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諮詢師整理

劉熹微 | No。54

這篇文章裡提到了,影響態度的原因,其中涉及到接收者個體的心理傾向提到:

在面臨轉變態度的壓力時,個體的逆反心理、心理慣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傾向會使其拒絕他人的說服,從而影響態度轉變。

我們今天就重點說一說逆反心理哦!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逆反心理

是社會心理現象之一,指客觀環境要求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所產生的一種強烈的反抗心態。

主要有兩種表現:

(1)一般社會成員反抗權威、反抗現實的心理傾向。

如“唯上是反”、“唯制度是反”、“唯先進是反”等等。

作為社會心理現象,它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反抗性、偏激性、自發性、盲從性等特點。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2)青少年成長中為求自我獨立對父母或師長所表現出來的反抗心態。

如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你讓他做,他偏不做;你不讓他做,他偏要做。

作為發展心理現象,它具有鮮明的年齡的階段性、半成熟和半幼稚的特徵,青少年較為突出。

對此既要正視和尊重他們的要求獨立發展的一面,又要看到他們處於幼稚無知的一面。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關鍵在教育者的正確對待和教育機制。

主要的三種逆反心理

1.超限逆反

超限逆反是機體過度的接受某種刺激後出現的逃避反應。

人對任何刺激,包括對個體帶來極大滿足的刺激的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超過限度,對個體就是一種壓力,甚至是傷害,個體就會採取措施來逃避。

比如,山珍海味再好吃,天天吃也倒胃口;父母為兒女好而喋喋不休也會讓子女不厭其煩;朋友之間,就算是為對方好而提意見也不能反覆說起。

總的來說,就是任何事都要把握好一個「度」。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2.自我價值保護逆反

自我價值和尊嚴對人的生活具有特別的意義。

當外在的勸導或者影響威脅到人們的自我價值的時候,人們就會有意、無意地進行自我價值保護,對外在的影響起對抗的反應。

比如,父母即便是為了子女好,也不要站在權威的角度去肆無忌憚地批評子女,甚至說出難聽的話;

親友之間更是如此,無論為了什麼原因,決不能讓對方當面下不了臺。

切記,要想有效地說服別人,就必須要給別人留面子,維護別人的價值和尊嚴。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3.禁果逆反

禁果逆反是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會激發人們更強烈的探究慾望。

因為探究未知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要。

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對事情直接簡單的禁止,那麼該事物就會對個體產生特別的吸引力。

比如,某些電影和書籍越禁越暢銷,就體現了禁果逆反的巨大作用。

現實中,我們特別囑咐別人「不能動」的東西,反而會讓別人更有興趣去探究。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所以,有時候,如果我們不能具體讓別人知道「禁止行為」對其的危害,不如採取逆向思維,不要去強調「禁止行為」,要儘量去弱化它的存在。

青少年逆反心理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表現形式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的不同階段都可能發生,且有多種表現。

如對正面宣傳作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對先進人物、榜樣無端懷疑,甚至根本否定;

對不良傾向持認同情感,大喝其彩;

對思想教育及守則遵紀的消極、抵制、蔑視對抗等等。

形成機制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的結果。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其心理機制的過程是:

首先,是教育的內容及相關的資訊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

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觸並理解教育的內容(資訊),並將所理解的資訊及所形成的觀點和態度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包括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知識修養)和態度觀念加以比較;

最後,經過比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態度反應。

如果受教育者經過比較分析之後,確認與原有的認知相悖就產生抵制,進而產生逆反心理。

可見,逆反心理的實質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是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逆向心理傾向。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原因表現

產生這種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現在兩個方面

主觀上,青少年正處於“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

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

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持批判態度。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對立的情感。

客觀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點的不適當,往往也會導致逆反心理。

影響個體態度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了54」

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有三種

一是好奇心,

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藝作品,越是受批評,人們越是想看,想方設法要弄到手,一睹為快。這些都是由於好奇心的緣故。

二是對立情緒,

任憑你“苦口婆心”,千言萬語,他卻無動於衷,認為你是虛情假意,吹毛求疵。

三是心理上的需要,

孩子對於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越是不讓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這是人們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由於孩子理智程度較差,這種欲求也更強烈。

如何緩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當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他們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對於父母強加給他的意願,就開始出現了逆反心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是父母對如何教育青春期孩子最為頭疼的時候,既然對於孩子的這些逆反心理,只要父母注意到以下幾點,完全是可以緩解的。

下面就家長如何緩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提出以下幾個方法:

尊重孩子

當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是最需要得到他人認同與他人尊重的時期。

當孩子對你的意願表現出逆反時,家長不要急著去進行鎮壓,而要想一想,他們為什麼會反抗。

同時你可以向他表示:“我尊重你的看法”,或“你儘量舉例說明”,這樣你就贏了一大半,你千萬不要說:“你所說的是兩碼子事,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或者“你的觀點微不足道,這是不對的”。

千萬不要去忽略孩子的意見!不要過度表現出對事情瞭若指掌或經驗老道的樣子,對孩子的反對意見,表現出不在乎或不重視,這會激怒孩子。

應該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尤其是將內心的感覺表達出來,然後給予完全的重視和關心。

讓別人覺得他的反對意見是很獨特的見解,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確與眾不同。

注意語言

說話時注意語氣、語調與用詞。儘量避免使用命令的辭令,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歡被命令、被駕馭、被強迫或被規定做任何事。

有些字像“應該”、“必須”、“務必”、“一定”等,都是激起反抗情緒的禍源,命令會引起抗拒的心理。

相反,應該以徵求同意的方式。儘量使用“我們”,而不要使用“你”或“你們”。

千萬不要硬碰硬,你最好說出你的道理、想法、觀念、意見、理想和問題。儘量避免使用那些容易引起磨擦的文字,造成不愉快的關係。

委婉地糾正孩子的錯誤

當孩子出現錯誤時,不要過分地指責與強調,應該委婉地提出。

如果你毫不留情地揪出他們的錯誤,就等於激起他們反對你。

事實上,所有的人際關係中都是如此。

奇怪的是,絕大多數人都喜歡這麼做。

他們總是喜歡糾正孩子,指出孩子的錯誤,對於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去吹毛求疵,潑孩子冷水,透過這些來證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與價值,希望讓孩子繼續依賴自己,卻不明白,越這樣做,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強。

學會聆聽

當問題出現時,家長可以先提出問題,然後注意聆聽孩子的想法。

到目前為止,緩和反抗情緒最有價值的方法,就是提出問題,並注意聆聽,而這兩者都需要耐心。

當你聽到孩子的反對意見時,要故作鎮定狀,並表現出聽得津津有味的模樣,這確實不容易。

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會迫不及待地予以辯駁,而且大多數人也都認為,他們必須舉出事實“糾正別人”,以及給這個持反對意見的人“洗洗腦”。

但是,應當暫時控制住這股衝動,再想想為什麼別人會反對。一般來講,這也不過是做一項決定前的一種過程而已。

如果一個人說:“等一下,讓我再想一想。你要求我改變,做我從來沒做過的事,我不能這麼爽快答應你。”

這非常合情合理,所以拖延一點時間是必然的。

因此,提出問題和耐心地傾聽,就是給予別人必要的喘息時間,以便解除反抗的情緒。

如果家長學會了上面四種方法,那麼,你與孩子不再是敵人,而是朋友。

當然,在這裡,家長自己的心態改變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要明白,孩子已經不再是一個兒童,他是一個成年人,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已經知道如何去看待問題與思考這個世界與社會。他不再是一個什麼都需要依賴父母的兒童,而是一個有著獨立個體與獨立人格的成年人。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諮詢師整理

劉熹微 | No。54