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超發即是貶值,“通話”無需膨脹

□連涵宇(中國傳媒大學)

近兩年來,社交媒體上颳起了一股“比誰說得多”的風潮。“好的”變成了“嗯嗯好滴好滴明白啦”,“好笑”變成了“救命哈哈哈哈哈笑不活了”,“好吃”變成了“絕絕子暴風吸入好吃到跺jiojio”,彷彿字打得越多、話說得越誇張、情緒表達得越接近飽和,就越能享受到那樣“極致”的體驗。

事實上,如果我們使用過這樣的表達方式,就會發現真實的感受往往並非如此。說“嗯嗯好滴好滴明白啦”,能展現誠懇殷切的態度,卻不會讓接受任務的心態變得積極輕快;說“救命哈哈哈哈哈笑不活了”,能起到認真捧場的效果,卻不會讓體內的內啡肽分泌增多;說“絕絕子暴風吸入好吃到跺jiojio”,能體現因美食激動的心情,卻不會讓品味美食的過程更加滿足。簡言之,這些“超發”的語言,能滿足時下社交禮儀的要求,卻不會讓內心的實感如其“面值”般飽滿。

必須承認,作為時代的產物、社會的選擇,這些“史上最長”流行語的出現和發展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這一點集中體現為“社交貨幣”功能,即使用者進行資訊傳播的共識和社交表演的工具。當我們在虛擬鍵盤上連按“h”鍵打出長串的虛擬笑聲時,或許不僅僅是單純地傳遞快樂,許多時候也摻雜著修飾、包裝、敷衍、從流等目的:可能是為了弱化自己表達的稜角,拉進雙方之間的距離;可能意圖隱藏真實但負面的自我,讓自己顯得活躍、輕鬆、體面;可能希望避免尷尬和突兀,給出不算熱絡卻也不失禮貌的迴應;也可能只是跟著別人這樣笑,好讓自己不落伍於潮流,不脫節於群體。在這種娛樂化、誇張化的表達方式下,輕鬆愉快的社交氛圍更輕易地被營造出來。

儘管從社交功能上看,笑到“有生命危險”的一連串“哈”可以“笑出強大”,但賽博大笑本身卻可能並不由衷。同樣地,用“好的”“明白”疊加溫順懇切的語氣詞“嗯嗯”“啦”,再把一本正經的“的”換成輕快可愛的“滴”,配合重複,可能是在違心地扮演一個乖巧聽話的下屬形象;把“絕絕子”這一抽象卻萬能的讚美與“暴風吸入”“跺jiojio”這些不知所謂的名詞動詞堆在一起,則往往連自己都弄不清味蕾的真實感受。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娛樂性表達,表面助長的是軟語迎合、巧言賣俏、誇大情緒、語言比拼的交流風氣,背後隱藏的是嚴肅的社會心理和思想體系問題。

一味的語氣軟化,模糊了人際關係和距離的概念,易使人陷於為人低微從流、處事逢迎從眾的泥沼,消磨去不卑不亢的底氣。一味的情緒超發,勢必使情緒感知力鈍化,情緒勞動越來越少,情緒閾值不斷提高,認識自我、共情他人的能力也會隨之退化。一味的奇言堆疊,使人在唯注意力是圖的流量時代下,越來越依賴於超發的社交貨幣;而被表達工具所操控的結果,便是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以語義冗餘為表現的“通話”膨脹,是對文字精準性的解構,是對思維慣性和惰性的助長,是對錶達意願乃至思考能力的摧折。

表達過分誇張,內涵反而匱乏。超發即是貶值,“通話”無需膨脹。無論從人際、情緒等社會心理角度出發,還是從文字、思維等思想體系層面上看,我們都需要戒除依賴,克服惰性,用細膩的感受和思考打造出獨屬於自己的生命表達。

釋出於: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