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湯一介專欄 | 傳統哲學中的“天人關係”問題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是一種很重要的哲學思想,由此派生出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思想,千年以來被很多思想家詮釋,三智書院創院院長、永遠名譽院長湯一介先生也曾多次發表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看法。三智書院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湯一介專欄”,與朋友們分享湯一介先生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論述。今天,小編和您分享湯一介先生對“天人合一”的具體論述。

#1

論“天人合一”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天”和“人”可以說是兩個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關係”問題則是歷史上我國哲學討論的最重要的問題。司馬遷說他的《史記》是一部“究天人之際”的書;董仲舒答漢武帝策問時說,他講的是“天人相與之際”的學問;揚雄說:“聖人……和同天人之際,使之無間。”魏晉玄學的創始者之一何晏說另外一位創始者王弼是“始可與言天人之際”的哲學家。

唐朝的劉禹錫對柳宗元的批評,說柳宗元的《天說》“非所以盡天人之際”,沒有弄清楚“天”與“人”的關係。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說得很明白:“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學問如果沒有討論天人的關係,不能叫作學問。可見,自古以來中國的學者都把天人關係作為最重要的研究課題。

湯一介專欄 | 傳統哲學中的“天人關係”問題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對天人關係問題有種種不同的理論,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他把“天”看成是和人相對立外在的自然界,因此他認為“天”和“人”的關係,一方面“天”有“天”的規律,不因“人”而有所改變,“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另一方面“人”可以利用“天”的規律,“制天命而用之”,使之為“人”所用。

荀子批評莊子說: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是說莊子只知道“天”的功能(順自然),而不知道“人”的功能。劉禹錫提出“天人交相勝”的思想,他認為“天”和“人”各有各勝出的方面,不能互相代替。還有如道教提出的“我命在我不在天”,成仙只能靠自己修煉,不是天生的,也不能靠外力等等,都是討論的“天人關係”問題。這些學說,在中國歷史上雖有一定影響,唯有“天人合一”學說影響最大,它不僅是一根本性的哲學命題,而且構成了中國哲學的一種思維模式。

湯一介專欄 | 傳統哲學中的“天人關係”問題

在中國哲學史上,講“天人合一”的哲學家很多,而儒家學者講此學說最多,但如果我們作點具體分析,也許可以看到他們中間也頗有不同。根據現在我們能見到的資料,也許《郭店楚簡·語叢一》“易,所以會天道、人道也”,是最早最明確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說,《易》這部書是講會通天道(天)和人道(人)的關係的書。

《郭店楚簡》大概是公元前300年前的書,這就是說在公元前300年前已經把《易》看成是一部講“天人合一”的書了。為什麼說《易》是一部會通“天道”和“人道”的書?這是因為《易經》本來是一部卜筮的書,它是人們用來占卜、問吉凶禍福的。而向誰問?是向“天”問。“人”向“天”問吉凶禍福,所以說《易經》是一部“會天道、人道”的書。

湯一介專欄 | 傳統哲學中的“天人關係”問題

《易經》做占卜用,在《左傳》中有很多記載,如莊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條;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條等等,均可證。《易傳》特別是《繫辭》對《易經》所包含的“會天道、人道”的思想做了哲學上的發揮,闡明“天道”

和“人道”會通之理。

《周易》(主要是由《繫辭》所闡發的“易理”)的“天人合一”觀念是要說明“天”和“人”存在著一種相即不離的內在關係,不能研究“天道”而不涉及“人道”,也不能研究“人道”而不涉及“天道”,因此它作為一種思維模式,應有著極有意義的正面價值。為了把“天人關係”問題弄清,也許應該對“天”這個概念在中國歷史上的含義有個全面的瞭解,至於“人”這個概念,可能沒有多少要討論的地方,但是“人性”問題則是儒學討論之重要問題,此問題在《論“道始於情”與儒學的性情說》中有所論述。

——文章節選自《湯一介哲學精華編》

未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