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每張音樂專輯當中好聽的歌只有一兩首

為什麼每張音樂專輯當中好聽的歌只有一兩首

很喜歡流行音樂,在年輕的時候,也曾經自己作詞作曲參加比賽得獎,面對當今的流行音樂市場,一方面發現好聽的歌曲越來越少、大家都在翻唱著多年前的老歌;另一方面則在收集、回顧老歌的時候,琢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為什麼絕大多數的音樂專輯當中,好聽的歌只有那麼幾首?

從鄧麗君、劉文正、譚詠麟算起吧,到後來的齊秦、王傑、四大天王,再到後來的杜德偉、張信哲、任賢齊、陳奕迅、周杰倫……;每一位歌手都有很多很多好聽的歌曲,但是,在他們曾經出版過的專輯當中,並不是每一首歌曲都會在街頭巷尾被人們傳唱,通常,一張專輯當中只有一兩首好聽的歌曲會成為經典,而大多數歌曲,除了那些瘋狂的粉絲,並不為世人所熟知。

為什麼每張音樂專輯當中好聽的歌只有一兩首

面對聽眾市場,流行音樂對於每一位歌手都是公平的,十年後、二十年後,還有多少人知道那首歌,還有多少人會唱那首歌,證明了這首歌曲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在流行音樂當中的受歡迎程度。正是這種絕對屬於市場的評判方式,讓我們可以判定:再紅的歌手,也無法做到他的每一首歌都受到相同的歡迎,那麼,為什麼歌手不在一張專輯當中都收錄好聽的歌曲,讓自己的每一首歌都成為經典呢?

有人說,好聽的歌是有限的,在某一時間段當中,歌手受到創作能量的限制,因此無法保證單張專輯當中的水準。可是,我們可以發現,在同一個時期當中,並不是只有一位歌手有經典流傳下來,而是有許多歌手的許多代表作被聽眾們傳唱。或許,有的歌手及演藝公司實力不足以購買十首最好聽的歌出版一張專輯,那麼對於那些天王級的歌手,他們是有這個實力的,但是為什麼在他們的專輯裡面,依舊有那些發行了沒多久就被市場完全遺忘了的歌曲呢?

為什麼每張音樂專輯當中好聽的歌只有一兩首

有人說,是因為市場的要求,導致這些歌手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動作,即便沒有收集到足夠多的好聽的歌曲,也必須出版自己的新專輯。這種說法更合理一些,市場的節奏越來越快,如果等到創作、購買的好聽的歌曲達到了足夠高的水準,時間會不可控,可能會讓歌手失去聽眾的關注度。但是,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如果一位歌手發行的每一張專輯,曲曲都是經典,會不會也是對自己品質的一種詮釋呢?

有人說,是因為沒必要。對於那些已經成為明星的歌手來說,沒有必要花大價錢在每一首歌曲上面,只要保證在新發行的專輯當中有一兩首經典,就足以保證自己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市場上的消費,為什麼要多做重複的勞動呢?

為什麼每張音樂專輯當中好聽的歌只有一兩首

相對於前三種說法,我覺得更合理的結論,在於:必須考慮市場的延續性——對於每一位歌手來說,無論是他個人還是他的演藝經紀公司,肯定都希望他的演藝生涯一直走上坡路而不是下坡路——想象一下,如果某位歌手在他的第一張專輯當中推出了十首可以被傳唱十年以上的經典作品,他很有可能一鳴驚人,但是,如果他在後續的專輯當中達不到這樣的水準,那麼歌迷粉絲會不會覺得他走了下坡路呢?市場對他的關注度會不會下降呢?

綜合以上的說法,即便一位歌手準備了十首經典歌曲作為自己的“主打歌”,那麼最優的方式也是將這十首歌分佈在多張專輯當中,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歌手可以一直以一個穩定的狀態活躍於樂壇當中,不會給市場“起起落落”的感覺。

為什麼每張音樂專輯當中好聽的歌只有一兩首

琢磨這個話題,更大的原因在於考慮產品與市場的關係,或許,在很多時候,“絕響”會留下傳奇,但是並不一定帶來可以讓各方滿意的消費場景。在我們的傳統文化當中,非常強調“度”的概念,對於成功的“度”,達標很重要,考慮“過猶不及”應當也很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