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互動:我可以不依戀任何人嗎(武志紅)

一個人這輩子可以不依戀任何人嗎?

這時很多朋友問到的問題。換句話說,一個人能孤獨成“聖”嗎?

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常講一類故事:***在山洞裡找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後忘記了事件專注修習,後來成為天下第一。

可我學習越多,對人性瞭解越多,越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體必須有客體,我必須找到你。那些真正孤獨成聖的人,以我的瞭解,是我們都忽略他此前曾有飽滿的關係。

並且,以我諮詢和生活的經驗,從不構建深度依戀關係的人,不管表面上看上去多麼善良、油耗,內心中實際上都有太多的黑暗和敵意。當“我”不去看“你”時,“我”就不可能被真正看見了,於是“我”也處於黑暗中了。

Q:自戀的孩子長大以後還可以轉型成依戀型人格嗎?如何轉換呢?

A:人的一切本能都是值得敬佩的,包括防禦,包括因為感知外界的敵意而讓自己停留在自戀和控制中。

成為自己,找到你。後者就是完成依戀,如果按邏輯來講,它涉及這樣幾個問題:

(1)看到自己對依戀別人的防禦;

(2)看到自己對關係的渴求

(3)在時間累積和空間變換中,逐漸和另一個人建立其真實、全面而具有深度的情感關係。

這個過程不必太強求自己,比如硬要去依戀一個不對的人。我們需要尊重自己的本性,而本性就在告訴自己,依戀善意的“你”,排斥善意的“你”,排斥敵意的“它”。

Q:依戀與依賴有什麼差別呢?是否時自戀發出動力,獲得持續迴應建立了安全型依戀,而一直使用著自體客體,思維之刀,痛苦之身越用越熟練,終於像手足般不可或缺,就形成依賴,是這樣吧?

A:依賴,是自己能做好的事自己不做,而希望別人幫自己解決。

依戀,講的是情感上對另一個人的敞開和聯結。

當我們混淆和依戀時,也許反映了一種恐懼:如果我太依戀一個人,有一天我失去他該怎麼辦?比如他死了,或者他拋棄了我,不行,我不能讓自己如此需要一個人。

成熟的依戀關係,當我們失去對方時,會痛徹心扉,會無比悲傷,同時我們也會知道,已經發生過的那些愛,就是自己心中的“情感穩定能力”。

Q:如果說孩子可以對媽媽形成依戀,那媽媽能不能對孩子依戀呢?媽媽的依戀對孩子會不會太強,孩子接受不住呢?那麼,媽媽的依戀除了向丈夫產生有其他的方法嗎?

A:媽媽當然會對孩子形成依戀,並且在我們的家庭中,媽媽們更容易依戀孩子,因為和老公處理關係太有桃戰性了。這會帶來很大的問題。

按科胡特提出的“自體客體”這個概念,親子關係的正常邏輯是:父母成為孩子的自體客體,延展孩子的自我。而我們弄反了,我們的聽話教育和孝順,是要求孩子成為父母的自體客體,用來延展父母的自我。很多媽媽對孩子的依戀,延展了媽媽們的自我,但壓制了孩子的自我,這種現象在家庭中非常普遍。

如果媽媽們依戀丈夫而不得,那夫妻關係可能會嚴重失衡。媽媽們將到孩子這裡尋找感情,甚至終生想和孩子們繫結在一起。這將引發更多的的家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