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孩子舉動異常?別急著判斷是孤獨症!

眾所周知,孤獨症兒童現在越來越多,比例大幅上漲。

現在比例增長,也許就是因為大家認知廣泛,故而發現了很多兒童確實真的就是孤獨症,導致比例和人群上漲。這無可厚非。

然而,在這個上漲的比例中,也是存在“虛數”的。每一個星爸星媽都知道並且認命:孤獨症患者不可治癒,從而心理上會有極大落差感。但是,明明不是孤獨症,卻硬是給判例為孤獨症,這要打擊多少家庭,又會耽誤多少孩子呢?

孩子舉動異常?別急著判斷是孤獨症!

很多人都問我,我孩子這樣那樣,是不是孤獨症患者?最常見的,什麼多動啊,不說話啊,脾氣暴躁等等。

確實,這些典型特徵在孤獨症兒童身上是顯著的。但是,我從一開始就建議大家去大城市的大型正規醫院進行確診,因為,“誤判”隨處可見。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些內容,是關於那些被誤診的孤獨症患者。

1、有個2歲的男孩,睡眠質量極其差,大概每隔一個小時就會大哭一次,鬧個不停,家長日夜顛倒的照看,苦不堪言。

而且在深夜哄孩子哭醒的孩子睡覺時,男孩還有撕扯家長頭髮的行為,異常暴躁。

孩子舉動異常?別急著判斷是孤獨症!

經診斷,孩子為孤獨症患者,進而開始了以行為和言語為主的干預訓練。

孩子的狀態有了一定的改善,言語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沒有改變的,依舊是孩子的壞脾氣和糟糕的睡眠質量。

在一次例行的全身體檢,醫生髮現男孩有腸胃方面的異常,隨後約專家會診,診斷出孩子患有多種胃腸道疾病。而這些疾病,是導致孩子睡眠質量差和脾氣暴躁的最直接原因。

孩子舉動異常?別急著判斷是孤獨症!

換言之,腸胃病,讓一個孩子變得像嚴重孤獨症患者一般。

而經過腸胃治療的男孩,睡眠質量大大改善,脾氣也趨於穩定,順利進入小學學習,認知和社交都高於同齡人,是一個快樂的小男孩。

2、有一個3歲的小女孩,不會說話,總是低著頭,不與他人對視,不和別的小朋友交往,被診斷為孤獨症患者,建議每週要接受30個小時的干預訓練。

有一位干預師在訓練過程中,發現小女孩理解能力良好,但對外人極度不信任,無法正常干預,於是採取了遊戲治療,並逐漸和小女孩建立了互相信任的感情。

孩子舉動異常?別急著判斷是孤獨症!

從小女孩逐漸開始開口說話,從一個字到一句話,到後來她會對從幼兒園回來的弟弟主動說“歡迎回家,我愛你”。

干預師表示,這個女孩並非孤獨症患者,而是“語言遲緩”,可以採取不同於孤獨症兒童的干預模式。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女孩語言能力與同齡人無異,樂觀開朗,完全正常。

孩子舉動異常?別急著判斷是孤獨症!

3、這個男孩3歲,長著一雙漂亮的藍色眼睛,一頭的金髮。可惜的是,他並不會說話,只能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開始家長請來了很多“語言遲緩”的專家進行干預,但效果完全沒有。

此後,被診斷為孤獨症患者,開始進行孤獨症干預訓練。但小男孩非常抗拒,並且一度嘗試逃離訓練課堂。

孩子舉動異常?別急著判斷是孤獨症!

最後一位干預師發現,雖然男孩不會說話,但是他能夠藉助其他方式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傳統的語言干預,對小男孩幾乎不起作用。努力1個月之後沒有任何成效。於是,建議家長帶小男孩去醫院進行全面檢查,特別是機體生理方面。

最終,小男孩被發現患有“失用症”,這種兒童期言語失用症,是指當兒童在試圖發音、說話的時候,大腦無法妥善控制發音器官如嘴唇、舌頭部位的肌肉,因而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只能使用一些怪異的音調加上手勢來向父母提出要求或表達抗議。

孩子舉動異常?別急著判斷是孤獨症!

採取新的治療後一年,小男孩4歲,經過孤獨症測試表明,小男孩不再適用於孤獨症檢測,是典型的正常4歲孩子。

以上的三個故事,希望能夠給各位家長一些啟示。

孩子舉動異常?別急著判斷是孤獨症!

在“閉圈”裡,有一句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卻很現實:“沒有脫圈,只有誤診”。但是有意思的是,很多所謂的“專家”會一股腦地把一些孩子都診斷成孤獨症兒童,殊不知這一個誤診,會讓希望消失殆盡。

而那些還在迷茫的家長們,你們也極有可能根本就不是星爸星媽,也請不要隨意對孩子喪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