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秦帝國》讀書筆記第四十九天:如果沒有房陵之戰教訓,張儀、司馬錯還會友好相處嗎?

《大秦帝國》讀書筆記第四十九天:如果沒有房陵之戰教訓,張儀、司馬錯還會友好相處嗎?

作者

本文《大秦帝國》讀書筆記系列由我愛刨根問底原創,今天是第四十九天分享。

《大秦帝國》讀書筆記第四十九天:如果沒有房陵之戰教訓,張儀、司馬錯還會友好相處嗎?

張儀

一:張儀得房陵教訓,導致張儀敬佩司馬錯,是張儀、司馬錯交好的前提

1。張儀獻計齊國連環計

商鞅被車裂不久,越國舉國出動,攻打齊國。張儀為了解決齊國面臨棘手難題,實行轉移矛盾、保平安政策。提議越國攻打楚國,以獲得越楚相鄰廣闊、肥美的雲夢澤地區。之後,又到楚國獻計,田忌被借用以楚將身份消滅越國。

2。張儀否決田忌提議

在滅越前,田忌提議:小心楚北房陵之地被秦軍進攻,被張儀、楚王否決。

3。張儀在楚遭刑

結果,滅越大勝,房陵、漢水重地被秦軍攻下,楚國把原因歸罪張儀,張儀渾身被痛打,最終一條腿被廢。

4。張儀深刻反省

張儀痛定思痛、進行深刻反省——錯就錯在:張儀不甚懂軍事,卻輕率參與、否定名將的合理提議。最終導致慘重後果。

得此慘痛教訓,張儀至此永遠銘記在心:不得參與軍事。

二:經過千辛萬苦,張儀平安到達秦國;經過真心試驗,張儀重見秦國廟堂。

第一次在秦國朝堂與朝臣碰面,“張儀生平第一次談兵,便被將軍斷了一條腿,張儀敬佩將軍。”張儀向司馬錯深鞠一躬,“張儀原本狂傲(張儀祖父曾作魏武卒將軍),自司馬錯出,而知天外有天,豈能不敬佩將軍。”

有這個好的開局,張儀和司馬錯就會有好的合作基礎。

《大秦帝國》讀書筆記第四十九天:如果沒有房陵之戰教訓,張儀、司馬錯還會友好相處嗎?

司馬錯

三:司馬錯兵家眼光,決定戰爭要以國勢打,無意向張儀靠攏

1。張儀政策徹底提振秦國君臣

針對秦國現狀,張儀提出秦國應對之策:一曰連橫,二曰擴軍,三曰吏治,四曰稱王。這個提議振聾發聵,既可以解決秦國目前問題,又可以解決將來秦國東擴、爭霸問題。這樣的提議,說進每個人心坎裡。

2。司馬錯兵家眼光

國尉司馬錯乃兵家大師司馬穰苴後裔,是個審勢為戰的統帥。祖先傳下來的《司馬法》提倡“大善用本,其次用末,執略守微,本末唯權,戰也。”

這就是說:高明的統帥要善於運用戰略(本),其次善於運用戰術(末)。能夠堅定地推行戰略,微妙地把握戰術,權衡本末而運用於戰場。這才是最高明的戰法,才能稱之為“戰”。

司馬錯正是一個具有全域性眼光,在大勢下進行戰爭的首領。

司馬錯戰爭的基準點就是大勢,而在大勢上,張儀的把握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出於司馬兵家本能,司馬錯無意一次一次向張儀靠攏。

四:張儀的敬佩,司馬錯的靠攏,秦惠文王期將相琴瑟和鳴

張儀由於敬佩司馬錯的兵家才能,一次又一次向司馬錯請教為什麼如此佈置兵力。司馬錯由於得勢打仗理念,一次又一次靠近張儀。

因此,秦惠文王時期,將(司馬錯)相(張儀)彼此數次向對方真誠請教,將相琴瑟和鳴。共同譜寫一首國家安定的和諧曲。

五:總結

如果沒有房陵教訓,張儀或許不會進入秦國;如果沒有房陵教訓,即使張儀為秦國效力,也不會如此敬重一個將軍,畢竟張儀也算兵家後裔。

他們只能是合力為秦國效力而已,而不是那麼真心相印!

預知後面如何,請看明天《大秦帝國》讀書筆記五十。

作者:王躍英,愛思考,愛行動! 笑一笑,走一生!

備註:本作者所有文章禁止轉載、禁止搬運,如需轉載,請在評論區聯絡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