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非遺裡的年俗年味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非遺裡的年俗年味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春節,是一場辭舊迎新的儀式,也是一捧溫暖的鄉土記憶。剪紙、皮影、舞龍、舞獅……如何慶祝這個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相傳至今。在春節傳統年俗中,貼窗花則是必不可少的一項。

民間有句俗話“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也就是說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家家戶戶準備著過年的主食並進行窗花、年畫、春聯的貼置。窗花是貼在窗紙或窗戶玻璃上的剪紙,中國古老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唐代詩人宋之問詩云:“今年春色早,應為剪刀催”;李商隱詩曰:“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綠為人起晉風”。郭沫若也有詩句:“一剪之巧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

古時候人們會把窗花、年畫、春聯當成一種桃符,具有辟邪的作用,等到後來造紙術出世了,才用紅紙來代替桃木。到了現在,貼窗花更多的意義在於美好的願望,新年的祝福寄託吉祥之意。窗花多以喜鵲登梅、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圖案為主題,將紅色的窗花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更添喜氣。豔麗的色彩、吉祥的紋樣、奇特的構思,無不傳達出人們祈盼生活紅火、富裕安康的真摯願望。

非遺裡的年俗年味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窗花多以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和美好願望表現出來,風格各異,樣式自由。南方以“精緻”為美,其特點是玲瓏剔透;北方以樸實生動為美,其特點是天真渾厚。無論南方北方,鄉村還是城市,春節期間大都要貼窗花,以此裝點環境、渲染氣氛,寄託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美好願望。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為集中,不僅美化生活環境,且寄託著對生活理想的追求與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後代昌隆、人壽年豐及辟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現最多的主題,體現了窗花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從流傳在江南地區的窗花樣式可以看出,窗花比其他剪紙樣式更能代表剪紙的藝術語言。窗花剪紙的工藝特徵已超越了民俗活動單純的裝飾功能,從而改變了剪紙單一形態的發展格局。如甘肅的浮雕窗花剪紙,運用紙紮的工藝;河北的染色窗花借鑑了民間彩繪;南通的絲織品窗花把紙與紡織品有機結合在一起。窗花剪紙作為節日的一種民俗活動的內容,不僅美化了民居環境,更重要的是成為人們審美交流的物件。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責編

:賈亭沂

【來源:文旅中國】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