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孩子打遊戲很嗨,學習就不投入?

有個家長就過來問我:“我們家孩子學習都學不進去。”

我說:“他什麼時候能夠學得進去?什麼事讓他做的時候能夠特別投入?”

家長說:“他玩遊戲就特別投入。”

我說:“這就對了。”

為什麼?因為玩遊戲符合他的本能。因為所有的學習過程,它分為兩種反饋模式,有一種反饋模式叫快反饋,遊戲就是快反饋模式。

為什麼孩子打遊戲很嗨,學習就不投入?

而玩遊戲,所有的遊戲首先有一個任務告訴孩子,做的過程中每一個行為,在遊戲中都會立刻有個反饋、有一個結果。你還會發現,無論結果是贏了還是輸了,都會有個指引提示。贏了:你很棒哦。玩輸了:再來一次,你一定可以的。

比如,我女兒玩冒險的遊戲,首先給你一個任務,公主的皇冠被盜走了,要去某某島取皇冠,她不認識字,玩的過程中有很多不知道的操作不走,遊戲中就有很多語言反饋,走到跳高的地方會說:哇,這裡太高了,要怎麼過去呢?,激發孩子思考,當孩子找到方法跳過去的時候立馬就反饋:哇,你真棒。試錯了方法就又得到一個反饋:再來一次吧,你一定可以的。

你看,如果一個行為立刻有反饋,這就是孩子的本能的需求,孩子就喜歡去玩。

為什麼孩子打遊戲很嗨,學習就不投入?

孩子在學習上難,其實所有孩子覺得難的事,做不到的事,都是因為這個事不是他的本能的需求。

我們現在家長在孩子學習上是怎麼做的呢?

為什麼孩子打遊戲很嗨,學習就不投入?

“這道題,怎麼還是做錯,講了多少遍,你有沒有腦子?把玩遊戲的勁兒放一半到學習上,學習成績也不至於這樣嘛”

這是反饋嗎?是反饋,是負反饋,全是指責,批評。在這種語言反饋下的孩子,學習上就會用自己不會,不學習來逃避。

想要孩子學習投入,家長應該怎麼做?

1、確定目標

為什麼孩子打遊戲很嗨,學習就不投入?

明確學習目標是孩子的,定好之後需要孩子來具體實施,制定目標時,要聽孩子的想法,瞭解孩子心中的努力方向是什麼,啟發孩子自己確立目標,這樣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目標的難度遠低於孩子的水平,孩子會覺得沒難度,沒挑戰,即使目標完成,也沒有成就感。如果目標難度遠超過孩子的水平,就會出現即使制定了目標,孩子也沒法完成的情況,這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家長要做的是協助孩子制定出“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會讓目標更容易執行。

2、學習過程多使用鼓勵語言

為什麼孩子打遊戲很嗨,學習就不投入?

父母們孩子在讀書學習中、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好的表現,進步等等,都應該被及時地、認真地給予鼓勵,鼓勵要及時,鼓勵要符合事實。

比如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比上次完成作業時間快。可以說:媽媽看到你堅持了30分鐘,你的寫作業速度有快一些。

孩子在作業中,出現了錯誤,又如何反饋呢?

“這道題,媽媽看著有點不懂,你能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麼嗎?”

孩子在說的過程中自己會發現錯誤,如果孩子沒有發現,咱們在探討的過程中,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再給一個反饋:嗯,自己會檢查了。

只要孩子認真學習了,盡力了,哪怕成績低一點,當父母的也要肯定、鼓勵。

為什麼孩子打遊戲很嗨,學習就不投入?

每一次目標達成,孩子都會有成就感,我們可以把這些達成的目標,也就是關鍵成果,變得可以看得見,孩子在這種視覺化的“微小成就感”面前更能得到激勵。

比如把學習任務寫在漂亮的小紙條上,每完成一項任務,就把小紙條疊成個幸運星丟進透明的玻璃罐子裡。

3、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培養孩子逆商的技能

給予孩子好的感受,包括安全的感受、成功的感受和歡樂的感受。

為什麼孩子打遊戲很嗨,學習就不投入?

2。透過ABC模式教會孩子樂觀的技能

樂觀的一個很核心的要點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解讀。這裡必須要講到的是心理學家艾伯特·埃利斯與阿倫·貝克提出的“ABC模式”。

A(adcersity)代表不好的事情。可能是任何負面的事件,例如被老師批評、考試考砸等。

C(consequences)代表後果,不愉快事件之後的感受與行為。通常,看起來好像不愉快的事件立即且自動地產生後果。

但是埃利斯認為,想法——B(beliefs),即對不幸事件的看法與解釋,才會引起某種特定的後果。

如果孩子能夠樂觀解讀每一件事情,那麼,面對逆境,孩子自然也能給出更積極的解讀,這便是孩子的“逆商”。

為什麼孩子打遊戲很嗨,學習就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