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悲情遠去,張近東|巨潮

文 | 謝澤鋒

編輯 | 楊旭然

打敗過國美,戰勝過京東,張近東卻最終敗給了時代,也敗給了自己。

黃光裕、張近東、張大中,這些中國零售商業史上如雷貫耳的人物,終究逃不脫時代的大潮洶湧,也逃不脫命運的漩渦無常。

當年大潤發被阿里收購時,創始人黃明端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而如今,這位臺南漁村長大的“窮小子”卻作為“阿里系”代表,成為蘇寧新任董事長。與此同時,在商海搏擊32載,

一間門臉房起家的張近東,卻只得無奈揮別半生心血。曾經在蘇寧總部最高層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他,於大廈將傾時,卻已是身不由己,無力迴天。

悲情遠去,張近東|巨潮

南京紫金山下的蘇寧總部大樓

六朝煙華散未盡,不忍抬眼望殘陽。

一度連年問鼎民營500強之首,卻又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隕落如斯。南京以至整個江蘇最具聲望的商界明星,卻成了商業史上又一個令人唏噓的悲情人物。

曾經的中小板一哥“蘇寧電器”如今已經被ST,目前市值僅剩200億元。財富的積累戛然而止,眾星捧月的江湖地位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看客們驚異乃至於困惑的目光:

強人如張近東者,竟也會以這種方式告別歷史舞臺。

若干年後回頭來看,誰也未曾想到蘇寧在山峰上的時間是如此之短。

如果時間能夠靜止,蘇寧易購的投資人希望是2015年。這一年的6月15日,其股價(後復權)上漲至1944元的歷史最高峰,上市以來上漲了57倍,是中小板漲幅最大的上市公司。

換句話說,如果蘇寧電器上市時中籤500股,到2015年仍然牢牢捏在手中,持有市值已經從當初的8000多元上漲到97萬元。

如此狂野的成長性,至今仍是中國資本市場難以逾越的山峰。

悲情遠去,張近東|巨潮

蘇寧股價表現(2004年-2011年初,後復權)

曾經的張近東是中國商界最耀眼的明星,是馬雲之前的馬雲,曾經的蘇寧是那個時代最火熱的“賽道企業”,是寧德時代之前的寧德時代。

新世紀後的十年裡,蘇寧如繁花似錦烈火烹油,張近東的企業家光環為人所推崇備至,是所有財經版面的焦點。作為蘇寧的掌舵者,張近東最滿意的時間點應該是在2011年。這一年,蘇寧扣非淨利潤達到46。24億元的巔峰值。

從1990年創立開始,蘇寧的電器零售業務和火箭般的中國城鎮化程序一起銜枚疾進。蘇寧的營收從2001年的16。64億元增長至2011年的939億元,提升了55倍。同一時間,公司歸母淨利潤從約2500萬元增至48。21億元,10年暴增192倍。

2010年黃光裕身陷囹圄,當時的張近東的強敵不再,新敵未起。

2011年,阿里遠不是今天的阿里,京東總收入只有260億元,不到蘇寧電器當年總收入的三分之一。2012年,蘇寧集團整體營收達到2327億元,登頂中國民企500強榜首。這是張近東風光無量的時間當口。

然而,若干年後回頭來看,誰也未曾想到蘇寧在山峰上的時間是如此之短。

其實早在1999年,張近東就和孫為民(前蘇寧副董事長)一道跑到中關村,考察那裡方興未艾的電子商務,到10年後蘇寧開始採取行動,劉強東們在其中有了崛起的時間和空間。

面對洶湧而來的電商大潮,蘇寧的反應不算慢,但也稱不上快。阿里和京東最終佔據了電商的消費者心智和先發優勢。到如今京東的生意仍然火熱,其總收入已達9516億元,是蘇寧易購(1389億元)的接近7倍,是國美零售(465億元)的20倍。

2011年是張近東個人榮耀的頂點,卻是蘇寧命運的轉折點。雖然此後其營收仍能增長,但造血能力已經開始下滑,至今沒有任何改觀。張近東喜愛的地標建築在各個城市拔地而起,但蘇寧帝國大廈的根基已經不再穩固。

悲情遠去,張近東|巨潮

過去八年,蘇寧易購扣非淨利潤持續虧損,合計高達615億元,虧損數額是當前市值的整整3倍。

也就是說,以股權價值衡量,要把蘇寧易購賣掉三次才能彌補這些虧損。

在對手面前,他仍展示出了某種程度上的驕傲和輕視。

江湖評價,張近東之所以能夠贏下“美蘇爭霸”,最大的原因是張近東的“不犯錯”。

黃光裕就像一匹狼,年長6歲的張近東更像一個沉穩的漁夫。狼意味著國美的賭性、激進和攻擊性;漁夫需要的是耐心和等待,和關鍵時刻的爆發力。

悲情遠去,張近東|巨潮

圖片來源:極點商業(ID:jdsy2020)

作為競爭對手,張黃二人會面不多,但最為經典對話是在2006年,黃光裕專程來蘇拜會張近東。當時已經兩次登頂中國首富的黃光裕野心勃勃,有像收購永樂電器一樣收購蘇寧的想法。在南京鐘山高爾夫球場,年輕氣盛的他對張近東說:“我要收購蘇寧。”

張近東的回懟,成了中國商業史上能排到前五的名言:

“我不賣,你也買不起;如果做不過你,我就送給你,不用你買。”

張近東究竟還是等來了對手犯錯並藉此反超。“美蘇爭霸”多年來被視為中國商界的一段佳話,

這場沒有硝煙的爭鬥直到今天仍在明裡暗裡繼續,但評判誰勝誰負,已經沒了意義。

美蘇爭霸的這二十年,是引領中國零售業從“專業零售”進入“連鎖零售”的二十年。

第一個十年,蘇寧專營家電,開創中國空調自營服務先河,自建物流、配送中心,並於業內首創售後服務連鎖網路,自營服務成為創業初期蘇寧最強大的競爭力。也為淘寶、京東和所有競爭對手提供了借鑑。

第二個十年,蘇寧啟動了連鎖經營戰略,從南京進入武漢,率先完成全國一線重點城市佈局。全國連鎖也影響了後來一批的零售商。

2010年後,蘇寧進入第三個十年,電商大潮洶湧而來。張近東與團隊開始應對策略。

迎戰網際網路零售時代,

蘇寧經歷了“線上線下融合-O2O-智慧零售-場景零售”等多個階段,

品類從3C家電擴張到母嬰、生鮮等等,還孵化出小店、雲店等新型業態。

為了彰顯決心,張近東還在2013年初將上市公司更名為蘇寧雲商。他放出豪言:這是一條包攬線上線下以及零售服務的雲商之路。是“亞馬遜+沃爾瑪”的模式。

但張近東的猛藥是開給自己的。

在對手面前,他仍展示出了某種程度上的驕傲和輕視。

“我仍然相信慢就是快。”

即便在2012年,張近東仍舊篤信,“蘇寧過去同線下同行競爭時,同行透過資本槓桿搶在了我們前面,但我們從一開始就對後臺進行大規模投資。現在,那些跑得很快的對手遲早會遇到規模瓶頸,比如規模達到500 億到1000億時,它們的後臺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悲情遠去,張近東|巨潮

圖片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這時的劉強東和京東商城,甚至不在張近東的“競爭對手”名單上。

“他們還是小孩子,和我們不在一個重量級。”在他眼中,當時真正的對手只有兩個——阿里、騰訊。

蘇寧在早期二十年裡一直順風順水、高速成長,但世紀之交,阻礙蘇寧線上轉型的最大阻礙其實並非來自外部,而是內部。

據稱,早在 2008年張近東就召集高層,力求在內部形成電商共識。但反對和彷徨的聲音一直存在,有人擔心網購侵害供應商話語權和利益,有人認為線下線上業務將會有互搏的問題等等。

直到和京東的價格戰打響之後,張近東才真正下定決心:

“過去允許不同意見,到了今天不能再談了,誰要不同意就得走人。”

但這一次,蘇寧的規模優勢沒能演變成後發先至。為了奮力追趕,張近東使出渾身解數不計得失,一如世紀之初老對手的狼性與賭性。

這一切的困境開始於2012年。

“任何經濟體的增長都會有起伏,只不過我們現在經歷的是波谷。”面對2012年蘇寧利潤首次下滑,張近東仍然相信,只要挺過這陣,新的增長週期又會到來。

這時的張近東已經甩開膀子全盤電商化。

沉穩謙和的外表下,他果敢而賭性的一面開始顯現。

或許是不服輸,或許是愛大場面。2012年開始,蘇寧開始瘋狂撒錢,先後以6600萬美元價格收購“紅孩子”,2。5億美元戰投PPTV,2016年,蘇寧易購42。5億元收購天天快遞,並豪擲7。21億美元,買斷英超轉播權。

悲情遠去,張近東|巨潮

蘇寧在體育方面投入了海量資金

為打通足球體育全鏈條,蘇寧還接手了江蘇舜天足球俱樂部,2。7億美元買下了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並耗巨資拿下各類頂級賽事版權,希望能發生化學反應。

為彌補新零售短板,物流、線下、線上都是重要戰場:2015年,蘇寧阿里戰略合作並換股,蘇寧在天貓開店;2019年,又以27億元收購萬達百貨、95億元收購萬達商業股份;48億元買下家樂福中國80%股權。

2017年,蘇寧還透過子公司“南京潤恆”,向中國恆大戰略投資200億元,

這個動作最終給蘇寧資金鍊的斷裂埋下了致命伏筆。

在傳統零售與物流的投入之外,張近東對於流量思維也頗為認同,堅定體育是流量的重要來源,因此大規模投入旗下的PPTV影片平臺,買下江蘇足球隊和國際米蘭俱樂部,為中超聯賽、歐洲足球聯賽擲下天量資金,打造版權內容全鏈條。

但即便如此,PPTV也始終未能盈利,據稱此後阿里計劃增資PP體育,但阿里評估的估值不符合蘇寧預期,張近東沒有接受。

如果說投資地產是為了更好地零售,投資體育是為了獲得線上流量,那麼蘇寧後期的很多投資就可稱得上令人費解,包括入股錘子科技、收購龍珠直播、戰略入股努比亞……

粗略估計,

上述這些投資規模高達500多億,如果加上連年購買高昂的足球版權和運營投入,這一數字將上升到700多億。

但回頭來看,

這些大手筆投資,除了換來不少流量、支撐了蘇寧電商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外,幾乎沒有成功的。

PPTV陷入虧損深淵;天天快遞兩年虧掉30億。2019年虧損的蘇寧小店、LAOX被剝離出上市體系。家樂福在收購之後短暫回暖之後,又開始連續關店。

悲情遠去,張近東|巨潮

投資許家印可能是張近東一生的痛

恆大已深陷債務危機,萬達商業也在轉型的深水區難以自拔。張近東最相信的朋友圈,最終把他拖向更深的深淵。

這一切的困境開始於2012年。張近東的果敢和賭性造就了蘇寧全零售業態的繁榮,也使其深陷網際網路和流量競爭的泥沼。

張近東率領蘇寧以一敵百、以寡敵眾,其果決之心如甩出去的支票溢於言表,無奈成王敗寇。

到今天,全國各級城市的蘇寧招牌仍然鮮亮,一座座建築無聲聳立,就像張近東從骨子裡滲出的驕傲,沒人能忽視,也沒人能忘記。

“未來是美好的,但市場一天都不會等你,只有抓住新的趨勢把自己做大,才有機會。否則,最後很可能是別人把你買掉。”

張近東2012年的這句話一語成讖。新一輪重組後,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蘇寧易購股權降至20。35%,按照目前市值約合40億,不足當年收購天天快遞的價格。

“蘇寧”這個雋永名字,已經消失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長河裡,留下的是一個叫做ST易購的陌生面孔。

今年不到60歲的張近東仍算得上年輕,但已不再是這家曾經零售帝國的話事人。他最後的堅持和能做的事情,就是把兒子張康陽扶上了董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