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03講 漿糊邏輯:為什麼清官難斷家務事?-----武志紅心理學課《自我的誕生》

讀了武志紅老師的“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文章很受啟發,武老師說如果你認同“清官難斷家務事”。我認為那就意味著你的家庭與家族是混沌共生的。

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家庭或家族中,有那麼一兩個人總想控制每一個人,不僅想控制和Ta直接相處的人,還想控制每一個關係,別人怎麼相處Ta也都要管管。Ta這一管,一攪和,夲來簡單明瞭的事情複雜化了,夲是透明的一盆清水卻變成了一盆漿糊。

武老師從自己多年做心理諮詢的經驗出發,總結了以下幾條漿糊邏輯:

漿糊邏輯a:

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

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

假設你是A,家裡還有BCDE四個人,按照這條漿糊邏輯,你會去幹涉BCDE四個人的事,反過來他們也會操心你的事。

你還深深知道,改變自己有多難,但你卻會抱著這樣一種想法:改變別人會很容易。於是,你在操心別人並想讓對方改變這一點上,會特別有動力。

漿糊邏輯b:

所有關係,都是我的事。

這一條邏輯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本來,你可以有簡單的活法,只去處理和你直接相關的關係AB、AC、AD和AE,至於BCDE間的關係,你儘量不干預。

漿糊邏輯則是,BCDE他們怎麼相處,也是我的事。並且,我和誰相處,也是每個人的事。

持有這一條漿糊邏輯時,人就沒有了隱私感,也必然會陷入口舌中,因為希望所有人能看見自己在所有關係中都是好的,我的好、我的冤屈,你們都該知道,都該為我說話。

我可以拿我的親身經歷來說說這種邏輯。我的老家在河北,回老家的時候,我習慣了和村裡人聊天的,聊聊家長裡短。但慢慢的,我總結出一點,所有人談的就是一件事:我對B很好,可B對C竟然比對我好,你說說這對嗎?

明白這一點後,我就開始迴避這類聊天了。

這種漿糊邏輯,是家庭關係總是一團漿糊的關鍵所在,誰想管事誰就會被累死。那個最想管事的人,常常正是各種衝突的根源,因為他攪進了所有關係,因此製造了大量的問題。

漿糊邏輯c:

你們=你,我們=我。

這種邏輯就是你家任何一個人讓我不快,你都要負責;你讓我不快,我找你全家麻煩。

例如,媳婦和婆婆起衝突,要找老公麻煩;老公和媳婦發生衝突,也要找父母。總是在“告狀”中,事情因此很容易鬧大。

這種簡單思維,其實是沒有分化出“我”和“你”,更沒有分化出“我”和“我們”、“你”和“你們”的區別。

我認識一位法官,他對我說,他認為九成離婚案是父母逼孩子離的。我也知道很多類似的事件,根源就是鬧事的父母,沒有將小兩口的家庭視為一個獨立的家庭,而仍然將自己與孩子視為“我們”,將孩子的伴侶和父母視為“你們”。

我的一位男性來訪者,想和妻子離婚時,有了巨大的擔心。他告訴我說,他和妻子是同一個地方的人,他們雙方的家族在當地很有影響,整體上兩家關係不錯。當地是非常重傳統的,如果他們倆離婚,只怕會導致兩個家族成為仇敵,甚至會走到斷絕關係的份上。可以說,他們小兩口不能處理“我”和“你”的事,而是得先去思考雙方家族構成的“我們”和“你們”。

這條漿糊邏輯,會嚴重影響核心家庭的幸福。

核心家庭,也叫再生家庭(family of procreation),相對於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這個概念,是指我們成年後所成立的家庭,原生家庭會影響或決定核心家庭。

太多家庭中,雖然兩個人結婚了,但仍然將“我”視為“我們”,也就是原生家庭的一員,而將伴侶視為“我們”之外的外人。

例如兩口子因為家人吵架,即便是家人做錯了,我們也常會聽到這樣的辯護:他們是我的家人啊!可見這裡的意思就是說,他們和我構成了“我們”,我們是一體的,其他人都是“你們”。而這樣的辯護,是將自己的伴侶推向了對立面。

這一點上會有性別差異。男人容易將母親與家人視為自己人,而將妻子視為外人。但是在傳統文化影響下,女人沒有可以後退的孃家,所以難以和自己原生家庭還保持著“我們”的感知。直到生了孩子,才與自己孩子構成了“我們”。

漿糊邏輯d:

把二元關係中的問題歸咎於對方,也就是“你”。

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就是:我過得不好,是因為“你”。

例如,太多人面臨離婚時,會說因為對方不夠好,沒有給自己帶來想要的生活或者幸福。

事實上,以我的瞭解,這常常都是歸咎而已。很多時候,即使換一個他們理想中的完美伴侶,他們仍然感受不到幸福和滿足。

漿糊邏輯e:

把二元關係裡的問題,歸咎於“他”。

這個很容易理解,A和B之間出了問題,歸咎到C身上。這是為了捍衛自己和重要客體,於是要把“我”和“你”的關係中的問題,都歸咎給“他”這個第三者。

這種情況在三角戀中很常見,我們常會看到有女性遇到丈夫出軌,首先想到的不是攻擊丈夫,而是把怒火傾倒給插足他們關係的第三者。

漿糊邏輯f:繞彎溝通

A對B不滿,不和B直接說,而是說給C聽,讓C告訴B。

北大學者吳飛,在他的社會學經典著作《浮生取義》中,寫過多個這類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位父親想讓兒子給他修房子,但不和孩子直說,而是在另一個人面前怪孩子不給自己修房子。以這種方式,他想讓這個人去跟孩子說,你爸想讓你給他修房子。但兒子對父親這種方式很厭煩,沒理會,結果這位父親就鬧起了自殺。

吳飛喜歡使用“道德資本”這個術語來解釋這些現象,意思是,如果這位父親主動去和孩子說,希望孩子為自己修房子,那就消耗了自己的道德資本,這樣和孩子的關係,就會失去一些道德優越感。

從心理學看,這位父親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在二元關係中表達渴望或者不滿,張力太大,而且個性不成熟的人,通常要表達的會是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和要求;

A直接找B談,容易有無能感和羞恥感;

因為不是“我”直接說給“你”的,所以我不用為這件事負責。這樣一來,不管你是拒絕還是答應,我的情緒體驗都會弱很多。

以上就是我對於家庭關係中常見的漿糊邏輯做的不完全總結。家人之間的漿糊邏輯,想必除了這些還有很多。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漿糊邏輯整體上會有這樣的作用:把事情的焦點,從個體身上拿開,也不聚焦在我和你的二元關係中,而是編織進複雜的關係中,把事情弄得越來越複雜,以至於真像是“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是,當我們把事情的焦點再還原到二元關係,甚至聚焦在個體身上時,你會發現,事情會變得清晰簡單很多。

從武老師的分析總結看,我們不應該被流傳的一個說法“清官難斷家務事”,捆綁著自己的思想觀念,認為家庭的事情是沒辦法理順,應該糊塗事糊塗了。

若每個人都知道立定自己的個體本位,自己的事自己負責做好,別人的事不去幹涉,不用愛的名義綁架任何一個家庭成年成員或家族成員。只有從那些漿糊邏輯思維中釋放出來,家庭成員就不會是混沌共生,不會給最親的人帶來傷害。

我愛你就讓你作更好的自己,你需要幫助時,我儘自己所能伸把手支援你。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