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孩子學到的程式設計思維,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程式設計思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程式設計思維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程式設計思維究竟是什麼?

程式設計思維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我們已有的知識和工具,將自身的思路轉化成邏輯運算的步驟,從而完成複雜的任務。

孩子學到的程式設計思維,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程式設計思維不僅能幫助孩子解決數學、英語等學科上的問題,

在生活中,程式設計思維的運用也隨處可見:

解算術題

分解:拆分問題 — 9+5=?

模式識別:觀察規律、趨勢 — 從9開始接著往上5個數,就是14

抽象:建立自己的模式 — 從5裡面拿出1給9,9加1等於10,10加4等於14

演算法:設計步驟解決問題 — 每次先取到10的倍數,然後再相加。同理:19+8=19+(1+7)=(19+1)+7=27

記憶電話號碼

孩子學到的程式設計思維,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分解:拆分問題 — 看到號碼、朗讀號碼、記憶號碼

模式識別:觀察規律、趨勢 — 中國手機號都是11位數,前三位數是網路識別號(服務商程式碼,例如:138、133等)

抽象:建立自己的模式 — 我擅長4位數作為一組記憶

演算法:設計步驟解決問題 — 看到號碼,將號碼分解成3組依次記憶,第一組是三位運營商,第二組和第三組分別是四位數。

整理明日上學書包

分解:拆分問題 — 看課程表,把今天上課的書本從書包中取出、放入明天上課所需的書本

模式識別:觀察規律、趨勢 — 發現今天課程與明天某些課程重複

抽象:建立自己的模式 — 保留重複書籍,放入明天上課的書

演算法:設計步驟解決問題 — 預判今明兩天是否有重複的課程,如果沒有,取出書包中的所有書本,放入明天上課的書;如果有重複課程,保留重複課程的書本,取出明天不需要的書本,再放入剩餘明天上課的書本。

簡單一點說,程式設計思維就是處理問題的正確開啟方式。擁有這樣的思維方式,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比普通思維方式更容易成功。

關於程式設計我們需要知道:

孩子學程式設計,學的是寫程式碼嗎?

一提起程式設計,有些不瞭解的家長,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一行行晦澀難懂的程式設計程式碼。其實,對於零基礎的孩子來說,學程式設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先開始接觸的一定是視覺化圖形程式設計,而不是從程式設計程式碼。

孩子學到的程式設計思維,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所謂視覺化圖形程式設計,對於孩子們來說,程式設計不再是枯燥複雜的程式碼,反而更像是畫畫。在操作介面中程式碼編輯區相當於畫布,五顏六色的程式塊相當於顏料盒,孩子透過拖拽的方式進行程式設計,“畫”出一幅幅動態的畫。這樣,對於沒有程式設計基礎的孩子來說,難度就降低很多。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程式設計最好?

培養孩子的程式設計思維對其未來發展的幫助是極大的。正因如此,不少家長躍躍欲試,覺得越早培養越好。但值得各位家長注意的是,孩子的學習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否則會適得其反。

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瑞士兒童心理學家 讓·皮亞傑(1896-1980),把少年兒童的認知發展按照年齡劃分為了

4個階段:

0-2歲,感知運動階段:

僅靠感知和動作認識外部環境;認識到客體的永恆性

2-7歲,前運算階段:

以自我為中心;思維不具有可逆性;沒有守恆概念

7-12歲,具體運算階段:

守恆概念形成;思維運算必須具有事物支撐;思維具有可逆性

12歲之後,形式運算階段:

能夠進行邏輯推理、歸納、演繹;能夠理解符號意義、隱喻等

孩子學到的程式設計思維,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讓·皮亞傑本人△

從皮亞傑認知理論不難看出,孩子在7-12歲時是培養思維的黃金期。

這一時期的孩子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其思維可以對映到具體的事物上。在視覺化圖形程式設計中,透過視覺化的“積木”形式,孩子更容易把具象的結果和程式所對應起來,也更有利於孩子程式設計思維的培養。

願所有孩子,都從小培養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人生對他們來說,將不再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