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中國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指數僅8城超60分!其中杭州得分最高

中國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指數僅8城超60分!其中杭州得分最高

作 者丨王俊,實習生溫瑩雪

編 輯丨吳立洋

城市是資源要素集聚的結果,城市資源配置的效果影響城市發展方向以及可持續性。在數字化經濟發展背景下,推進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對於提升城市全要素生產率和啟用城市的創新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由清華大學網際網路治理研究中心聯合伏羲智庫釋出了一份《中國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指數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創新構建了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指數對全國59個城市進行量化評估。

評估總體結果顯示,僅有杭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寧波、成都和重慶等8個城市超60分,整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報告建議完善政策法規,支援和鼓勵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市場化服務。

資源數字化配置拉動城市快速發展

資源配置的方式影響城市發展的長遠方向與可持續性。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能夠促進城市治理精細化、城市財政收入來源多元化、城市管理透明化。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創新資源配置方式、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對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報告研究顯示,

2021年資源數字化配置溢價率排名前30的城市平均溢價率超過35%,實現溢價約430億元,平均每個城市現實增收約14.4億元,按照全國產權交易和公共資源交易年成交總額為45萬億元計算,在資源數字化配置保持一定水平下,可實現增值溢價達到15.75萬億元

報告指出,數字化是數字經濟時代城市資源配置最優手段。報告課題組副組長付偉認為,“透過新的資產配置的方式,透過新的技術的引進,如果能帶來資產溢價的提升,可能會創造巨大的市場價值,同時也可以帶動包括產業投資、就業、碳減排等等比較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基於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指標體系及權重分佈情況,報告對全國59個城市進行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指數的測度和排序。

總體來看,

排名前30位的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指數平均得分為53.7分,其中8個城市杭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寧波、成都、重慶指數得分位於60分以上,佔比26.7%,9個城市指數得分介於50分至60分,佔比30%,13個城市的得分低於50分,佔比43.3%。

根據以上結果,報告稱中國城市資源配置化水平仍然屬於初級化階段,大部分城市的資源數字化配置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城市間差異性明顯。

具體來看,

東部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指數相對最高,西部地區由於重慶和成都的帶動作用,表現好於中部和東北部城市。長三角地區在使用者流量、資源數字化配置普及度、交易活躍度等方面相對突出,西部城市重慶積極與數字服務企業開展合作,明顯拓寬了政府和企業資產配置的渠道和範圍。

中國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指數僅8城超60分!其中杭州得分最高

探索定位智慧城市如何發展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國資管理與資本運菅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認為,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要圍繞產業升級與拓寬就業進行。

目前中國城市發展面臨的兩大問題,一個是‘有城市無產業’,實體經濟空心化。另一個就是‘有城市無就業’,三四線城市留不住人才

。”文宗瑜說,“中國的城市數字經濟要想得到比較快的發展,我認為政府應該支援各種平臺、方式的城市資源數字化交易。”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張彬認為,“如果沒有可供比較的指數,城市就無法知道自身的發展程度、優勢和努力方向。”

她談到建立全面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方面,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可以準確科學地衡量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避免發展中出現資源浪費等弊端。”

圍繞我國59座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報告從環境基礎、配置物件、配置過程、配置效果四個維度構建評估體系,並進一步細分出12個二級指標。

付偉解釋說,“我們認為配置的環境基礎是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實現的政策和技術保障,只有在政策、技術和服務環境的支撐下,才能有效促進資源數字化配置的實現。‘配置物件’主要是指參與到配置過程中的主體和客體。‘配置過程’主要是評價資源在實現數字化配置過程中涉及到的核心交易特徵,以衡量其在價格、週期、規範性等方面的表現。最後一個還是要看配置的效果是什麼樣,即資源數字化配置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從更加細分的四個維度來看,報告指出,一些城市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輕建後運營,重數字平臺搭建、輕部門統籌,重企業使用者、輕個人使用者,導致很多平臺建設後未能很好地達到預期效果。

以推動數字經濟、打造數字生態為目標

“我們希望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數字化來幫助城市進行資源和要素配置。”伏羲智庫創始人、清華大學網際網路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曉東表示。

報告結果顯示,資源數字化配置水平與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且受地方政府治理理念、城市營商環境、數字化基礎設施應用水平、當地對數字經濟及網際網路業態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針對以上結果,報告建議

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和法規,支援和鼓勵城市開展資源數字化配置,支援行政事業資產、企業國有資產等公共資源資產交易採用諸如“網路拍賣”、“網路競價”等數字化配置方式,並鼓勵第三方數字服務提供者開展技術和流量服務支援服務。

鑑於推進資源數字化配置技術、人才和資金投入較大,報告建議加強政府與數字平臺型企業合作,依託企業既有資源交易平臺開發成果,快速完成地方資源交易平臺部署,實現零成本或低成本建設,有效降低建設風險。

此外,報告還建議,擴大行業合作,加快推動傳統的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平臺的數字化轉型,在加強建設和最佳化配置環境、配置物件、配置過程的同時,更要透過配置效果反向關注數字化轉型中的不足之處,針對地方政府的痛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數字化服務,提升城市資源數字化配置能力,充分釋放城市資源的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左鵬飛稱,“報告構建的城市數字化配置指數創新性非常強,其結論對未來的城市治理提供了非常明顯的靶向路徑。”

本期編輯 馮展鵬 實習生 李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