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信條》海報

剛從《信條》(Tenet)放映廳走出來的時候,美叔環顧四周,除了陪女朋友的小夥子之外,大多數人都跟美叔一樣一臉懵逼,回家之後美叔花了最少3個小時重新梳理思路,終於把故事理順了,諾蘭的電影一如既往的“不好好講故事”,不過這也正是他的電影的魅力所在,下面美叔跟大家拆解一下《信條》這部電影的幾處要點,沒有劇透,而且看完之後會對你理解電影有巨大的幫助。

一、時間旅行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信條》海報

自《信條》開始宣發,各種通稿就在宣傳這是一部關於時間旅行的電影,說實話,電影當中的時間旅行相關劇情實在是做得太“潤物細無聲”,導致美叔觀影過程中根本沒反應過來這是在“旅行”。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時間機器的經典造型

我們印象當中的時間旅行是這樣的:主角進入到一架機器當中,按幾個按鈕設定好時間和目的地,然後啟動機器,“噗”的一聲,主角就來到了他想要去的過去或者未來。這種表現形式非常的具象,能讓觀眾非常直接的理解主角“穿越”這一現實。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時間倒流鏡頭

但是電影《信條》並沒有這樣處理“時間旅行”。整部電影當中的幾處“迷惑行為”,即時間倒流的場景,其實就是在進行“時間旅行”。簡單來說,在電影《信條》當中,“時間旅行”並不是一個“即刻”行為,而是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才能完成的行為。

舉個比較直觀的例子,你想要回到前天,那麼你在穿過時間機器大門之後,周圍的時間開始倒流,你眼中的世界看起來就像是在“倒帶”,你要在這個時間倒流的宇宙當中呆夠72小時,然後再次穿越時間機器大門,這個時候你才“回到”了前天。

所以說,電影《信條》裡的時間機器不能讓人穿越回遠古時期,因為你活不了那麼久,即使你活得了那麼久,等時間到了之後你也找不到相應的時間機器大門讓你再次返回正常世界。

二、熵減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事物的無序化

熵減是《信條》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稱為科幻電影的基礎。熵是什麼?教科書上說熵是表徵系統內混亂(或無序)程度的物理量。熵減,也就意味著系統內的混亂程度降低,反之,熵增則表示系統內混亂(或無序)程度的增加。

很遺憾,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現實世界,是一個熵增的世界。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增加,整個世界只會從混亂走向更混亂,不會從混亂走向有序。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意識到了熵增現象,並留下了著名的成語:覆水難收。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熵增與熵減示意圖

“覆水”,也就是將水潑出去的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將一盆水(有序),潑出去之後變成一地的水(無序)。我們無法將地上的水一個分子不差的回收到盆中,同樣,熵增也是一個無法被逆轉的過程。

為何我們現有的科學體系表明“回到過去”這種時間旅行方式是不可行的?原因就是在時間尺度上,我們所處的整個宇宙都處在熵增的過程中,我們無法打破這個物理定律,誰都不行,破壁人來了也不行。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信條》海報

而電影《信條》則獨出心裁地創造出一種合理的“熵減”行為:時間旅行不再是“噗”的一聲,穿越者要經歷一系列的熵減過程,再透過轉換門進行轉換,才能夠真正的“回到過去”。

當然,這也只是“看起來”更合理,實際上“穿越”這一行為本身就是一個“熵減”過程,所以《信條》當中發生的事情即使看起來比其他的時間旅行電影更合理,也仍舊只是一部科幻電影。

三、時間機器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信條》海報

上面跟大家聊了電影《信條》當中時間旅行的過程以及原理,下面跟大家再聊一聊時間機器。在電影中的時間機器就是一個由通道連線的兩個不同空間。從A門進入,B門走出之後就進入時間逆流。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信條》劇照

為了能夠讓觀眾清晰的分辨正向時間與逆向時間,諾蘭在鏡頭當中把兩個空間進行了區分。不知道大多數觀眾是什麼感覺,美叔在剛開始看的時候會將其誤認為是兩個不同的時空。實際上並不是,不管處於哪條時間線(正向或者逆向),鏡頭中的角色們都是處於同一空間的。

換句話來講,所謂的時間機器並不具備穿越時間的功能,這臺機器只是改變了穿越者的狀態(從正向到逆向,或反之),穿越這一行為是加諸於穿越者自身的。被改變狀態的穿越者也是在這個宇宙當中,只不過是逆著時間而行。

四、祖父悖論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祖父悖論示意圖

只要是與時間旅行相關的科幻作品,總會涉及到到“祖父悖論”:一個人穿越回過去殺死了他尚未結婚的祖父,他的祖父消失了,他的父親自然不存在,他父親不存在那麼他也不存在,既然他不存在,又如何能夠回到過去殺死自己尚未結婚的祖父呢?

這個悖論的意思並不是說所有穿越回過去的穿越者都要跟自己的祖父過不去,而是說任何對“過去”的改變都會引發“現在”的不確定性。為了繞過“祖父悖論”,多數科幻作品為了在邏輯上自洽會引入“平行世界”這一概念:當這個人穿越回去殺死自己的未婚祖父那一刻,會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宇宙,在這個宇宙中他仍然存在,他的祖父也死去了,這是一條全新的時間線,與他穿越而來的那條時間線已經不再是同一條。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信條》劇照

但是顯然電影《信條》並沒有採用平行世界這個概念,同時也沒有繞開“祖父悖論”,這是到現在為止美叔也沒從劇情中解讀中讓人信服理由的一點。既然“祖父悖論”存在於《信條》電影當中,那麼未來人又是如何確保“穿越”這一行為能夠成功的呢?

對此美叔只能猜測,處於絕望當中的未來人把這次事情當作一次豪賭,成了的話全世界因此受益,失敗的話也沒什麼損失,最嚴重的後果也不過是世界滅亡提早而已。

五、宿命論、決定論與自由意志

關於宿命論與決定論以及自由意志,美叔在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跟大家聊過,不過從閱讀量上來看應該看過的人不多……這次藉著電影《信條》的機會再跟大家聊一聊。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命運三女神

宿命論是一種原始的哲學思辨,認為萬事萬物的發展早就已經命中註定,任何試圖與命運抗爭的行為都是無效的,各國古代神話中都存在掌管命運的神靈就是一個直觀的例子。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愛因斯坦也是決定論支持者

決定論則是一種科學的理論,也被稱為科學宿命論,這種觀點認為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可預測的,我們目前無法預測的原因是無法掌握所有有效的引數。比如我們認為擲硬幣時的結果是隨機的,但如果我們能夠精確的統一每次擲硬幣時的力度,空氣阻力、重力、風速等引數,那麼就可以讓每次擲出的硬幣結果都一樣。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手握金條的《信條》反派

從電影《信條》當中舉例子的話就是反派最終做出毀滅世界的決定,並不是他突然想要毀滅世界,而是他出生、成長的經歷一步一步導致他最終產生了這一想法。

由此可知,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在大爆炸之初就已經定下,因此現在發生的一切事情也都是早就已經註定的。嗯,是的,雖然同樣悲觀,但決定論看起來更科學一些……

而自由意志則是與上述兩者相悖的,自由意志論認為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想要的結果需要自己去爭取,事物的發展決定權掌握在人類自己的手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主觀能動性”其實就是自由意志的另一種說法。

電影《信條》觀影前必讀,看完這五點,讓你徹底搞懂劇情

《信條》劇照

不過顯然《信條》當中所展現出來的內容是“反自由意志”的,換句話來說,結果已經註定的事情,任何的掙扎都是無謂的。關於這一點,諾蘭在電影中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結果是註定的,意志是自由的。

嚴格來說這並不算是解釋,而是將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割裂了開來,也就是說雖然結果失敗了,但你的努力過程就是自由意志的證明,反之,雖然你沒看書但考試仍舊拿了第一名(全靠蒙的),也是自由意志的體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