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有人說:“每次看關於未成年人性侵害電影的時候,最害怕的是那一句:本故事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可往往,這樣可怕的事,就真的一直在現實世界中重複上演。

3月22日,一起未成年人性猥褻事件又衝上了熱搜。

四川一名年僅13歲的男童在小區裡對多名女童實施猥褻,已經有6名家長報了案。

隨後,這一訊息迅速在小區業主群內炸開了鍋,有的家長到物業要求調取監控,卻發現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在小區裡一個晾曬區的空地上,該男童對著幾名女童實施猥褻行為,並且有女童還因受制被其壓在身下。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家長們又震驚又後怕,立馬回家詢問孩子。

一番交流後才發現:原來遭受猥褻的孩子不止6個,也不僅僅只有女童,還有男童。

這些受到侵害的孩子,年齡只有2-6歲。

看到這樣的調查結果,實在是令人出離憤怒!

但接下來更引人激憤的知道是什麼嗎?

就是當小區家長們組織找到這名男童時,面對群情洶湧的家長的質問和圍堵。

這名年僅13歲的男生全程姿態放鬆,雙手插在褲腰袋上,不慌不亂,看向家長們的神情還帶著點輕蔑和傲慢,彷彿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被民警帶走時,有家長跑過來拍照、錄影片,他也依然滿臉不屑。

看到這些表現,真的在懷疑,這是一名年紀才不過13歲上下的男孩嗎?

在一個哪怕遲到晚歸、或者沒有按時交作業,都會害怕看到老師和家長臉色的年紀。

他太鎮定了。

明明知道自己的惡行已被公之於眾,仍能流露出來的這份鎮定的背後,赤裸裸所表露的:

是這名未成年猥褻犯,對於自己的過錯,不僅是毫無悔意,更是毫無歉意。

看著這副年輕卻不知錯也不認錯的面孔,不禁令人害怕。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這並不是在誇張。

上一次,同樣以如此鎮定冷漠姿態出現的,也是一名未成年人猥褻犯。

不,準確點來說,是殺人犯。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2019年的10月20日,大連一名10歲女童淇淇(化名),在上完美術補習班準備回家的路上,被同一小區的蔡某某以幫忙為藉口誘騙至家中。

誘騙成功的蔡某某在家中試圖強暴淇淇,因遭到淇淇的激烈反抗,他對著淇淇連捅7刀,使淇淇大量失血而死,並最後拋屍在綠化帶中。

樂於助人最後竟是墮入深淵。

女孩何其無辜!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稚嫩的生命還未來得及綻放,卻慘烈地消逝在屠刀之下。

兇手何其殘忍!

而不得不提,在案發當時,犯人蔡某某也不過僅有13歲。

是的,才13歲,卻能誘騙、強姦(未遂)、殺人、拋屍,一氣呵成。

每一項罪行,哪怕單拎出來,都足夠令人膽顫心驚。

殊不知,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殺人拋屍後的蔡某某,一邊大膽主動地跑到淇淇家裡,試探淇淇的父母:“淇淇還沒回家了嗎?”

另一邊,面對警察的取證和指控,在班級QQ的聊天群裡,假裝憤怒發洩地說,“不過是有我指紋的紙巾沾到她的血罷了,警察辦案這麼草率的嗎?”

以此來洗刷自己的嫌疑和掩飾自己的罪行。

全程縝密冷靜,頭腦清晰。

似乎他剛剛殺死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地上的一隻螻蟻。

這才是真正令人覺得後怕的地方!

不過出於對性的好奇和嘗試,這倆男孩能輕易地一腳踐踏著道德和法律,另一腳無情地踐踏著他人的尊嚴和生命。

我們都曾以為,13歲的孩子是天真純良的。

卻不知道,惡魔原來不分年齡。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成都猥褻案中的幾個孩子,雖然並沒有像淇淇那般不幸,在惡魔的掌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但被猥褻的陰影,可能終其一生都會籠罩在他們身上心裡,難以消除。

面對未成年人(被)性侵害事件的頻發,哪一次,哪一案,不是讓人感覺止不住的憤怒,止不住的難受,同時也是止不住的追悔。

我無數次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安全、快樂地長大。

但現實卻是:

因為好奇「性」,13歲的孩子就能不顧一切,失德犯法也要侵犯猥褻他人。

因為對「性」無知,受傷害的一方也總是被侵犯猥褻後仍茫然懵懂不覺察。

說到底,一切都不過源於,未成年人「性教育」上長期的空白和缺失。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在中國,「性教育」這一事總是很容易陷入停滯,甚至是倒退的狀態。

未成年人性侵一直無法消散在陽光底下,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

家長們一旦提及「性」,就會自發性地集體“失聲”。

父母們總愛找各種理由,拒絕跟孩子談論性,遲遲不給孩子普及正當的性知識。

要麼拿年齡當藉口。

“孩子還小呢!怎麼能跟他說這個,怕是沒給提早學壞了。”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但男女性別(性徵)上的差異,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存在,究竟要從哪個年齡段開始普及正確的性別教育才算“不早”?

成都猥褻案、大連誘殺案,案犯和受侵害的兒童,哪個的年紀不“小”?

要麼拿自身經歷說事。

“以前我們的父母也沒跟我們說過性不性的,不也這樣長大了嗎?”

可是時代已經發生鉅變,動不動地就拿“以前咋樣咋地”這樣的說法,不過是自欺欺人。

守在電視機面前,但凡看到有親密的畫面,就切換頻道或是捂住孩子雙眼這一套,早已無用。

家長們越是掩耳盜鈴,「性」這一未知新鮮的區域,對於孩子來說,越是充滿誘惑和刺激。

不說在當今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相對於上一輩人來說,現在的孩子明顯從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發育節點都在提前,思想行為也更容易趨向“早熟”。

家長可以對「性」閉口不談,可孩子未必就不能從各種渠道知道「性」這一回事。

娛樂短影片、影視劇甚至還會是網路上惡意的廣告外掛、遊戲中隱晦的軟色情情節;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還有學校廁所裡的小卡片,牆壁上不懷好意的塗鴉,貼在電線杆上的淫穢廣告……

線上線下,無孔不入、不一而足。

試想一下,當孩子們透過這些不當的途徑迷迷糊糊知曉了「性」,產生了好奇心,但又缺乏正確引導,在好奇和衝動的裹挾下,會發生什麼,難以估計。

只要家長一天不從正規的途徑教育孩子性知識,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他們就會一天在「性盲區」裡橫衝直撞。

那麼在這裡頭,有的孩子就會變成了狼,而有的孩子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然而,無論有多少駭人聽聞的兒童性侵案件被揭露、被曝光,但只要這「性侵害」的陰霾還沒有真正籠罩到自己孩子身上那一天的時候;

中國的家長們就能僥倖地一天拖過一天。

但真等到那一天降臨,性教育還來得及嗎?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其實真正需要「性教育」的何止是孩子,更多的是家長。

“年紀小”“不會教”“怕學壞”,這一切拒絕給孩子正當普及性教育的藉口和理由,不過是家長們用來掩飾自己「談性羞恥」心理和「談性色變」反應的幌子。

只因有家長偏見地認為學生性教育讀本尺度大,幾乎是一夜之間,兒童性教育課本《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就被舉報和下架。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只因有老師在課堂上跟孩子科普了懷孕的過程,就直接被家長在微信班級群裡輪番指責。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好吧,你要課本下架就下架,你讓老師不能講就不講。

可最後,家長自己又是如何教育孩子們關於性方面的知識的?

當孩子問起:“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呀?”

得到的答案是:“在路邊或垃圾桶裡撿的。”

當孩子好奇:“女生為什麼會懷孕?”

得到的答案是:“是因為有小寶寶跑進她們肚子裡。”

當孩子不解:“為什麼不能在陌生人面前脫衣服?”

得到的答案是:“沒有為什麼,不準就是不準。”

……

似是而非的回答,避重就輕地糊弄。

結果就只能讓孩子們在「性盲」的沼澤深淵越踩越深。

可這……不應該呀!

本來「性」本身,既是生命的起源,也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和行為。

正因為大多數家長,沒有接受過正確的性普及和性教育,才會把「性」跟骯髒、色情、下流、放蕩同等看待、諱莫甚深。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如《青春裡那些隱秘而偉大的小事》一書中所提及的:

“性本來是一件自然、平常的事,卻因為長期被藏在幽暗、潮溼的角落而變質,越不能見光,越成為許多人心中糾纏不休的執念。”

教導性教育並不是教導性行為,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去認識自己身體特徵,以及隨著成長必然到來的生理及心理上的轉變。

曾經,多少女孩因乳房發育和初來月經,而變得敏感畏縮,又有多少男孩因為變聲和遺精,而變得自卑和不安。

書裡有一句話令我十分感觸:

“在生理知識匱乏的青春期,每天都要被羞恥、恐懼、驚慌這些負面情緒包裹著,這樣的少女並不美。”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家長們越是對「性」避而不談或嚴令禁止,孩子們對「性」的好奇和誤解就會越深;

而這份好奇和誤解,又會因壓抑而逐漸變得扭曲和瘋狂,甚至失控。

要明白,性教育≠性≠羞恥。

關於「性」,“知不知道”、“好不好奇”和“想不想做”之間,完全沒有必然的聯絡。

實際上,性學家方剛是這樣定義性教育的:“性教育並不是只對男女性別及性器官的認知,本質上它是對最原始的人性的探討,涵蓋對少數人的性取向的包容與尊重。”

中國的孩子早就需要「性甦醒」,透過合理恰當的性教育來正確地認知相關生理現象,心理變化以及自我保護。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可中國的家長卻還選擇一直「裝睡」,拒絕站在平等理智的角度與孩子探討性與愛。

沒有因正當性教育而被教壞的小孩,只有因缺乏性教育而變壞、受傷的小孩。

只有家長大膽丟開「性羞恥」這一心理包袱,把普及性知識納入教育孩子的正常軌道上來;

孩子才能在正確「性教育」這把保護傘下,認識「性」、瞭解「性」甚至面對「性」。

未成年人性侵害的悲劇,才能被扼殺於搖籃之中。

有些家長,比孩子更需要性教育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問題請聯絡後臺

/

本文編輯:暄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