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給人當爹,真的是一門學問!

大家都是第一次當人家父母,孩子出生的時候也沒有附帶“使用說明書”,大家都處於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中。

如何扮演好父母這個角色,說實話真的是一門學問,甚至是一門藝術。

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身邊合格的父親很少,優秀的父親更是鳳毛麟角。

可能很多人會不服氣,我就說一個標準:當孩子十歲稍稍懂事之後,問問孩子,你覺得爸爸怎麼樣?

如果你有一個女兒,她說“我要嫁給我爸那樣的男人”。

如果你有一個兒子,他說“我要成為我爸那樣的男人”。

佩服你,你是位好父親!

實際情況呢?當我們孩子長大之後,他們從父親身上很大機率學到的是負面經驗。

他們會說:“我一定不會用我父親的方式來教育我的孩子!”

那麼,作為父親,我們應該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呢?

給人當爹,真的是一門學問!

01

愛孩子首先要愛孩子的媽媽。

我從來不否認,絕大多數男性是愛孩子的,可很多時候這種愛是“狹隘”的愛。

在家庭關係中的愛應該是多向的,而不是雙向甚至單向的。

如果爸爸愛孩子,卻不愛媽媽,或者媽媽愛孩子,卻不愛爸爸,這是一種不平衡的愛。最終在親子關係上也會帶來偏執和失敗。

某教育機構曾經對上千個家庭的親子教育做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男人出軌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成功率僅有20%,比隔代教育成功率還低10%。

孩子的世界裡,他要的不僅是爸爸媽媽對自己好,更想要的是爸爸媽媽相親相愛。

家庭關係緊張的孩子會想:一定是我哪裡沒有表現好,爸爸才會罵媽媽,媽媽才會傷心,我一定要乖要聽話,爸爸媽媽才不會吵架。

在這樣氛圍長大的孩子,從小就無法做真實的自己,於是天性和才華都會被掩蓋。

孩子在幼兒階段心理的安全感,來源於穩定、和諧的家庭,每個孩子都會擔心:如果爸爸媽媽分開了,我會不會陷入“顛沛流離”的生活,我的未來會怎樣……

這個問題,小孩子自己不會有答案,一旦陷入這種恐懼,孩子心理時時刻刻都會受到煎熬。這就像一把懸在孩子心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彷彿隨時都會斬下來,把孩子的心理世界砍個稀巴爛……

試想,這樣的小孩怎麼可能會有自信?

很多爸爸從來不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我甚至見過,一位爸爸對五年級的女兒說:“如果你期末成績不好,父母就離婚……”

這TM是多麼“惡毒”的話啊。

給人當爹,真的是一門學問!

02

愛孩子要明白父親的責任。

問問你身邊的男人,當人家的爹,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他一定會說:為孩子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衣食無憂,甚至成為一個富二代……

你再追問:還有嗎?估計很多男人會說,這個還不夠嗎?

是的,遠遠不夠。

德國哲學家E·弗羅姆說:“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

從古至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父親從單純的 “養家餬口”的角色逐漸轉變為多功能、全方位對子女、伴侶、父母有著重要意義與價值的角色。

當一個父親,他願意抽出時間投身於家庭的日常活動以及親子活動,在與孩子的親子互動過程中更多的關注與瞭解幼兒的需求,就能在某種程度上給予幼兒幫助,這便能夠給幼兒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最終有助於兒童社會性健康發展。

這些爸爸們是真的沒有時間嗎?

未必,他們有的時候只是在刻意逃避罷了,這也是男人天性的一部分。

什麼時候男人才會真正的“長大”?當他真正明白“父親”兩個字含義的時候。

公元1036年,蘇洵前一天還是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逍遙公子,第二天卻拒絕了所有呼朋引伴的邀約,坐在案牘前懸樑苦讀。

“眉山蘇洵,少不喜學,壯歲猶不知書。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

為啥,因為他知道自己要當爹了,次年年初,一個響徹千古的名字誕生了,他就是蘇軾。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時蘇洵性情大變的主要原因就是身份轉變,他知道自己要當爹了。

正因如此,才有了《三字經》中的那一句:“

二十七,始發憤。

最終,唐宋八大家當中,蘇洵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霸佔三席,冠絕古今,成為千秋佳話。

仔細觀察一下,我們身邊很多男人都當爹了,自己卻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他們根本不想,也不願去想,當一位父親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給人當爹,真的是一門學問!

03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女孩子很需要父親,她透過父親知道男人是什麼樣子;

男孩子更需要父親,他從父親身上學習到什麼才是男人

這些都是媽媽給不了的,即使這個媽媽再努力,再優秀,也無法扮演父親的角色。

在兒童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兒童社會性發展”。

它的含義是:兒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礎上,在與社會生活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掌握社會規範,形成社會技能,學習社會角色,獲得社會性需要、態度、價值,發展社會行為,並以獨特的個性與人相互交往,相互影響,適應周圍環境,由自然人發展為社會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徵。

3到6歲的年齡階段是性別角色形成的關鍵時期,性別角色的發展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方面。

柯爾伯格提出: 性別角色並非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

女孩性別角色的形成過程中,父親角色具有同樣的作用,女孩在與父親相處的過程中,能夠從父親身上獲得異性品質,習得與異性相處的方法,並且還能夠從父親對女孩獨有的細膩關愛中獲得與母親那裡得到的完全不一樣的安全感與依賴感。

所以,這段開始的兩句話,有必要重新讀一遍。

女孩子很需要父親,她透過父親知道男人是什麼樣子;

男孩子更需要父親,他從父親身上學習到什麼才是男人。

給人當爹,真的是一門學問!

04

如何給人當爹?沒有標準答案。

大家都是第一次當人家父母,誰都沒有經驗。

我也沒有資格教導別人如何當一位好父親,我只是把我的思考分享給大家。

完美的好父親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在我們心裡已經推演了三十年。

在我心裡,好父親就像旗幟,像北極星,高高飄揚在那裡。是孩子的目標,是孩子的榜樣。

我們在教育孩子勤奮、努力刻苦的時候,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拖延、畏難和偷懶?自己打著“王者”,刷著抖音,有啥資格監督孩子完成作業?

雞娃先雞自己,並非單純的說我們要努力學習育兒知識,而是我們要做孩子的榜樣,因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完美好父親的育兒方式一定是:

言傳身教!

先說“言傳”,我們只有自己站在了足夠的高度,對世界理解深刻了,才能保證我們的言傳是正確的,是對孩子有幫助的。

知乎有個化學博士的熱門帖子是這樣說的:父母已經把他培養成化學博士了,請不要再用他們“樸素的人生觀、價值觀”來指導他的人生了……

雖然刺耳,但很真實,如果你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言傳是缺乏說服力的。

再說身教。

你下班回家辛苦做家務忙得連軸轉是身教;

你為了升職加薪,刻苦攻讀更高的學位是身教;

你認真工作、勤奮努力是身教;

你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身教……

反過來,你獨自一人躲在書房裡抽菸,這是身教;

你與老婆因為瑣事爭吵,這也是身教;

你辦了健身卡之後就再也不去運動,這是身教;

你一到週末就懶床、窩在沙發上看一上午的手機,這也是身教;

你前天才答應孩子陪他讀完一本書,結果才2天就推脫太忙放棄了,這是身教;

……

所以,親,你有自己的“標準答案”了嗎?

如何給人家當爹,是每個男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給人當爹,真的是一門學問!

相關乾貨文章

純手工推薦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