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乾隆下江南逛到金山寺,和高僧的幾句對話道出千古哲理

【本文由永宣論史原創,禁止轉載】大家知道清高宗是誰嗎?其諡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其實他就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名叫愛新覺羅·弘曆,清高宗是他的廟號,但是世人熟悉的是他的年號乾隆,因此他以乾隆皇帝之稱聞名。

乾隆下江南逛到金山寺,和高僧的幾句對話道出千古哲理

乾隆皇帝極具個性。首先,他活了89歲,在中國歷史上的559名皇帝之中排名第一,也就是說壽命最長的的皇帝,沒有之一。其次,他在位60年,也就是在他84歲的時候退位,為什麼要退位了,他人還沒死呢?這是因為他不可以和他的爺爺康熙帝並立,康熙在位61年,所以他就讓位給太子(嘉慶皇帝),自己退居幕後操控,當太上皇,這樣又持續了近五年。實際上他當政65年,是當政最久的皇帝,也沒有之一。當然,永宣這裡不繫統講述乾隆皇帝的方方面面,只講有關他下江南的事情。乾隆皇帝有點沉迷下江南,類似於少年沉溺於玩王者榮耀。他在位時,一共組織了六次下江南的玩樂活動,都極其鋪張和奢華。人人都說江南好啊,來了第一次後就止不住了,每次都留下了很多回憶和故事。

乾隆下江南逛到金山寺,和高僧的幾句對話道出千古哲理

有次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了鎮江(即今江蘇鎮江)的金山寺,他憑欄遠望著滾滾長江,百舸如梭,然後側身問寺中的白鬚高僧:“長江中船隻來來往往,這麼繁華,一天到底要過多少條船啊?”高僧回答:“只有兩條船”。乾隆問:“怎麼會只有兩條船呢?”高僧說:“一條為名,一條為利,整個長江之中來往的無非就是這兩條船。”

乾隆下江南逛到金山寺,和高僧的幾句對話道出千古哲理

面對乾隆皇帝出的這一道“數學題”,高僧把它改成了哲學題,不愧為真正的哲學大師。每句話都是那麼簡練而富含哲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2000多年前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裡就說得透徹。不過司馬遷更多的只是站在經濟角度,其實換個更全面的視角,除了“利”,還有“名”,名和利是同胞兄弟,名利從來是並列的,高僧當然深懂,世間之人所為不過是名利所致。“天下熙熙,皆為名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名利往。”如此而已。高僧亦有隱語。就算是你乾隆皇帝,也是乘名利之船而來,也將乘名利之船而去。江南富庶,下江南也就是為了名利。納江南美女,食江南美食,衣江南紡織等等,不就是為了受“利”嗎?揚皇家恩威,弘皇家正統,縱御筆風流,逞文治武功,詡十全老人等等,這不就是為了圖“名”嗎?

乾隆下江南逛到金山寺,和高僧的幾句對話道出千古哲理

高僧置身於世外,所以看得透徹,也看得淡遠。名利皆為虛,但世人為其束縛。就算是“十全老人”也無法千秋萬代,其實他死時清王朝已衰;死後五十年,清王朝也已半死;死後百許年,清王朝已斷氣。江水東逝,他只不過是圖一時的短利虛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