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伺候孫子和老伴分居10年,“老年漂”的苦有誰懂?

導讀:帶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尤其對年老體衰的老年人,更是身心俱疲,子女只有理解了她們的累,她們才會覺得付出才更值得。

伺候孫子和老伴分居10年,“老年漂”的苦有誰懂?

01

現在年輕夫妻生活壓力大,很多家庭當中,老人就成為帶娃的主力軍。而很多不和子女在同一個城市的老年人就會被迫成為“老年漂”。

鄰居李阿姨,就是這樣,而且這一漂就是十年。

她有兩個兒子,自己勞苦大半輩子,終於給他們在省會城市安了家。本想享受一下晚年生活,可是無奈兒子和兒媳婦工作忙,自己便主動承擔起帶娃的工作,也開始了和老伴的分居生活。

她說,在給大兒子帶孩子時,老伴兒還沒退休,退休後,兒子媳婦也邀請過老伴過來同住,但是老伴覺得和孩子一起生活不自在,也不願意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就獨自在縣城生活。

伺候孫子和老伴分居10年,“老年漂”的苦有誰懂?

李阿姨本想著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就可以和老伴兒團聚了。可是,老大的孩子上幼兒園後,隔三差五地鬧毛病。夫妻二人忙得焦頭爛額,便請求她再住帶一段時間。

李阿姨也不忍心孩子遭罪,就又留下來了。

這一帶,就走不開了,接著小兒子的孩子也出生了,一來兩家離得又不遠,兩邊跑便成了常事,二來如果只是給大兒子帶孩子,若是不給小兒子帶,難免有失公平。

她開玩笑地說,自己就好比一塊磚,哪邊用哪邊搬。

李阿姨說現在最盼的就是孩子們放假,因為她太希望有一點自己的時間,可以回到縣城喘口氣。

李阿姨也坦然因為孤獨和疲憊,自己變得很脆弱。

有時候孩子們只是開個玩笑,比如二兒子對自己說“媽,您幫大哥幾年也要幫我幾年。”或者大兒子說“媽我生個二胎,您再幫我帶。”自己心裡都會難過一陣。

如果再和兒媳婦們有一些小矛盾,自己也會問自己,辛苦了一輩子,養孩子到底是圖啥呢?

伺候孫子和老伴分居10年,“老年漂”的苦有誰懂?

02

李阿姨的經歷道出了很多老年人的矛盾之處,看著粉嫩的小人兒經自己一手帶大,看著一代代的傳承,本應該心滿意足。可是透支的身體,與兒子或是兒媳婦的矛盾,也會時不時地讓老人情緒崩潰。

偶爾也會聽到一些年輕人抱怨老人不幫帶孩子,抱怨老人對小家不管不顧。

其實除了個別的老人,大部分老人都是心疼子女,也希望儘自己最大努力幫助子女,然而他們除了力不從心外,其實又有太多的顧慮。

首先,面臨與老伴分居的生活狀態。

就比如像李阿姨的老伴一樣,覺得兩代人在一起有諸多不方便,不想和子女一起生活,或者子女的居住環境條件有限,根本容不下這麼多人。再比如,一些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老兩口怕給小兩口增加負擔,又或者老伴兒還未到退休的年齡。

種種因素,都會導致老兩口呈現分居的狀態。

“少年夫妻老來伴”,兩個人到了晚年分開,既要擔心對方的身體健康,又要承受內心的孤寂。

伺候孫子和老伴分居10年,“老年漂”的苦有誰懂?

其次,老人怕受累不討好。

兩代人的思想觀念有差異,育兒觀念、生活習慣免不了會有衝突,如很多電視劇當中的情節一樣,本來小兩口過得開開心心,一旦生了孩子,有老人來帶娃,便開始矛盾重重。

尤其婆媳關係,還有丈母孃女婿之間,想要相處的和睦,是需要花費一些心思,要注意很多問題的。

而且婆媳或丈母孃女婿在一起生活,總會有一些拘束。老人既擔心自己捱了累,到最後因為一些矛盾變得像陌生人一樣,就白費了自己的這份心。

因此,很多老人也寧願在其他方面多付出一些,也要避免參與到小兩口的生活當中。

所以相比之下,那些能夠放下種種顧慮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她們忍受來到異地的孤獨,忍受著帶娃的腰痠背痛,偶爾還要面看似主人又非主人的尷尬,僅僅是對子女的心疼而已。

如果非要說她們圖什麼,無非就是希望自己所付出的,子女能夠看到,希望自己的小差錯,子女能夠包容和理解,更希望有一天任務完成後,亦可以圓滿退出小家庭。

伺候孫子和老伴分居10年,“老年漂”的苦有誰懂?

03

作為子女,在勞煩老人的同時,也要理解老人的辛苦和孤獨,多給老人一些關愛。

一、儘可能給老人多一些空閒。

帶孩子需要耐心和謹慎。而對老年人來說,既要承受身體的壓力,也要承擔一些心理壓力。

身邊很多老年人都說過,身體的辛苦不算辛苦,就是擔心自己疏忽,一個不小心孩子磕碰、生病,在媳婦或者女婿面前過意不去。

所以,子女下班或者放假時,就給老人一些空閒,讓老人有個喘息的機會。一天的忙碌不僅消耗的老人的體力,也消磨了老人的心力。哪怕讓老人出去走走,也能緩解一下疲勞。

年輕人雖然也是處在愛玩的年紀,但是有了孩子就是要犧牲很多娛樂的時間的。不能因為自己愛玩,而把責任壓到老人的身上。

伺候孫子和老伴分居10年,“老年漂”的苦有誰懂?

二、關心老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心理狀態。

一個家庭有了孩子,所有人都會把目光聚集到孩子身上,老人看著子女每天忙忙碌碌,捨不得麻煩子女,即便身體出現了一些不適,也不會向子女開口。

所以,這就需要子女多一些關注,每天下班回到家,除了關心孩子外,也要常與老人溝通。問問老人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留意一下老人的心理狀態。

讓老人也感受到來自子女的關愛,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三、調節好家庭關係。

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和睦,老人帶娃期間,也是最容易產生家庭矛盾的時候,如果處理不好,可能還會影響整個家庭的執行。

所以,只要下定決心邀請老人來帶娃,小兩口就應該抱著感恩的態度,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儘量去包容老人;如果需要老人配合或者改變的事,兒子、女兒出面比較合適,即便和老人發生正面衝突,母子母女也不會產生什麼隔閡。

聰明的子女會在從老人進門的那一刻,就主動承擔起調節家庭關係的重任,及時調整家人的情緒,而不是等到無法收拾的地步才去埋怨、後悔。

伺候孫子和老伴分居10年,“老年漂”的苦有誰懂?

04

作為子女要明白,老年人的含飴弄孫之樂,絕不是拖著疲憊的身軀,每天十幾個小時地貢獻自己的能量和情緒。

子女生活不容易,老人更不容易,尤其是那些背井離鄉來到子女身邊的老人。

她們僅僅是因為這份體諒,才不得不放棄自己原本輕鬆的晚年生活。

所以,當自己意識到現在的生活是因為老人的到來才得以順利進展時,子女更應該理解感恩她們的傾情付出。

在老人在帶娃的過程中,多體諒一下她的不易,也尊重一下她的不同意見,多提提她在家中價值。

只有老人心裡感受到舒適,即便累一些也會覺得是值得的,而且一家人只有相互幫助,相互關心,整個家庭才會健康和睦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