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說,“天下槍兵幸運八斗,趙子龍獨佔一石,餘者共欠兩鬥”

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梗,說:“天下槍兵幸運八斗,趙子龍獨佔一石,餘者共欠兩鬥”。“天下槍兵幸運共一石,子龍獨佔十二斗,其餘槍兵倒欠兩鬥”。這些話怎麼來的呢?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一部動漫Fate。在Fate系列中,最早登場的兩名槍兵都有著悲劇的結局。於是,“自古槍兵幸運e”的梗開始流傳。

後來有人將之引申到歷史人物。

“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的運氣確實不錯,在《三國演義》中,他於長坂坡七進七出,救下蜀漢後主阿斗。正史中雖然沒有七進七出,但長坂坡之戰卻是真實存在的,趙雲其實不止救下了阿斗,還救下了甘夫人。面對的是曹操的精銳虎豹騎,正史中曹操也沒有下令不讓士兵放冷箭。漢代重騎兵盔甲沒有後世的好,能做到這一點足見其有勇有謀,同時運氣也非同一般。最終趙雲的結局也是壽終正寢,不像關羽張飛二人皆是慘死。

反觀其他槍兵,能青史留名的名將和演義小說中的一些角色似乎總是運氣不太好。西楚霸王項羽使用霸王槍,自刎於烏江;冠軍侯霍去病使用梅花槍,英年早逝;西涼錦馬超使用虎頭湛金槍,主動造反坑死了他父親;精忠報國的岳飛使用瀝泉槍,被冤殺;創“戚家槍”,使用神威烈水槍的戚繼光晚年貧寒;“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的女將楊妙真的丈夫被殺;《水滸傳》中,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也是飽經磨難;演義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後,楊家將更是被塑造得滿門忠烈……這樣一看彷彿趙雲真的搶走了史書中部分名將和部分小說槍兵的氣運。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能上戰場的將領本身就處於危險的狀態。既要同敵人作戰,要成為名將,功高震主更是少不了。有悲劇色彩的人物似乎更容易被傳頌,一些本沒有資格載入正史的小將也是因為悲劇得以青史留名。

但除了用槍的,其實用其他武器的名將運氣也沒好到哪去。使弓箭的飛將軍李廣戰功赫赫,卻不僅沒能封爵,還在漠北之戰中,因迷失道路不忍刀筆吏的汙辱,揮刀自盡;留下“百步穿楊”這個成語的養由基萬箭穿心而死;在演義中用戟的薛仁貴被兒子射死;《水滸傳》中林沖雖慘,但其他角色也是一個比一個慘……

悲劇,似乎是一些人物被塑造成英雄的一個條件。一生平平安安的將領的故事反而不容易傳播。

以楊家將為例,北宋將門其實很多,還有折家軍、呼家將、狄家將、種家將、姚家將。其中一些將門的戰功其實比楊家將還更多,但出名的卻偏偏是楊家將。甚至,演義為了突出其英雄色彩,還把楊家將塑造成滿門忠烈。由此看出,不是使槍的將領運氣不好,而是留名的武將多有悲劇色彩。

其實在古代,槍被稱為百兵之王、諸器之王、武藝之王,使用者不在少數。

程衝鬥:“槍乃藝中之王,以其各器難敵也”,“世人尊槍為藝中之王,蓋亦以長技無逾此”。

《手臂錄》:“槍為諸器之王,以諸器遇槍立敗也。”

現代有一項兵擊運動。參與者穿著護具使用各種兵器對打,無論是單挑還是群戰,長槍總能取得巨大的優勢,在兵擊圈勝率極高。因為它兼具了一寸長一寸強的特性,卻又不失靈活。甚至連只練過一個月長槍的兵擊新手都能在兵擊單挑中擊敗練了多年刀劍的老手。

為什麼說,“天下槍兵幸運八斗,趙子龍獨佔一石,餘者共欠兩鬥”

為什麼說,“天下槍兵幸運八斗,趙子龍獨佔一石,餘者共欠兩鬥”

打兵擊時,單刀進槍總是九死一生

唐朝時,武舉出現,將馬槍列為考核重點。《太白陰經》記載五十人一火的軍隊裝備五十把長槍,槍的數量是“十分”,也就相當於人手一把長槍了。

明朝《武備志》:“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也就是說,中國古代軍隊主戰兵器就是長槍,甚至可以達到“人手一把槍”的程度。

可以發現,許多在演義、評書中使用其他兵器的武將,在正史中也是用的槍。

例如在《隋唐演義》中使用雙鐧的秦瓊,在《舊唐書》中被記載的是“躍馬負槍而進”,將太宗命令刺殺的驍將銳卒刺於萬眾之中。其實在中國古代,鞭鐧錘這類鈍器一般是單手用的副武器,像李元霸其實就是《隋唐演義》的虛構人物了。

在《三國演義》中使用方天畫戟的呂布在正史中的武器是長矛。他在《漢末英雄記》中被記載的是“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在《後漢書》中則被記載:“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一些人可能會說,矛也不是槍啊。其實唐朝官方典籍《唐六典》和明朝重要兵書《武備志》都將槍作為對矛槊的統稱。《武備志》說:“歷考諸說則矛槊矟皆槍之類也。”也就是說,矛和被某些人認為是“馬戰神器”的槊,其實都是槍的一種。

順便提一句,這些年日本武士刀似乎被捧得有些過了,導致一些人對日本古代戰爭出現了錯誤的認知。實際上日本人也說:“劍道三倍段,長槍九倍段”(日本刀劍不分)。其實日本古代戰爭主戰兵器和中國一樣也是長槍,很多練刀的武士上戰場都改用長槍了,日本名將、劍聖上陣大多用長槍,甚至火槍,而不是用所謂的“日本武士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