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一場大哭之後,我和老婆反省了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一場大哭之後,我和老婆反省了

大家好,我是阿呆爸。

再過兩天,我們家老二就要滿月出月子會所了。

我和老婆也將正式面對“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這個世紀難題。

01。買了兩個印章,惹出事了

本來我覺得這不算個問題。因為:

一是老大阿呆也六歲了,懂點事了,老二小瓜才剛剛出生,距離搶玩具打架還有好幾年了。

二是我和老婆都對二胎家庭的偏心問題有警惕性。

小瓜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們就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阿呆的情緒,做到一碗水端平。

然而,正所謂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幹。昨天,阿呆就好好地給我們(其實主要是我老婆)上了生動的一課!

事情是這樣的:

老婆在淘寶上買印章。就是很流行的,裝點寶寶胎髮、刻名字的那種。

原來只打算給老二小瓜買一個就行了。但想到阿呆也沒有,那自然也要給他補上。於是就買了兩個,一個紫色的,一個透明的。一共花了70多塊錢吧,分別刻了兩個娃的名字。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一場大哭之後,我和老婆反省了

網購的印章

一人一個,多公平!

02。哭到上氣不接下氣

萬萬沒想到,阿呆和爺爺拿到快遞一拆,當場就哭了,反覆地說:

我不要紫色的,我要跟弟弟一樣的透明的。

然後立即打影片給還在月子會所裡的媽媽了。

正在給小瓜餵奶的老婆很崩潰,她根本沒料到“一個紫色一個透明”也能惹出是非。

老婆哄了半天,說了一大堆:紫色很漂亮啊,我最喜歡紫色了。我現在給小瓜餵奶,等會給你買。

統統都沒用。尤其是聽到“我在給小瓜餵奶”之後,阿呆哭得更厲害了,還找出了一大堆新理由,什麼“紫色是女生的”“我的印章是方形的膈手”“我就要弟弟的”。

我在書房裡加班幹活,聽到阿呆越哭越傷心,耐住想要發火的性子把他叫進來了。

可能是父子連心吧,一見猶憐。

從來沒有見過阿呆那麼傷心的哭,眼淚大滴大滴地掉,哭到上氣不接下氣,還拿手拍自己的胸口!

00:11

傷心哭泣的阿呆

我開啟電腦,當著阿呆的面,讓他做主,重新挑了一個。

03。還是要多注意老大的情緒

老婆很委屈,我也沒料到。

我跟老婆說,這個一碗水不好端,也要端。

首先是,以後給孩子買東西,一定要提前問他們的意見。

小瓜還小無所謂,但老大阿呆已經6歲了,有自己的喜好了。

以前買東西只要買一個,沒有對比,他感覺不到。現在有了弟弟,他就有了對比。還是提前問問他的意見比較好。

這一次買印章,就是老婆自己做主買的,沒跟我說,也沒問阿呆。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一場大哭之後,我和老婆反省了

其次就是,還是要多注意老大的情緒。

老二還小,精力上主要分配給了小的。但一定要時不時跟老大說一說“爸爸媽媽最愛你”“你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照顧你的”“弟弟長大了一起玩”。

不僅要說,行動上也要表示。

我自己呢?其實挺注意的了。最近大半個月,幾乎每天都會帶他騎車四處轉轉聊聊,想吃啥都買。

這個月子裡,大部分時候都是我帶阿呆睡覺的。昨天出了這個事之後,我想著最近幾天還是讓老婆帶他睡吧。

04。小事不小,教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最後,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小事不小,要透過它們適當“教育”阿呆,讓他意識到自己也在長大,要控制情緒了。

我脾氣不好,也挺擔心阿呆遺傳了我。昨天他大哭大鬧,搞得挺兇的,還把弟弟的那塊印章砸壞了。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一場大哭之後,我和老婆反省了

事發的時候,我沒批評他,主要還是安慰他,聽他說了事情來龍去脈,然後補救重買了一個。

事後呢?昨天晚上我騎車帶他去月子會所看媽媽。路上的時候,我就結合著小朋友過生日之類的事情,跟他說了一些大道理:

這一次媽媽也有不對的地方,買東西沒跟你商量,下次一定跟你說。但有時候爸爸媽媽很忙,忘記商量了,直接買了也可以。

別人送禮物給你,你可以不喜歡,拿回家收起來不玩。但如果當時發脾氣,那是不對的。

有話好好說,爸爸媽媽會聽的,可以哭,但不要摔東西。

阿呆點頭,到了月子會所那裡,主動跟媽媽道歉了,說“我錯了,不應該發火摔東西”。一晚上也沒有再鬧了。

05。情緒上頭了,講道理沒大用

本來挺好的事,兩個印章,一人一個,除了顏色不同,其他幾乎一樣,這也能踩雷?這也能吃醋?

以前我們給阿呆買玩具、買衣服,無論有沒有徵求他的意見,他幾乎沒有說過“我不要”“我不喜歡”,更不會哭鬧成這樣。

事後總結,家裡多了一個新成員,老大的心思可能比大人還敏感。

他說不出來,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吃醋,但情緒上一定會有本能地反應。

所以又哭又鬧。情緒上頭了,講道理其實是沒什麼大用的。

第一步還是把他的情緒安慰、舒緩下來。然後再結合生活,跟他講講道理。

坦率地說,大人講完道理,孩子是真的知道錯了,還是應付差事,我也不知道。

二胎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一場大哭之後,我和老婆反省了

我並不認為,父母怎麼教育了,孩子就一定要懂,要執行,如果不懂,那就是孩子的錯。反之,也並不是孩子沒成材,脾氣差,就一定是父母的過。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父母提供的是引導,是幫助。能做到幾分,有沒有效果。既看父母的學識、技巧、環境,也要看孩子的秉性、領悟。

真實生活裡,大人不完美,孩子有缺點,才是常態。

教育、成長也都是雙方的,互相影響的。父母要做的,就是時不時反省自己哪一點做的不好可以改進,然後教會孩子正視自己,懂得承擔後果。

以我所見,能做到這一點,那就算是很了不起了。一百個父母裡,最多也就只有二三十個人吧。

· 今日互動 ·

你家兩個娃,互相吃過醋,為玩具、零食打鬧過嗎?你是怎麼應對的?歡迎留言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