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蹲點筆記|科學城裡新事多

走進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科學城,湖光山色中一派日新月異之勢:華為雲聯手鬆山湖打造的全國首個“開發者村”已落戶,將以全新的開發者生態賦能東莞先進製造;新啟用的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臺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新園區內,爭分奪秒的研發與林間湖畔的詩意棲居相得益彰……

高科技、新產業何以在“世界工廠”腹地珠聯璧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探訪發現,原來荔枝林間隱藏著一批悄悄“幹大事”的新型研發機構。落地4年多的實驗室,成果接連入選中國科學、重大技術十大進展;地級市的大學,因新載體的搭建連續3年位居中國應用型大學榜首;千里之外的高校,在此高築平臺撬動萬億級電子資訊產業“換芯”升級……科學家們的故事,關乎祖國“科技與產業齊飛”的美好明天。

搭建平臺形成產業聚集

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園區內的鋰離子電池研發裝置前,記者見到了材料實驗室副主任、鋰離子電池材料團隊負責人黃學傑。這位年輕時愛看武俠的科學家,在鋰電科學界可是“老江湖”。2018年4月,中科院物理所應廣東省、東莞市邀請前來參與建設材料實驗室。次月,黃學傑便赴松山湖,一門心思推動耗費多年心血研製的第三代鋰電池材料產業化。

黃學傑記得30多年前研發第一代鋰電池時,時常需要解答別人的疑惑:這用在哪裡?手電筒?收音機?彷彿空有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1998年,電動汽車市場曙光初現,他毅然下海創辦企業,做的電池至今還用在法國共享租賃汽車上。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援下,新能源車動力電池成為中國製造的一張閃亮名片,身處行業中的黃學傑倍感自豪。

可今天的“江湖”,他仍不滿意。車企抱怨,電池佔了一半成本,替誰打工?電池企業抱怨,材料不斷漲價,何時才能盈利?老百姓也呼喚續航更長、更經濟安全的車。“唯有材料換代才能開啟空間。”黃學傑拿起中試線上的尖晶石鎳錳酸鋰電池介紹:“相比市場上最主流的二代電池,它效能提升50%,每千瓦時電池成本下降30%。我們把蛋糕做大,產業鏈上也有了合理的利潤,車廠、電池廠和消費者都受益。”

但這次“重出江湖”,路子與20多年前迥異。記者走進一間間研發和測試室,看到來自各路企業的合作者。“當年做出一代電池,我是單打獨鬥,累壞了自己,耽誤了研發。現在請有能力的企業上門,大家一起幹。”他告訴記者,被三代電池吸引而來的,既有周邊鋰電頭部企業,也有決心做好動力電池的車企。

“在新一代電池材料向市場推進的關鍵時刻,唯有把產業鏈上的高手聚在一起,才能加快推進交通電動化程序。”黃學傑指著一棟將建成的大樓說,“我們正在東莞有關部門支援下建設能源材料與器件創新工場,吸引企業加入。依託實驗室的核心技術、平臺能力和接軌國際的機制,企業可有效降低風險,最快拿到未來市場的入場券。一期2萬多平方米麵積,兩星期便被一搶而空。目前已聚起10多家企業,接下來還會有更多企業進來。”

漫步實驗室園區,數十個這樣的鋰電池團隊沉浸在忙碌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最佳化國家科研機構定位和佈局。這個團隊前路愈加清晰:手握前沿科學技術,打造助企業龍騰四海的平臺,讓新科技早日造福社會。

做“最接地氣”的科研

要說東莞什麼科技最“硬核”?無疑是如磁石般吸引著全球使用者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散裂中子源是探查微觀世界的‘火眼金睛’,中子探測器就是眼內的‘視網膜’,我們推動探測器批次研製,為大科學裝置關鍵器件國產化作出了貢獻。”東莞理工科技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魏亞東自豪地說。

來到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群,研發機構群星閃爍。其中,東莞理工科創研究院成為特別的存在,幾年前,毗鄰社群的東莞理工學院衝破體制內外藩籬,曾經鮮為人知的地方高校,由此躍居國內應用型大學前列。

走進研究院探測技術實驗室,為“國之重器”量身定製的大面積閃爍體探測器正緊張研製。“這臺探測器有400多個模組,工程量龐大,如何既保證效率、質量,還要一致性特別好,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魏亞東介紹,過去散裂中子源檢測核心裝置依賴進口,2019年,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找到學校,共建實驗室協同創新,使探測器從“作坊式”生產變為規模量產。

實驗室人員包括散裂中子源的專家、東莞理工的教授、外校聯合培養的碩士、從企業聘來的工程師和勞務派遣人員等,大家緊密協作。“科學家的要求能在這裡完美落地,有賴於新型研發機構不拘一格用人的靈活機制。”魏亞東說,“團隊有位工程師僅專科畢業,按原有體制根本無法把他請進實驗室,新機制下,他豐富的工廠實戰經驗成為‘通行證’。”

如今,在靈活高效的平臺上,東莞理工的22支創新團隊正全力把沉澱多年的前沿技術應用於火熱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超聲無損檢測實驗室,一套軌道超聲導波探傷裝置令人大開眼界:用超聲探頭輕鬆一測,便可“診斷”長達60米的鋼軌。團隊負責人張偉偉教授說,該成果不僅可解放軌道探傷工,還把缺陷檢測精度從10%提升到3%左右,有望在“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中大顯身手。

“換道超車”託舉新產業

成都到東莞,1000多公里路程,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資訊工程研究院(簡稱“電研院”)原院長、東莞市積體電路創新中心主任陳雷霆記不清往返了多少次。

15年前,他懷著為國家孵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使命,參與創辦了電研院。隨著電研院在松山湖落地生根,一家被譽為民族電子工業搖籃的高校、一座電子資訊產業擁有萬億級營收規模的城市,被緊緊連在了一起。故事從何講起?陳雷霆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了兩個團隊,一個濃縮著過去,一個昭示著未來。

從僅有一間電波暗室的實驗室負責人,到今天實驗室資產過億、服務華為等數千企業的掌舵人,電研院持股孵化的東電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餘江感慨不已:“當年電研院整合旗下實驗室資源孵化出獨立企業,股改時員工心裡都不願意,擔心脫離研究院難以生存。陳院長逐一做大家的工作,堅持認為實驗室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擺脫體制束縛。”

這一改,正好乘上東莞電子資訊產業轉型升級的東風,東電檢測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電子產品迭代週期往往僅幾個月,原有體制下,一個新想法落地,兩三年都過去了。而現在能隨時搶在市場前頭升級服務能力。”東莞電子資訊產業由“加工型叢集”邁向“創造型叢集”,東電是見證者,更是推動者。“我們能提供產品研發、測試、整改、認證一條龍服務。”餘江告訴記者。

今天,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仍困擾著龐大的電子資訊產業。由電研院牽頭,東莞市積體電路創新中心、工業軟體與系統創新中心兩大創新聯合體正加速建設。張繼華教授領銜的TGV三維封裝團隊及其產業化公司三疊紀,就是新落地的專案之一。

張繼華說,積體電路沿著老路發展,技術越來越集中在國際上少數幾個大廠手中,成本也越來越高,只有開闢新路徑才能突破瓶頸。團隊主攻的TGV技術成本優勢明顯,應用空間廣闊,中試製造產線很快將啟動投產。

換道超車的機會就在眼前,校地同心,奮楫起航。在積體電路中心,張繼華等12個團隊已形成一支覆蓋全產業鏈的“戰略科學家團隊”。“引進科學家團隊群的新模式,將大大縮短產業鏈佈局的時間,在東莞迅速形成產業氛圍。黨的二十大提出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相信‘卡脖子’難題一定會早日破解。”積體電路中心執行主任林華娟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楊)

(責任編輯:劉江)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