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蔚來,也要造手機?

蔚來,也要造手機?

“手機與汽車兩個產業間不再是單向流動,而是你來我往。”

作者 | 科斯加

編輯 | 文 靚

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紛紛跨界造車之後,車企們終於開始了“反擊”。

繼去年吉利官宣造手機後,有網友昨日又透露了一則訊息,

蔚來也準備進軍手機市場,並開始規模化招人組建團隊。

“蔚來手機部門最近動作很多,各種崗位都在招聘。”他同時提到,蔚來手機基本上排除貼牌的可能性,大機率是自己下場做手機,手機會有非常多跟蔚來汽車的互動功能,比如說手機&車機檔案互傳、ARVR資源投影、NOMI語音助手手機版等。

另有訊息人士透露,

蔚來的手機業務確定要做,目前專案正處於調研階段。

對此,蔚來方面的迴應是:

目前沒有可供披露的資訊,有進一步訊息將和大家溝通。

其實車企轉向手機版圖擴張,也非新鮮事。

去年,吉利宣佈斥資 100 億元人民幣進軍手機行業,並似乎已展開收購魅族的攻勢。

科技狂人馬斯克也曾多次揚言要造“獨一無二”的智慧機,網路上甚至有板有眼地流傳著該手機的概念圖。雖然最後被證實是國外設計師根據特斯拉和馬斯克的“調性”自發設計而成,但“特粉”的熱情可見一斑。

蔚來,也要造手機?

圖注:網上流傳的特斯拉手機概念圖

車企為什麼要造手機?

從常規的認知來理解,車企造手機,必然與「車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在智慧化“長驅直入”的當下,“車機一體” 愈加緊密。汽車的定義已從交通工具向移動智慧終端轉變,而手機或將成為萬物互聯的鑰匙。

業內人士表示,華為的智慧座艙只通過鴻蒙系統即可實現座艙和手機的無縫銜接,它讓車企們看到,手機才是整個智慧化生態的核心,這也加劇了他們的“危機感”。

昔日上汽負責人的“靈魂論”言猶在耳,所有車企都明白,若不想把“靈魂”拱手相讓,就必須逆流而上,掌握智慧入口,打造自己的智慧生態鏈。

作為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吉利,李書福回答得也非常清晰:“手機業務對整個吉利汽車工業意義深遠。手機更好地發展就能帶來車機更好地發展,車機更好地發展就能夠推進智慧座艙水平不斷提升,從而能夠幫助智慧電動汽車競爭力不斷地提高。”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

“車企做手機更像是防守型邏輯,而不是進攻性邏輯。新玩家們來勢洶洶,未來全生態打通一定會是重要的競爭點。”

當下百度、小米、華為等科技公司都在為汽車-家庭-手機的場景互通而努力,這也成為行業一大趨勢,並且進展頗豐,比如百度CarLife+。

而許多車主寧願在車內安裝手機支架,也不願意使用自帶的車機系統。可見,在軟體層面,智慧汽車目前還處於追趕者的位置,在應用場景、人機互動體驗等專案上仍無法和智慧手機相提並論。

尤其在小米宣佈造車後,不少人認為,小米優越的軟體能力以及對使用者體驗的洞悉,將給汽車行業帶來降維打擊。

蔚來,也要造手機?

圖注:2021年小米春季新品釋出會現場

雖然手機和汽車的供應鏈大有不同,但行業內並不擔心在汽車製造以及供應鏈管理方面的能力。因為二者核心的供應商是共通的,比如晶片雖然細分出很多方向,但“無論架構怎麼變化,基本上都脫離不了 arm 的核心。”

由此看來,車企造手機這條路似乎邏輯通順且前景光明。

互攻城池成新常態

手機和汽車的界限正逐漸模糊,擁有跨界能力、掌握智慧終端軟硬體技術的公司也在尋找它們之間的無限可能。

所以手機和汽車,兩者相互滲透,又殊途同歸。

對比手機市場,新能源車市場朝氣蓬勃、欣欣向榮,手機廠商也一直是跨界造車的主力軍。

從賽力斯SF5到問界M5,華為已在跨界造車的賽道上搶先一步;2021年,雷軍在小米投資日上宣佈,“小米汽車是我人生之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專案,願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OPPO申請註冊了“OCAR”商標,市場認為會與OPPO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有關;蘋果公司雖到現在仍對造車計劃三緘其口,其申請的專利資料已說明,造車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但目前國內手機行業已基本成熟,行業集中度越高,後來者想分羹就越難。

頭部企業如華為、小米等已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並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優勢。新品牌從零架構,又中途入場絕非易事。比如紅極一時的樂視、錘子等眾多手機品牌,都已成過眼雲煙。

只能說,造車和造手機終究是兩個維度的事。再多的藍景鴻圖,也只有實現了市場上的突破,才有資格談智慧生態鏈的實現。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手機好做不意味著好賣,效果到底如何,且待市場檢驗。

連結:

http://auto。youth。cn/xw/202110/t20211015_13262370。htm

https://mp。weixin。qq。com/s/FQ8mQq7muJha_Rd3deXCzg

END

蔚來,也要造手機?

自動駕駛時代,車載攝像頭的新故事

蔚來,也要造手機?

替代鐳射雷達?4D 成像毫米波雷達的「熱」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