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戰國四公子,為何劉邦偏偏只崇拜信陵君?這裡面大有淵源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劉邦家在楚國的沛縣豐邑,沛縣是楚國和魏國間的邊縣,豐邑鄉鎮上,多有魏國的移民,甚至有傳聞說劉邦的祖先就是從魏國首都大梁遷徙過來的。是否真的如此,久遠的往事,實在是扯不清楚。不過,從青少年時代起,劉邦的眼光就一直是向著西方的,先是向著魏國,後是向著秦國。

劉邦向著魏國,西望的是魏都大梁,景仰的是信陵君;劉邦向著秦國,西望的是秦都咸陽,景仰的是秦始皇。信陵君和秦始皇,是劉邦崇拜的兩個偶像,是他引以為人生模範的榜樣,也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兩位歷史人物。秦始皇,劉邦是見過的。他成為秦帝國的臣民後,在咸陽服徭役時觀望過秦始皇車馬出行,感嘆如此輝煌的人生才是男子漢大丈夫的追求。秦始皇對劉邦的影響,是在他起兵以後的政治生涯中,我們將來再來談論。信陵君對於劉邦的影響,是從少年時開始,貫穿終生的。

劉邦沒有見過信陵君,當他開始遊俠生涯時,信陵君已經過世。人世間物事的真價,常常由身後名聲來反映。信陵君好賢養士、竊符救趙的事蹟聲譽,生前已經響亮於各國朝野,身後更是廣佈於天下民間。以政府廟堂輿論,信陵君是抗君之命、安國之危、從道不從君的拂弼之臣;以民間江湖評議,信陵君是打破門第、以賢能結交天下英才、將遊俠風氣推向歷史頂點的豪賢。

劉邦是鄉鎮少年,他的遊俠生涯,開始於豐邑鄉間。在他手下,聚集了一幫無業浪蕩少年,跟著劉邦到處生事閒蕩。劉邦也儼然以大哥、門主自居,帶領一幫小兄弟到兄嫂家混飯吃,模仿的就是遊俠寄食的風範。他在這個時候有個小兄弟,就是出生以來的親友,後來被封為燕王的盧縮。

遊俠間雖然沒有嚴密的組織,卻有上下尊卑關係,在上的是大哥,在下的是小弟,大哥照顧小弟,小弟服從大哥。遊俠間雖然沒有國籍階級的差異,卻有大致不成文的等級,遊俠歸附門主有下客、中客、上客的分別。品論遊俠,可以有國俠、縣俠、鄉俠、裡俠的差異。

大體而言,在戰國的遊俠世界裡,最高一級如同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嘗君、楚國的春申君、燕國的太子丹等人,本人或是王族公子,或是高官豪門,身居國都,別有領地封邑行俠養士,手下賓客,來自全國,甚至外國、數量可以千人計,他們是勢力足以敵國的遊俠養主,不妨稱為國俠。

次一級的遊俠,如同張耳在外黃,王陵在沛縣,本人或者是土生土長的豪富,或者是與豪富關係密切的遊士,身居縣城,饒有資產,一縣之內的遊俠,慕名附勢於其門下,人數可以數十百人計,不妨稱為縣俠。

再下一類,大致就是豐邑鄉鎮上的劉邦一類了。他們身居鄉鎮街上,或者家境富裕,或者別有生財之道,可以聚集鄉里少年,三五成群,浪蕩遊閒,人數以數十人計,不妨稱為鄉俠。至於最下端的遊俠,大概就是居住在間裡間,跟著鄉鎮上的大哥吆喝的少年,如同豐邑中陽裡的盧縮、沛縣屠市上的樊噲一類人物了,我們不妨稱他們為裡俠。

劉邦是鄉俠,在豐邑的遊俠少年間是大哥,可以呼風喚雨,招呼一方。不過,出了豐邑到了沛縣街面上,卻是吃不開了。王陵是沛縣的縣俠,家資富裕,仗義疏財,任氣使性,出言耿直,在沛縣江湖上頗有名望,是公認的領袖人物。在遊俠社會的場面上,劉邦與眾多鄉俠、裡俠一樣,是歸附在王陵門下,奉王陵為大哥,服侍跟隨著的。

不過,與一般的鄉里之俠不同,鄉俠劉邦是有抱負的人,在他的眼裡,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夠跟從信陵君作天下游。對於遊俠少年劉邦來說,信陵君偉大遙遠,是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偶像,自己則是歸心低首的追隨者。

用今天的話來說,信陵君是光照世界的燦爛明星,劉邦是蟄居鄉下的狂熱粉絲。劉邦做了皇帝以後,每每經過大梁,一定要祭祀信陵君。

公元前195年,他最後一次來到大梁,祭祀以後,為信陵君設定守墓專戶五家,世世祀奉公子無忌,將遊俠少年以來的慕從和景仰,作了辭世前最後的寄託。

偶像崇拜,古今中外皆然,在舞臺影視尚未向世的時代,口碑文字流傳的政治文化人物, 自然成了人心關注的所在。

信陵君去世以後,張耳接續信陵君的遺風,在外黃結交天下豪傑,聲名由魏國傳到楚國。劉邦聽說以後,慕名心動,決心前去跟從。豐邑到外黃縣間有數百里之遙,出楚國以後,中間隔著魏國的單縣、蒙縣、甾縣等地。

對於少年劉邦來說,這是他第一次出門遠遊。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一個二十來歲的無名青年,獨自由江蘇省豐縣徒步到河南省民權縣,風餐露宿,無所依憑,只是為了想投奔想結識一個自己景仰崇拜的名人,其熱情、意志和決心,當是不難想見。

劉邦如何見到張耳,張耳如何接待劉邦,其間的詳細,史書上沒有記載。史書上只是說,劉邦曾經數次從沛縣來到張耳門下做賓客,隨同活躍於江湖,前前後後,在外黃住過數個月之久,可見得他們一開始就相處得相當融洽,從此延續不斷,終生不渝共同稱王后還成為兒女親家。

劉邦跟隨張耳,大約是在劉邦十七歲到三十二歲之間,也就是公元前240年到前225年之間的戰國末年。以秦國的歷法及,正當秦王政七年到二十二年。公元前240年,劉邦十七歲,而秦王政二十歲,開始親政掌權,滅六國的步伐加快。

前230年,劉邦二十七歲,秦國攻滅韓國,建立穎川郡。前228年,劉邦二十九歲,秦軍攻破趙國,俘虜趙王安。前226年,劉邦三十一歲,秦軍攻下燕國首都薊城。前225年,劉邦三十二歲,秦軍水灌大梁,大梁城壞,魏王魏假投降。秦滅魏國後設置了東郡和碭郡,外黃縣歸屬於碭郡。

秦軍進入外黃以後,開始整頓秩序,打擊民間不法勢力。不久,遊俠名士、故外黃縣令張耳被秦政府通緝。追捕之下,張耳逃離魏國地區,隱姓埋名,在本來屬於楚國的陳郡陳縣潛伏下來。劉邦與張耳的主從遊俠關係,從此中斷,劉邦的遊俠生涯,也由此告一段落。時代潮流,一步步進入了帝國。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