追風口、謹慎慢熱的網易一直是個獨特的存在,這也一度讓網易及其掌舵者丁磊備受爭議。

但對於網際網路老大哥網易來說,堅持自己的價值判斷,做一家“有態度的公司”比盲目追逐風口更為重要。因此,丁磊在網易成立20年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創業20年來,自己最重視的並非機遇和風口,而是人才。

大佬們的用人之道

今年6月20日,丁磊在網易有道精品課“談談選擇”直播間,再次談到了自己的用人觀。他表示,

網易對於人才的選擇最看重以下3點基本素質要求

1、獨立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與古今中外很多先哲一樣,丁磊對員工的獨立思考能力非常看重,網易高階副總裁兼網易有道掌門人周楓就是一個例子。

當年,網易郵箱陷於垃圾郵件的困擾時,正在攻讀博士的周楓發表了一篇名為《P2P系統中近似物件定位和垃圾郵件過濾》的文章,結果引起了丁磊的重視。

經過一番溝通後,丁磊非常欣賞周楓獨立思考的特質,併成功邀請周楓加入網易。最終,不負眾望的周楓不僅幫網易開發了反垃圾郵件系統,以及後來的網易動態密碼保護系統“將軍令”,還接連打造出有道詞典、有道精品課等一系列產品,併成功推動網易有道在紐交所上市。

2、邏輯能力

丁磊認為,如今的資訊和知識不斷在更新迭代。面對這種情況,一個人所體現出來最重要的能力,應該是他的自學能力,也就是他分析、歸納、總結、判斷的邏輯能力。

3、是否熱愛

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是否熱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興趣。

實際上,丁磊已經在多個場合強調“興趣”對個人求學和擇業的重要性。2019年,丁磊在母校寧波奉化中學演講時就曾提到,自己見到很多來網易工作的人並沒有興趣,只為謀生,在很多畢業生身上也完全看不到“興趣”二字。

然而,世界上很多真正成功的人,都是興趣驅使。丁磊本人就是一個最好的註釋。

丁磊坦言,自己以前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從小就對無線電和計算機產生濃厚興趣,因為這個興趣耽誤了不少其他學習的時間。然而,正是對於這個興趣長期的投入,才有了今後的網易。

當丁磊創立網易並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後,他更加明白興趣二字對個人成功的重要性。

丁磊表示,很多當初比自己成績好的人,事業卻大多不如意。究其原因,就在於多數人只是在完成一項任務,為了考試而考試,為了工作而工作。而對於真正熱愛某一領域的人來說,總會為自己的興趣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也是丁磊首先強調“興趣”重要性的原因所在。只有出於興趣,才能對學習、對工作產生熱愛,進而讓自己保持足夠的專注度,最後獲得成功。

寫在最後

處機對以上6位大佬提及的優秀人才特質做了簡單統計,發現被他們提及次數最多的詞彙有三個:

相同價值觀、責任感、踏實肯幹。

這背後到底有著什麼共同的隱喻呢?

阿里巴巴最勵志合夥人童文紅,憑藉自己的踏實肯幹,從前臺被升為行政部主管。又因為責任心,對阿里巴巴的陪伴和堅守,一路成長為阿里巴巴首席人力官和菜鳥網路董事長。

位元組跳動CEO梁汝波,作為張一鳴的大學同學,他從2009年開始就跟隨張一鳴創業,一直埋頭苦幹。時至今日,儘管位元組跳動成立9年來,高管團隊進進出出,但是梁汝波依然站在張一鳴的身邊。

拼多多CEO陳磊,一個妥妥的技術天才。自從2007年和黃崢相遇後,便和他攜手共進,兩人一合作就是14年。他的勤勤懇懇和無比實用,讓黃崢屢次讚不絕口。

諸如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你若不是富貴出身,那麼忠誠和勤奮,便是你唯一的機會

。”

我想,童文紅、梁汝波和陳磊的故事,剛好可以印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