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課程筆記:商業分析之 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課程主要講了:1、杜邦分析;2、一些識別財務造假的方法;3、財務分析除了分析財務資料之外還要會分析非財務資料。

一、杜邦分析

杜邦分析把ROE(Return of Equity,淨資產收益率,衡量公司為股東賺錢的能力)拆分為三部分:產品盈利能力、經營效率和槓桿率。換句話說,分析一家公司為股東賺錢的能力如何,要看產品毛利(產品單價與單位成本之差)是否夠高,在一定的投入下賣出去的產品是否夠多,以及是否能合理借債。

反映

產品盈利能力

的指標有:

1、毛利率=(銷售收入-產品成本)/銷售收入

2、SG&A as a % of sales = SG&A expense/ sales:SG&A不是國內會計報表上有的概念,百度說SG&A指的是sales,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費用,我理解為利潤表裡除了財務費用以外的所有費用

反映

經營效率

的指標包括:

1、應收賬款週轉天數=360÷(全年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餘額)

2、存貨週轉天數=360÷(全年銷售收入÷平均存貨餘額)

3、應付賬款週轉天數=360÷(全年採購額÷平均應付賬款餘額)

三個週轉天數分別反映公司的應收賬款平均多久能收回來;按照公司的平均存貨水平,多少天能把這些存貨全部賣完;欠供應商的款平均多久付清。

一般來說,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和存貨週轉天數越低越好,應付賬款週轉天數越高越好。此外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和應付賬款週轉天數還可以反映公司在產業鏈裡的強勢程度。

用這三個週轉天數,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新的指標:

Net Trade Cycle=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存貨週轉天數-應付賬款週轉天數

Net Trade Cycle反映了從現金出去到現金回來的時間間隔,在這段時間間隔裡,我們必須靠短期借款來補上資金缺口。

反映

槓桿率

的指標有:

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

槓桿水平通俗點說就是企業的總資產裡有多少是用借的錢買的。

槓桿水平並不是越高越好,企業槓桿越高,因資金鍊斷裂或資不抵債而破產的可能性就越大。關於槓桿水平在多少是合適的,並沒有權威的說法,一般來說是透過和同行業的企業進行對比來判斷某企業的槓桿率是否過高。

二、識別財務操縱

在這一部分的課程筆記之前,咱們先說一下什麼是財務操縱。

財務操縱是指透過有意的行動調整財務報表資料,但財務操縱並不等於財務造假,財務造假是完全違規的,而財務操縱的行為有可能在會計準則的准許之內,比如說為了降低利潤水平而給資產計提大額減值,計提減值是完全符合會計準則的行動。也就是說財務操縱是一個比財務造假更寬泛的概念,它不一定是不合規的。

但是財務操縱我們也要能夠識別得出來,否則在做財務分析時就有可能被誤導。

以下是課程筆記。

財務操縱的動機

有:

1、符合監管要求

2、滿足資本市場的要求

3、有的員工的薪酬與業績相關聯,因此存在操縱收入、利潤的動機

四個財務操縱的方法及相應的識別方法。

1、透過激進地確認收入來提高收入。

意思是在不該確認收入的時候確認了收入。

這種操縱收入的方法會導致大量的應收賬款,透過對比上年同期應收賬款/營業收入、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和競爭對手對比收入波動可以識別這種收入操縱。

2、透過預收賬款來操縱收入。

預收賬款被稱為企業收入的cookie jar(餅乾盒),如果企業有多的收入就存進這個cookie jar,等需要收入的時候再拿出來補充收入。

3、透過支出的費用化or資本化來操縱利潤

這裡的資本化不光包括把支出增加到固定資產上,還包括增加到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

把當期的支出資本化可以提高當期的利潤,但會讓以後期間的利潤減少,相當於把以後期間的利潤提前列到了當期的利潤表上,改變了利潤的實現時間。

識別這種收入操縱的辦法是對比淨利潤和經營性淨現金流,如果某公司淨利潤是逐年增長的,但是經營性淨現金流卻是負的而且每年還在降低,這種就是把當年的許多支出資本化了。

課程認為,高速成長的企業可以選擇把費用資本化,(因為高速成長的公司未來的利潤比較高,提前實現利潤對未來的影響比較小);增長比較慢的公司,就建議費用化當期的支出,避免未來的利潤太難看。

4、識別財務操縱的第四種方法是讀財務報表的腳註。

財務報表的腳註裡面會寫上所有采用的會計假設,比如說壞賬計提比率等等,如果某個會計假設在某年變動很大,就需要看一下是不是存在財務操縱。

然後講了

四個識別財務操縱的數學模型

1、修正的瓊斯模型(Modified Jones Model)

模型內容如下:

收入=現金收入+非現金收入

現金收入=經營性現金流入

非現金收入=α+β*現金收入增長+χ*固定資產+ε

用這個模型對企業的歷史資料進行迴歸,有兩種迴歸方式:第一種是用一家企業最近十年的財務資料做迴歸,但是這要求這家公司有比較久的歷史,而且十年中間不能有突出的變動(比如換了個主營業務);另一種迴歸方式是找同一個行業多家公司的財務資料進行迴歸,這種迴歸方式對創立時間比較短的企業也能適用。為了去除企業規模的影響,所有的變數都要除以前一年的總資產。

用修正的瓊斯模型做迴歸分析的時候,迴歸分析的t值和p值很可能不顯著,這是樣本量太小導致的,不用管它。畢竟我們有這麼個模型用總比沒有好。

迴歸得到α、β、χ的值之後,計算企業當期的非現金收入應該是多少,並和財務報表上的非現金收入進行對比。如果瓊斯模型算出來的非現金收入和財務報表上的非現金收入差別很大,我們就有理由懷疑這家公司存在收入操縱。

2、識別費用操縱的數學模型

邏輯和瓊斯模型是一樣的,根據其他財務資料來測算費用的正常水平應該是多少,然後測算費用操縱的金額有多大。

計算費用水平的公式是:

費用變動= α+β*上期收入增長+χ*上期收入+ε

3、Beneish M Score

這個模型選了8個財務指標,給每個財務指標一個權重,計算出一個總的分數,就是公司的M Score(Manipulation Score)。如果算出來的M Score高於-1。78,這家公司可能就有問題。為什麼是-1。78:任何一個模型都面臨false positive和false negative,選擇-1。78是一個讓false negative儘量少,同時false positive還可以接受的水平。

Beneish M score的計算還是有點複雜,就不放在這裡了,感興趣的同學在公眾號留言“M”會發計算公式出來。

4、Benford‘s Law

這個模型的內在邏輯是,有人發現自然界裡的數字的開頭第一個數字的分佈有一定規律,並且發現這種規律在人類創造出來的財務報表中同樣存在,所以我們用這個來檢測財務數字的修改。至於這個規律為什麼會存在,大家都不知道,反正能派上用處就用……

數字開頭第一個數字的分佈規律如下:

課程筆記:商業分析之 財務分析

在用Benford’s Law檢測財務造假的時候,用來檢測的數字越多越好。用統計出來的開頭數字的分佈分別跟上圖中的分佈相減得出差值,給最大的那個差值命名為KS,如果KS>1。36/√P(P是用來檢測的數字的個數),就表明存在篡改財務數字的可能性。

這部分課程的最後,老師說沒有一個模型可以檢測出所有的財務操縱,所以需要多個工具聯合使用。當你用模型檢測出一個公司有操縱的可能性之後,就去搜集更多的資訊來進一步判斷是否存在財務操縱。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這四個模型從正兒八經的會計學模型一步步進展到玄學,真是讓人很想吐槽啊。。。

三、財務和非財務資訊

這一部分是說,要找出重要的業務驅動因素,然後思考如何測量和提升這些驅動因素,以及計算提升驅動因素帶來的財務回報有多大。

需要測算“提升驅動因素帶來的財務回報有多大”,是因為邊際效應遞減的規律可能讓我們的投入實際並沒有太大的回報。舉個例子,產品質量是重要的業務驅動因素,但是產品合格率從99。95%上升到99。99%帶給顧客的感受可能並沒有太大區別,公司將合格率從99。95%提升到99。99%所投入的資源只能換回很少的財務回報,在這個例子裡這是不划算的,公司不應該投入資源將合格率從99。95%提升到99。99%。

比較多關注的內部業務指標有兩個:服務和質量;比較多關注的外部業務指標有四個:滿意度、當推薦人的意願、對服務的價值評價、再次購買的可能性。

此外,我們應該把業務驅動因素分解成更多的二級指標,分析提高哪個二級指標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分析的時候,應該從更高的角度來分析,把要分析的問題放進更大的商業模型裡。舉例來說,理財顧問公司的業績與顧客滿意度高度相關,但是顧客滿意度與理財顧問的離職率高度相關,所以要提高顧客滿意度就需要降低顧問的離職率,最終問題就變成了如何讓顧問對工作滿意。問題從銷售部門轉到了HR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