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雷軍:每一道傷痕都將是未來的勳章

作者:雷軍 小米集團董事長、金山集團董事長

雷軍:每一道傷痕都將是未來的勳章

2021年8月10日,我舉辦了一場個人演講,主題是“我的夢想,我的選擇”,主要談論的是我這10年走過的路和做過的一些最艱難的選擇。於我而言,我人生中最糾結的選擇之一,可能就是10年前要不要回歸金山這個決定。

當時的現實情況是,我已經在2010年4月6日建立了小米,不但幾位合夥人已經加入了我的團隊,A輪融資也已經陸續到位。對一個從軟體世界闖入硬體製造業世界的創業者來說,無比複雜的供應鏈世界和工業設計需求,讓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無比繁忙的學習階段,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就在這個時候,金山集團的創始人張旋龍和求伯君找到我,希望我能夠迴歸金山擔任董事長,來挽救金山集團在市場上面臨的不利局面。

這讓我很長時間都輾轉反側。一方面,剛剛成立的創業公司小米需要我做的事情浩如煙海,讓人感到千頭萬緒。另一方面,我曾經在金山戰鬥過16年,經歷過所有公司的高光和低谷時刻,對創始人和這家公司的深厚情感也不言而喻。於是回去還是不回去這個問題,在當時真正成了一個艱難的選擇。

最後,出於對金山的熱愛和對它命運的擔憂,我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迴歸。在當時金山已經被市場邊緣化、員工士氣十分低迷的情況下,我開啟了關停並轉、包產到戶、放水養魚、騰籠換鳥、築巢引鳳的五步戰略改革。可想而知,對於一家創立了20多年的傳統通用軟體企業,想要趕上移動互聯的風口,擁抱嶄新的商業模式,我沒有奢望這個過程會很輕鬆。其中所有跌宕起伏的改革故事,都已經被記錄在了這本書名為《生生不息》的傳記裡。

這是一個傳統的公司如何擺脫路徑依賴,改變自己既有基因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乎企業如何進化、實行管理變革的故事。

走過這10年的光陰,我欣慰地看到,金山已經實現了對自己過去的顛覆,它破繭而出,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並且迴歸了主流市場。金山辦公在移動端和雲端服務著全球幾億使用者,而金山雲也為眾多客戶提供了底層技術支撐,成就了客戶的事業。讓我更為驕傲和自豪的是,雖然金山變革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方式,但是,迴歸產品、關注使用者始終是金山沒有改變的核心,我們永遠都在思考怎麼做出令客戶尖叫的產品,這得益於一代又一代優秀的金山工程師技術立業文化的傳承。

在對金山實施改革的過程中,我有了一個感悟。那就是過去的經驗,尤其是失敗的經驗對未來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帶來巨大的幫助。

早年在金山,我曾在卓越網的融資問題上感受到過極大的挫敗感,賣掉卓越網也是我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大痛楚。從那時候起,對於複雜融資問題的研究成了我很長時間一直都在堅持的事情,從2004年開始,我就立志把所有有關風險投資的環節都搞通搞懂,而這樣的經驗對我後來創立小米以及為金山引入風險投資有著巨大的幫助。再比如在金山時期,我曾經深深感受到渠道之苦,因此在建立小米初期,我決定提升流通效率,公司自建電商平臺,設計出了一套“硬體+軟體+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幫助了小米在早期獲得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金山曾經在軟體時代非常成功,但是在網際網路崛起的時間錯過了很多重要的發展機遇,這也是讓我痛定思痛,一直在考慮趨勢和創業關係的緣起。而這種思考,對小米和金山兩家公司後來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在不改變就等於沉淪的時代,很多個人和企業都在面臨著變革和轉型的問題。如同迪士尼的前任CEO(執行長)羅伯特·艾格所說的那樣:“科技的發展終究會淘汰老舊的商業模式。你可選擇哀怨傷害,盡一切努力維持現狀。或者,你也可以拿出比你的競爭對手更勝一籌的高漲熱情和創意,努力理解和接受新的格局。”

當很多人談到變革或者轉型時會感到本能的恐懼,或者害怕遭遇失敗,我想以《生生不息》這本書裡陳述的一些切身經驗來告訴大家,其實,一個人或者一家企業的成功從來都不是線性的,沒有誰會永遠一帆風順,但是,很多成功都是從既往的失敗經驗中得到的明示和啟發。昨天的失敗可以照亮今天的道路,今天的傷痕也將會成為明日的勳章。

30年來,金山就是這樣一家一直在路上的公司,我們已經意識到了,失敗可能是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而一成不變才是企業經營最大的風險,從今以後,金山依然將用這種無畏失敗的精神主動擁抱變化。而我們,願意用最大的坦誠和既往的故事,和所有的中國企業透過這本書共勉。

本文選自《生生不息》序,範海濤著,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8月出版,經出版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